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位于关中平原中部,濒临泾河、渭河交汇处。 关于咸阳的得名,有两种说法。 据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记载:河以南、以北的山,谓之阳。 咸阳位于九君山以南,渭水以北。 山水皆阳,故名咸阳。 还有人根据《史记》和秦都咸阳出土的陶器铭文认为,商鞅曾在此筑“咸亭”、“阳里”,秦孝公将二者合二为一,命名为咸阳。 咸阳历史上又称渭城、赤县等。
秦人原本活跃在甘肃东部。 他们因帮助平王东进有功,被封为秦国。 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使国力大大增强,并向东扩张。 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咸阳。 至秦二世时,咸阳作为都城共144年。 秦都咸阳,以咸阳城为中心,覆盖渭水两岸广大地区。 古城位于今咸阳以东约三十里的姚店镇,大部分地区被渭水淹没。 咸阳城太大了,到了秦始皇的时候,已经布满了宫殿。 以咸阳为中心,关中有宫殿三百多座,关外多有四座,秦川多有八座宫殿。 秦末,项羽攻入咸阳,将秦王宫烧为灰烬。
西汉的首都是长安,离咸阳很近。 咸阳地区是西汉皇室的陵墓地区,地位还是非常重要的。 西汉十一位皇帝中有九位都葬在咸阳北苑。 这些坟墓的周围,埋葬着许多权势显赫的官员。 当时,有钱人从全国各地迁徙过来,在皇陵周围建立了郡县。 他们的繁荣程度不及秦朝。
咸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第一站。 古人离开长安西行时,大多在此短暂停留。 这是一个人们说再见、说再见的地方。 唐代诗人王维的名诗《渭城歌》云:“渭城雨轻尘,客舍绿柳新,劝君多饮酒,西出阳关无”。有什么老朋友吗?” 这是咸阳告别的形象写照。 。
咸阳地区历史文物十分丰富,文化遗址、古墓葬众多,尤其是秦、汉、唐时期的文物。 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更多令人惊叹的文物将会被发现。
茂陵——汉墓中最受尊敬的地方
西汉十一位皇帝,除文帝葬于西安巴陵、宣帝葬于长安都陵外,其余均葬于渭水以北的咸阳北苑。 。 陵墓自西向东依次为武帝刘车茂陵、昭帝刘弗陵平陵。 、成帝刘敖炎陵、平帝刘献康陵、元帝刘爽陵、哀帝刘辛夷陵、惠帝刘应安陵、长陵高祖刘邦和景帝刘启阳陵。 这些坟墓绵延数公里,大致呈一条直线。 晋赵秉文有诗云:“渭水桥边不见人,只有高坟卧独角兽抚。千古名骨已化为咸阳尘。”
霍去病墓及石刻
茂陵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等人的墓葬20余座。 李夫人是汉代著名音乐家李延年和二师将领李广利兄弟的妹妹。 李延年曾借给皇帝表演的机会,歌颂一位绝代佳人:“北国有佳人,绝世独立,一眼倾城,一眼倾国,不如不识。”美丽的城市,美丽的乡村,再难找到漂亮的女人了!” 武帝听了,立即问道:“世上真有这样的美女吗?” 后来平阳公主告诉武帝,李延年唱的美女是他的妹妹。 武帝召李延年的妹妹入宫。 她真的很漂亮,而且又会唱歌又会跳舞。 武帝非常疼爱她。 李夫人早逝,武帝以皇后的身份隆重安葬她。 她的坟墓被尊为应陵,又名息贤台。 卫青是一位勇敢的战士,出身牧童,曾七次击退入侵的匈奴。 霍去病死后与平阳公主合葬。 他的坟墓形状酷似漠北庐山,据说是模仿他打败匈奴的地形而建的。 在与他合葬的众多墓葬中,最著名的是霍去病墓。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是西汉时期杰出的青年军事家。 他十八岁开始指挥军队。 他与叔父卫青一样,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屡立奇功,六次出兵塞外。 汉武帝为了奖励他的战功,赐给他一座豪华的宅邸。 他推辞道:“匈奴灭了,家还有什么用呢?” 这是历代流传下来的。 不幸的是,他在二十四岁时因病去世。 汉武帝十分怜惜他,将他葬在他的墓地旁边,作为特别的奖赏。 霍去病墓的形状像祁连山,是为了纪念他在祁连山六战六捷。 1978年,茂陵博物馆在此成立。
杨贵妃墓——盛世佳人的荒凉归宿
杨贵妃墓位于兴平县马尾镇西门路北侧的马尾坡上。 马嵬坡因相传晋人马嵬在此筑城而得名。 原来这座坟墓的规模还是比较大的。 据清代乾隆年间碑文记载,总面积17亩。 有门楼一座,正殿三间,东西三间小翼,及数间回廊。 墙壁上刻有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 。 由于时间的推移,墓地遭到破坏,尤其是“十年动乱”期间,成为一片废墟。 1981年重修,基本恢复了原貌。 墓地现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 墓高约3米,四周青砖砌成。
马嵬坡妃之死之谜
杨贵妃(719年—756年),字玉环,号大真,弘农华阴人。 后迁居蒲城永乐县(今山西芮城)。 她擅长音乐,能歌善舞,有着倾城倾城的容貌。 她在古代被称为我国的一大美女。杨玉环原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十八子
长寿王李茂的妃子。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玄宗宠爱的武惠妃死后,有大臣向玄宗说杨玉环很漂亮。 按照唐朝的习俗,已婚女子必须出家一段时间后才能再嫁。 于是,杨玉环先成为道姑,然后又从道姑院召入宫。 天宝四年,被册封为贵妃。 唐玄宗自从得了杨玉环后,终日沉迷于饮酒歌舞,不理政务,造成了杨国忠、李林甫等奸臣当政的局面。
昭陵----陵墓依山而建,唐代第一
在渭北北山山脉中,西起干县唐高宗乾陵,东至蒲城县唐玄宗泰陵,是唐朝二十位皇帝中的十八位。均为唐代墓葬,史称“唐十八陵”。 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位于陕西礼泉县城东北22公里的九军山上。 当地人称其为“唐王陵”,是“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比北京明十三陵大四五倍。 九君山是一座马鞍形山,当地俗称笔架山。 东西两侧山势起伏,沟壑纵横,主峰显得突兀孤寂。
我仍能听到六匹马的蹄声
昭陵北咸阳行坛的东西仓原有石雕马六匹,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昭陵六马”。 它们是唐太宗贞观十年十一月安葬文德皇后后,由沼泽令雕刻陈列的。 在昭陵。 这六匹马的名字分别是:十发赤、青追、特勒乔、萨鲁子、全毛古、白蹄乌。 南北战争时,李世民曾骑乘。 李世民怀念“六马”的贡献,命画家颜立本画出六马肖像,并请能工巧匠将其雕刻在高约五尺、宽约六尺的六块石屏上。 据《金石录》记载,六匹马雕刻完毕后,李世民亲笔将马赞一一书写,欧阳询题写,这在《太宗实录》中也有记载。 原石已风化磨损,马赞文字已消失。 这六匹马有的在箭雨中行走,有的在渡过沟渠河流。 他们姿态各异、性格鲜明,再现了远古时期的战争场面。 艺术功力纯熟,形象饱满圆润,为不可多得的珍品。 当时的“六马”石雕外面都是彩绘的,“飒鹿子”是紫色的,“拳头鸟”是黑色的,“电飘”是银白色的,“白蹄乌鸦”是黑色的。顾名思义,蹄白身,“青舞”即画蹄白身。 “Zui”采用绿色,“”采用红色。 为“飒鹿子”引箭的内侍丘行恭的衣服也有彩绘。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颜色会脱落。
乾陵——“五绝”唐陵中的绝无仅有
乾陵位于干县梁山主峰上。 干县原名唐代奉天县。 乾陵建成后,改称干县。
关中西部的梁山,自古以来就被视为风水宝地。 秦始皇曾到此,修建梁山行宫。 梁山东南侧,秦朝在此设置耗至县。 志意味着神灵的意思,他们想依靠梁山的好风水来寻求繁荣。 梁山位于京城长安西北。 根据伏羲八卦图,西北为干,干为天。 加之自古就有传言这里是《龙经》所在地,自然就成为了修陵的理想之地。
女王在“无字纪念碑”前被提及
朱雀门外的乾陵东西两侧有两块大石碑。 西边是“蜀圣记碑”,东边是武则天的“无字碑”。 《蜀圣记碑》为武则天撰,唐中宗李显撰,赞扬唐高宗的武艺和武功。 碑内有八个多字,全部都是金粉填满。 时至今日,有些文字仍隐隐约约闪烁着金光。 碑由七节石组成,编号为“七耀”(太阳、月亮和金、木、水、火、土五颗星),寓意高宗皇帝的功绩如七道光芒。照耀世间,故又称“七节碑”。 ”。
鳞次栉比的坟墓及其陪葬品
乾陵东南地区,有皇家亲王、公主、亲王、大臣的坟墓十七座。 先后发掘了五座墓葬,其中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章怀太子墓已对外开放。 这三座墓葬尤其以大量生动、栩栩如生的壁画而为人称道。
永泰公主墓
永泰公主被封为李贤惠。 她是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女儿,武则天的孙女。 她嫁给了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之子武延吉。 大足元年(701年)去世,年仅十七岁。 关于她的死因,墓志铭称她死于难产,但经过发掘证实,并不可信。 还有人说,因为她说了张易之和张昌宗的弟弟(武则天的情人)“他们怎么能自由进宫”,所以被武则天“杀”了,或者和白灵一起被绞死。 李显即位后,神龙二年(706年)李显徽与吴延吉合葬于乾陵。
章怀太子墓
章怀太子李贤是唐高宗次子武则天所生。 曾召集学者注释《后汉书》,先后被封为鲁王、雍王,一度被立为太子。 调禄二年(680年)被杀,卒于巴州(今四川省巴中县),时年31岁。中宗李显复辟后,与他合葬于乾陵。 景云二年(711年),睿宗李旦追封他为“章怀太子”。
懿德太子墓
懿德太子李重润,是唐中宗李显的长子。 因对武则天不满,于大足元年(701年)被处决。 他当时只有19岁。 李贤复辟后,追谥“懿德太子”。 神龙二年,乾陵从洛阳迁至乾陵。 该墓于1971年至1972年被发掘,出土文物千余件。 墓内有壁画数十幅。
郑国渠----郑国的功绩
郑国运河开凿于秦朝十年(公元前237年),由朝鲜郑国设计建造。 《史记·河曲书》记载,与秦关系密切的朝鲜,采用“累秦”之策,派遣郑国出使秦国,“令泾水”,耗尽秦国力量,阻止秦国东征。 郑国渠引泾水灌溉秦都咸阳以北的广大地区。 结果,秦国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修建了郑国运河,这是秦国的“千古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