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和淮北同属能源之都,究竟是怎么回事?

相信所有中国人都听过这样一个典故:“橘子生在淮南的叫橘子,生在淮北的叫橘子”。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由于淮河两岸的土壤和气候环境不同,所以橘子结出的果实也不同。

其实,从历史上看,这句话所指的“淮南”和“淮北”并不是今天安徽的两个同名城市,而只是一个地理区域的名称。

无独有偶,今天的淮南和淮北同为能源之都(参见《工业旅游能否成为淮南文化旅游的“新名片”?》,点击标题阅读),在今天的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分别落入了拥抱毗邻的长三角城市群。

然而,两个城市不仅地理区域不同,不仅经济文化不同,而且城市面积也不同。

淮南市城区总面积约5650平方公里,而淮北市城区总面积约2741平方公里,仅为淮南的一半,黄山的1/3(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 )、六安(总面积15451.2平方公里)。 1/5。

可以说,淮北也是安徽所有地级市中最小的城市。

而淮北在安徽却被誉为“历史短、面积小但贡献大的城市”。 到底是怎么回事?

淮北,又名相城,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北与苏州市萧县接壤,西与河南省商丘市接壤。 这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

有人说,淮北“历史悠久,建城不长”,因为淮北的文化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商唐时期,第十一祖相土从商丘迁居此处,另立都城。 此后,历朝历代都在此设县。 于是,便出现了人文荟萃,有蹇叔、桓谭、嵇康、刘伶等先贤圣贤。

淮北朔西湖摄影:上海冷空气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 当时,淮北属泗水县管辖。 境内有知县、象县、杞县、富力县四县。 历来是北方重要的区域政治、经济中心。

西汉时,泗水县改称沛县,东汉时升格为沛州。

隋朝时期,恢复郡县制。 当时的淮北地区主要由彭城县管辖。 唐朝元和年间,徐州分出三郡县,其中苏州,辖淮北地区。

北宋时的苏州属淮南路管辖,地理位置重要。 到了南宋时期,苏州成为金国与南宋的必争之地,境内战乱不断。

直至元朝建立,苏州所在的淮北地区均属河南贵德郡管辖。

明代,淮北地区属凤阳府管辖; 清顺治年间,江南省一分为二,设左右布政使。 当时的淮北地区属江南左右布政使管辖,后来成为徐州属地。

民国时期,苏州改称宿县,淮北属宿县、萧县管辖。

《皖北川藏线》摄影:上海冷风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淮北地区划归宿县管辖。 当时,淮北市仍称遂溪县。

1957年,由于淮北煤炭资源丰富,遂溪县成立了淮北煤矿筹备处,两年后升格为遂溪市。

说起淮北“面积小、贡献大”,就不得不提到淮北的煤炭开采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

唐元和三年(808年),淮北地区的人们在筑城时,发现了“石墨”,这是一种黑色的原煤,投入火中即可加热,人们开始来收集和使用它。

到明代中叶万历年间,遂溪口、烈山地区已开发利用煤炭,成为两淮地区最大、煤矿最多的矿区。

遂溪古城

此后,烈山煤矿一直是淮北的主要煤炭资源,民间开采不断。 直到民国初年,烈山煤矿才正式国有化。

20世纪30年代,烈山煤矿分为南北矿井。 南矿生产无烟煤,北矿生产烟煤。 原煤日产量约500吨。 整个城市几乎都是根据矿区而建的。

解放后,淮北矿区划归蚌埠专区、宿县专区管辖,后设遂溪市。

1971年,遂溪市更名为淮北市。 主要产业仍为煤炭,整个矿区煤炭储量约80亿吨。

可以说,从淮北煤矿筹备处到遂溪矿务局,再到更名为淮北矿务局,再到遂溪市,一直到今天,淮北市几经更名,都是为了适应适应煤炭建设不断发展的需要。

淮北神能发电有限公司

与全国其他矿区相比,淮北矿区煤种齐全,有焦煤、1/3焦煤、气煤、肥煤、贫煤、瘦煤、无烟煤、天然焦等,在中国是罕见的。 其中焦煤、肥煤、瘦煤是国家保护和开发的稀有紧缺煤种,占矿区总储量的85.7%。

除煤炭资源外,淮北矿区还蕴藏着丰富的伴生矿产资源。 已探明2000米以上煤层蕴藏煤层气储量超过3000亿立方米,优质高岭土4.8亿吨,天然焦1.5亿吨。

据统计,建市以来,淮北累计生产原煤11.5亿吨,发电量数千亿千瓦时,其中近三分之二外送,保证了大部分地区的供电需求。东部城市,为国家能源战略做出重要贡献。

不仅如此,人口仅有195万的淮北,在全国范围内被誉为“人少好人多”。

淮北是一个民风淳朴的地方,有着北方人特有的淳朴善良。 公民感同身受,道德水准、文明素质、社会文明程度远远超过其他省市。

截至目前,淮北已有173人上榜“中国好人榜”,以百万人口“中国好人”数量居全国第一,安徽领跑全省一批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根愈深,枝叶愈远; 岁月越长,历史的积淀就越深。

在淮北就餐,没有AA制。 每次都要有人主动买单。

淮北人的慷慨与善于饮酒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当地特产“口子酒”采用优质高粱、小麦、大麦、豌豆酿制而成。 其口感柔和、清澈、爽口,受到无数人的喜爱。

那些连续使用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地窖,随着时间的推移,酿造出浓郁的香气,成为淮北人一生的挚爱。

醇厚的酒香中,淮北人依然有难解的焦虑。

煤炭全盛时期,煤炭工业对淮北经济的贡献率高达80%。 但随着煤炭资源枯竭、产量下降、产业结构单一,淮北也面临着煤炭资源不足的困境。

2009年,淮北被国家评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

随之而来的煤矿塌陷区治理、生态环境的破坏,迫切需要对煤矿塌陷区进行综合治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痛点和难点……

据统计,淮北市因煤炭开采造成的地面沉降达42.5万亩,占全市土地面积的十分之一以上。

截至2024年底,淮北市累计投资约157网络投稿,煤矿塌陷区面积约21.9万亩,治理率达51.5%,累计搬迁村庄498个。 但显而易见的是,近一半的采煤塌陷区亟待治理。

这一时期,淮北市不仅花费巨资进行环境治理、沉陷区恢复,还面临着工业发展乏力、人口流失的危机。

根据淮北市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24年统计公报,2024年末,淮北市常住人口为195万人,而2024年为197万人,这意味着,2024年至少有2万人离开淮北。时期。

由于传统产业萎缩,经济发展受到影响,人口必然流向较发达地区,城市转型势在必行。

如何点燃淮北经济爆发点,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崛起新路径?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着如何寻找新的解决方案的问题。

2016年,淮北首次提出“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成为城市转型的精准指南。

淮北依托原有煤炭产业背景,以入选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和气候适应城市建设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低碳发展模式,对煤炭资源进行深加工,减少碳排放。治理煤炭污染,重点发展新型煤化工和高端低碳技术产业。

同时,淮北还采取PPP项目融资方式引入资金,探索利用沉降区打造山水生态城市,实现城市从“灰”到“绿”、从工矿到景观的转变生态类型。

但淮北要想转型,必须摆脱对传统煤炭资源的依赖,找到扰乱城市产业的新入口。

为此,淮北围绕“做大第一产业、做强第二产业、优化第三产业”,持续发展陶瓷铝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文化旅游、医疗保健等领域。

经过多年的综合整治,昔日的沉陷区已成为具有当地园林景观的休闲娱乐胜地。 淮北市的6个公园均临湖而建,由煤矿塌陷区改造而成。 同时,沉降土地经过处理后,也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土地保障。 例如,龙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是由一块相对稳定的沉降地块改建而成。

如今的淮北早已从“煤炭城市”转变为“美丽城市”。 并不是江南就比江南好。 “一带、两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湾”的特色城市面貌正在重塑城市面貌,宜居指数逐步提升。

摄影:上海冷空气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淮北在全国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中综合转型名列前茅,先后荣获国家填海造地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湿地等荣誉称号公园。

大量的工业建筑遗产经过重新规划设计,被改造成了新的城市商业空间,不仅给城市带来了新的消费场景,也让城市保留了一段历史记忆,默默诉说着工业文明。淮北。

推动城市转型升级,不仅要抚平煤矿垮塌的“伤疤”,还要实现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

近年来,淮北加快构建“五团十链”现代产业体系,积极布局新能源、医药健康等高新技术产业。 第三产业比重已超过第二产业。 经济增长由工业主导转向以服务业和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新模式。

俗话说“一好人三帮”。 淮北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几位“好邻居”的支持。

徐州市、淮北市、苏州市毗邻而居,文化根源、民俗风情、发展趋势相同。

从人口和经济实力来看,徐州无疑是三个城市中的佼佼者。 其GDP总量8457亿(2024年)远远落后于其他两个城市,人均GDP也远远领先于其他城市。 这是当之无愧的。 “主”。

因此,在国家发改委2024年印发的《上海江浙城市对口支援皖北城市实施方案》中,将淮北指定为徐州对口支援城市。

事实上,淮北与徐州在产业规划衔接、政策对接、产业承接、交通衔接等方面早已“亲如一家”。

经过多年发展,淮北自身的锂电池、电子元件、氢能源等产业发展迅速,与徐州新能源产业错位发展、优势​​互补不谋而合。 淮北还积极推动“五团十链”产业与徐州“343”创新产业集群深度融合,持续深化与重点企业合作,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徐州重大产业合作项目降落淮北。

在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医保、教育等方面,徐州淮北正在“同频共振”,推进智慧医保建设,实现门诊费用异地直接结算,开通设立“一站式服务”专门窗口,实现88件事异地办理。 管理。

为扩大相互影响,淮北与徐州还推动徐淮城市旅游一体化,联合举办文化旅游推介会,联合对外宣传推介,共同打造“淮海经济圈”核心圈。

摄影:上海冷空气

同时,一个家庭并不像每个家庭那样富裕。

淮北与省内苏州共同推动打造徐州都市圈核心支撑、长三角北翼新增长极、全国跨省城市合作典范。 两地联系日益紧密。

目前,徐州市铜山区、泉山区、睢宁县、经济开发区分别与苏州市墉桥区、萧县、灵璧县、砀山县签署合作协议,推进徐苏现代产业园和泉山萧县建设合作园区。 升级共建园区,打造多层次产业、经贸对接平台,加快城市功能对接,便利要素市场流通。

徐州为“汉源”,苏州为“徐南兴盛”,淮北为“精致之城”。 这三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共同为地区人民构筑了诗意的空间,也见证了淮北奋勇前进的印记。

今年上半年,淮北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8%,比全省高2.4个百分点。 规模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和增速分别位居全省第4位和第7位。 规以上工业企业收入利润率位居全省第一。 其中,新开工制造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2024年增速达114%,位居全省第三,今年连续六个月位居全省第一。

知乎上,有人问为什么喜欢淮北,评论区里藏着无数感人的故事。

有人因为王汉子的油茶,有人因为象山公园新摘的柳芽,有人用温暖的笔迹写下:

十月的蓝天,早上随处可见卖烧饼、炒汤的摊贩,节假日的石板街挤满了人,慵懒的隋唐运河古镇,在淮北生活的每一天几年前。

淮北不大,但在云影下,这座温暖的城市足以包裹住这座城市的每个人,过目不忘。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