“免费医疗”不利于医疗保障制度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

国家医保局成立五年多来,多次回应免费医疗的提案和建议。 国家医保局认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医保筹资水平不高,资金支持能力不够。 医疗保险仍需坚持保障的基本原则。 个人仍有必要承担一定的医疗卫生支出责任,实行“免费医疗”不利于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

接受第一财经 小编采访的医保专家认为,免费医疗看似美好的理想,但实现起来却很难,会受到很多现实条件的制约。 我国财力、医疗资源不平衡等因素决定了我国目前不平衡。 有利于免费医疗。 当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障还存在不少痛点、难点,需要进一步深化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来解决。

“免费医疗”并不真正免费

免费医疗通俗理解为“免费看病”。 许多家庭担心因病致贫或返贫。 因此,实现全民免费医疗被认为是减轻人民医疗负担的一个途径。

但“免费医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免费医疗。 免费医疗并不意味着不花钱,而是政府或医疗保险机构“埋单”。

东南大学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张晓告诉第一财经 小编,免费医疗一般是指医疗服务环节免费,比如挂号、诊疗、手术、住院费用等。实行免费医疗的国家,有的可以完全免费,有的则不能。 免费医疗的代表是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HS),但除英国外的其他英联邦国家都不是完全免费的。 主要原因是成本。

浙江大学国家机构研究所副所长靳伟刚研究显示,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对170个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数据统计,其中115个国家的医疗保障状况具有可比性。 对比分析显示,实行社会医疗保险的国家(或地区)有74个,占64.3%。 目前实行“免费医疗”的国家(或地区)中,只有极少数国家(或地区)实行“全民免费医疗”。 因此,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日益成为国际医疗保障发展的主流趋势,“全民免费医疗”并非主流模式。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廖藏一在接受第一财经 小编采访时表示,免费医疗并不是真正免费。 而是采用不同的融资模式,以税收、保费的形式提前预付资金,然后通过政府或医疗保险机构。 分配、支出并最终用在个人身上。

从国外看,目前免费医疗有两种模式。 一类是国营医院,用于朝鲜等计划经济国家。 另一种是个人免费医疗(免费或几乎免费),由国家提供。 融资支付医疗费用在市场经济国家很常见,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北欧国家等国家,通过高税收筹集医疗保险,然后作为社会福利提供给全民; 德国、日本等国家采用社会保险模式,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政府补贴由全社会共同分享; 美国实行纯商业保险模式,特殊群体(老人、残疾人、穷人)享受免费医疗保险政策。

张晓认为,全民“免费医疗”的好处在于,这个制度的理念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公平。 无论经济状况如何,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基本保护。 然而,这一体系需要强有力的公共财政支持。 如果我们想转向免费医疗,我们必须增加税收。

2024年12月,国家卫健委关于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4768号提案的函中提到,公款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要求全民免费医疗。 资金最终以税收或社会保险费的形式来自于人民。 我国在一段时间内不具备实行全民免费医疗的基础。

有人认为,新医改以来,我国在医疗卫生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 现在财政投入和其他资金足以支持免费医疗。 免费医疗实施后,费用不会增加。

对此,张晓认为,问题在于大量财政投入资金并没有真正用于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 公立医院动用大量资金进行维护建设和大规模设备采购。 目前的系统短期内很难使用。 改变您的投资方式。

“免费医疗”须符合这些条件

廖藏一认为,英国和北欧的免费医疗都是纳税人的钱。 实现免费医疗的关键是纳税,但免费医疗只是满足个人的最低要求。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不会是最好的。

江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蔡海清撰文,为了缓解一些财力薄弱的“免费医疗”国家因医疗费用快速增长而导致政府财政难以承受的问题,在财政融资无法继续增加,他们提供的医疗服务只能想办法减少。 免费药品、医疗耗材以及病床数量均受到严格限制甚至不断减少。 以印度为例,公立医院不仅设施简陋,床位也严重不足。 免费药品只有348种。

张晓认为,实行免费医疗需要五个条件。 首先是资金支持非常慷慨、充足。 二是均衡的医疗服务体系。 三是健全医疗保障体系。 第四是要有医疗资源。 合理配置,第五是法律和政策激励,如医生薪酬制度改革和法律保障。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我国目前以公立医院为主。 医疗设施的建设、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薪资、药品的招聘和采购等都需要财政支持。 如果要实行免费医疗,这些都必须纳入财政支付,这对财政来说是一个负担。

《2024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2024年全国卫生总费用初步估算为75593.6网络投稿,卫生总费用占GDP的6.5%。 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卫生总支出占GDP的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仅占英国的一半。

“财政压力是免费医疗的首要障碍。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医疗投入压力非常大。我国医疗资源不足且发展不平衡也决定了全民免费医疗很难实施如果实行免费医疗,从公平的角度来看,所有好的医疗机构都必须平等对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而好的医院必然人满为患,因此很难保障患者公平就医的权利。 “免费医疗的实现需要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而这在现在很难实现。”张晓说。

廖藏一认为,我国整体医疗供给仍然不足,特别是优质医疗资源。 免费医疗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资源挤压,加剧看病难问题。 很多人都明白,免费医疗没有门槛,人人都可以平等、自由地享受医疗服务。 但众所周知,没有门槛恰恰是最高的门槛。 优质的医疗资源和顶尖的专家团队一直是社会的稀缺资源。 免费医疗一定程度上会加剧“看病难”。 可能所有患者都会挤进省级医疗机构。 结果,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满意,但没有人会满意。

力所能及地采取行动,提高安全水平

廖藏一指出,我国目前不适合免费医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医疗保险融资政策基本分为职工医疗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两种方式。 两种情况都是个人负担一部分、单位负担一部分,政府统一财政补贴。 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医保基金本身就紧张,医保部门必须弄清楚每一分钱医保钱怎么花。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是我们医疗保障的长期方向和方针。

第一财经梳理2019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对免费医疗提案的回应发现,民众的免费医疗诉求主要有两类。 一是建议全民免费医疗,二是建议特定人群免费医疗。 例如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80岁以上的老人、儿童或患有特定疾病的人。

张晓表示,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并不适合中国国情,但在医疗保障制度框架内,可以提高特定群体的保障水平。 每个国家都有这样的政策。 例如日本、韩国等老龄化国家也针对85岁以上老年人制定了专门的医疗保险政策。 关键是量力而行。 医保基金每年的资金数额有限,不可能满足需要。 所有人的需要。

7月20日,国家医保局公布《对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1437号建议的复函》,表示医保部门将加快建立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的制度。以医疗救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基础,补充医疗保险。 商业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等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服务水平,统筹减轻包括农村大病患者在内的参保群众医疗费用负担。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