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咽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川陕咽喉,蜀道难登青天。 太白西时,有鸟道可越峨眉山山顶。 一个人就能过关。 天下最重要的关隘,万夫莫开。 《剑门关》

-凤舞君宇-

今天,我们走进四川这座不该“被忽视”的城市

川北最重要的城市是谁? 广元。

▲ 广元市朝天区钟子镇,川陕咽喉。摄影/胡文凯

由于地处四川盆地北缘的特殊地理位置,广元从一开始就肩负着“守卫四川北大门”的艰巨责任——“攻下剑门关,如攻下四川”,被誉为“四川北大门”。天下第一险关”剑门关位于广元。 作为四川通往四川的必经之地,广元现在的责任不再是“拒”,而是“沟通”——她是四川除省会成都之外最大的铁路枢纽。

尽管如此,广元却因“GDP常年排名垫底”而鲜为人知。 川外人一听到广元,脸上通常都会挂上问号:广元? 广元在哪里?

▲ 广元最古老的城市——昭化古城。摄影/天空影像

广元在哪里?

广元市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向四川盆地北部过渡地带。 它三面环山,二面环水。 1.63万平方公里土地中,88.7%是山地。 境内最高和最低海拔相差近3500米,使得广元的地势极为险峻。 世界上最危险的山口就在这里,似乎并不奇怪。

▲ 昭化古镇旁的嘉陵江和广坝高速公路分别是古今广元的主要对外交通要道。摄影/天空影像

川、陕、甘三省交界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广元两张面孔:天下太平时,这里是“三省六地十八县的物资集散中心”,商贾云集,贸易繁荣。 ; 战乱之时,这是一座“川北门户”的城市,她必须怒视金刚,展现出“一人守城门,无人能开”的气势。

▲ 广元地形概况。 映射/

特殊的地理也赋予了广元“无与伦比的面貌”——山水环绕,赢得了“秦巴山脉南麓、四川盆地北缘的一颗翡翠”的美誉,也赋予了广元可谓是“绝世容貌”。 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风景中。 “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 地处南北过渡地带的优势,使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动植物天堂”。 据不完全统计,1170万英亩的森林里生活着400多种野生动物。

▲ 广元市朝天区李家家望源山上的“天空草原”。摄影/罗斌

富饶美丽,易守难攻,这样的地方实属难得,所以两千三百多年前,蜀王把目光投向了广元,将弟弟巨侯封为汉中地区,命他今日广元昭化区建设新城。 这座城市被称为“嘉萌”。 从此,巨侯的声誉在四川仅次于巴蜀。

公元前316年,蜀侯与蜀国发生战争。 此时,志向天下的秦国趁机南下攻蜀灭巴,袭扰葭萌,整编葭萌郡。 广元成为四川历史上最早设县的地方之一。

秦人南下的道路,就是著名的蜀道。

▲上图:昭化古城展风门; 下图:葭萌老街。上图为王欢拍摄,下图为陆新生拍摄

广元的这些道路对中国有何影响?

蜀道并不是道路,而是泛指古代从长安到蜀的道路(狭义蜀道)。 由于这些道路要翻秦岭、翻巴山、翻汉水、翻嘉陵江,路途崎岖,极其难走。 就连生长在蜀地的李白也感叹:蜀道难如登天!

▲ 广元旺苍县米仓古道遗址。摄影/胡文凯

谁能想到,正是这些“黄鹤飞不过去,猿猴攀越愁”的蜀道影响了中国的历史文化。 其中,就有穿过广元的金牛公路。

影响中国历史的金牛道

金牛路又名石牛路,相传是秦蜀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门户。 沿着金牛之路,秦人将巴蜀之地纳入自己的版图,并继续“南取百越之地”,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统一。

▲金牛古道松宁桥。摄影/曾军

秦统一中国后,沿着金牛之路,大批移民巴蜀。 “秦败赵,迁卓氏……所迁俘虏所剩无多,遂与吏争,求亲”。 得益于中原传入的技术和文明,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成为“水旱随人,饥无人知”的天府之国。 广元昭化还有“巴蜀第一郡、蜀国第二都”的美誉。

东汉末年,群雄齐聚之际,刘备从荆州入川。 诸葛亮“凿石当空,造飞梁阁路可通,设剑门关于此”。 他还修建了明月峡栈道。 公元217年,刘备为了保障剑阁安全,设立剑阁县,以剑阁为中心,将汉中至成都一千多里连成一个整体。 公元221年,刘备定都成都,建立蜀汉政权。

从此,许多“三国故事”开始在广元上演。 《三国演义》中与剑门关有关的地方就有80多处。 据统计,广元境内有与三国有关的历史遗迹、遗址140多处,被誉为“三国文化核心走廊”。 刘备、诸葛亮、费祎、蒋琬、张飞、赵云、马超、姜维等三国人物的故事在广元广为流传。

▲上图:昭化古城临清门外大坝的胜利,相传是张飞与马超的夜战。 摄影/曾军; 下图:昭化古城斗马表演.摄影

剑门关有一半唐朝的气息

剑门关有多少战事,就有多少诗词歌赋。

“自古诗人入蜀”。 剑门关建成后,晋代文学家张载赴蜀探望父亲,写下了《剑阁赋》。 这首诗极大地促进了后世蜀道诗歌的发展。 与张载同时代的作家左思甚至用《三都颂》引发了洛阳的纸贵现象。 在《蜀都颂》中,他启发写作,“行路五千余里……皆因剑阁”。 ,用石门挡住……”讲述了蜀地的富饶与美丽,也讲述了蜀道的艰辛与危险。

▲剑阁县长岭乡玉溪村。摄影/何光强

唐朝时期,“初唐四杰”都曾走过蜀道。 仅王勃就写了30多首描写蜀道的诗。 是从报斜路到汉中后,转金牛路入蜀; 为官生活十几年的卢兆麟也在蜀道上留下了许多诗篇; 至于杨炯和骆宾王,由于个人原因,留下的大多是“定年蜀道行,斑庙往长安”之类的伤感话语。

▲今昭化镇西南金牛路的天雄关,是长安与成都之间的重要关隘。摄影/曾军

最“明星”的当属李白和杜甫这对好友。 不用说,李白年轻时就跟随父亲定居在剑南路绵州昌隆(今江油)。 他要出书,必须经过金牛路、剑门关。 他的《蜀道难》诗,指的是崔嵬,他写下了蜀道的一切。 ,成为蜀道诗的代表作; 乾元二年(759年)十二月,杜甫携家从陇右来到成都,沿途留下诗篇12首,均与金牛岛、剑门关有关。 有关的。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岑参、元稹、温庭筠、刘禹锡、李商隐、罗隐、杜牧……可以说,唐代著名诗人大多都走过金牛路和剑门关,他们都在这里留下了印记。 唐朝的大部分时间天气都不好。

▲剑阁翠云廊张飞林。 据说,这条路旁的松柏大多是张飞等人栽种的。摄影/卢新生

从此,中国历史不断重演“久分必合,久合必分”的故事。 在每一次新旧更替的过程中,作为川北门户的广元都首当其冲,那些刀光剑影的故事,剑门关的兴衰,广元城的兴衰。金牛路、剑门关的兴衰都见证了它。

直到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沿金牛路修建川陕公路(现108国道),成为抗战时期连接前后的重要通道,蜀道也随之成为出行难度较小。

▲广元明月峡,原川陕公路,右侧是宝成铁路。摄影/张小平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至1956年沿嘉陵江流域修建了宝成铁路,1975年全线电气化后,宝成铁路成为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通过这条铁路,四川的煤、铁、石油、天然气被运到西安,然后沿着四通八达的铁路运往全国。 2017年正式通车的西成至成都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之一。 这也是中国第一条穿越秦岭的高铁。

这两条相隔仅60多年的铁路,见证了中国整个时代的巨大飞跃。

▲宝成铁路广元至成都段。摄影/王伟

嘉陵江给广元带来了什么?

广元作为连接西北、西南的重要枢纽,其作用不仅体现在陆路交通上,还体现在水运上。 嘉陵江、白龙江、清江、汉寿江在此交汇,年通航里程568.6公里。 其中,嘉陵江对广元的影响最大。

▲广元独特的“太极山水图”。摄影/罗斌

嘉陵江发源于秦岭,流经陕西、甘肃两省,注入四川广元。 在白龙河交汇处,与笔架山、牛头山、伊山形成天然的“太极图”。 这个《太极图》的阳极,鱼眼上,有一座城。 她就是昭化古城,标志着广元2300年的建城史。

嘉陵江纳白龙江后继续南移,在重庆朝天门注入长江。 流域面积16万平方公里,成为流域内最大的长江支流和整个四川盆地最重要的水道。 自秦朝以来,历朝历代都曾疏浚嘉陵江。 虽然目的是军事性的,但也间接促进了民用商业活动。

▲白龙江在广元汇入嘉陵江,成为嘉陵江的一部分。摄影/胡文凯

这条水道与蜀道组成的交通网络,上达关中平原,下至巴蜀天府都城,形成了固定的贸易通道。 广元的青田黑木耳、朝天核桃、苍溪川茗参、苍溪雪梨、七佛贡茶等广元当地特产通过嘉陵江运往中原,其他地方的产品也通过嘉陵江进入巴蜀。 土地。 “朝观官渡江船,夜观嘉陵星”。 曾几何时,嘉陵江上百舟竞水,万帆激荡。

而这些商业活动都依托广元港。 2009年,广元市制定了广元港总体规划。 五年后,广元港正式投入运营。 是四川“四江六港”的六大内陆港口之一,也是西北内陆地区与长江经嘉陵江入海的连接点。 最近的水运港口被誉为“千里嘉陵江第一港”。 广元市仍在不断优化港口。 预计到2030年,运输能力将达到1471万吨。 嘉陵江受益的远不止广元一个。

▲位于嘉陵江上游的广元市利州市,武则天就出生在利州。摄影/曾军

“佛气”与“皇气”并存的城市

独特的地理和历史塑造了今天的广元。 用广元人自己的话说,这是一座“佛教精神”与“帝王精神”并存的城市。

佛气来自于千佛崖。

千佛崖位于嘉陵江东岸金牛路。 北魏时期,在广元置西夷州。 驻守于此的巡抚将北魏皇室的佛教崇拜习俗带到了这里,并开窟造像。 经过1400多年的不断雕琢,到清末已成为一座长388米、高45米的佛教石刻艺术宝库,有佛龛950余个,佛像7000多尊。造像(川陕公路修筑时,佛像大部分被毁),使其成为四川最大的石窟群。

▲广元千佛崖。上图为向月拍摄,下图为胡舒拍摄

在这里出生长大的广元人,似乎也和这些低眉低目的佛像一样“佛系”。 他们不去追逐名利,更喜欢去泡温泉,KTV,享受周末的时光。 生活。

皇气来自于武则天。

▲黄泽寺.摄影/胡文凯

相传武则天的父亲武士荀早年经商致富。 因资助李渊军队,太宗年间被任命为利州刺史(唐朝在广元设利州)。 在任期间,诞生了武则天。 武则天在广元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后来入宫并被选为才人。 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无需重复。

武则天在广元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广元人民对武则天却有着深厚的感情。

唐朝开元年间,广元人民在广元城西嘉陵江畔为武则天修建了皇泽寺。 这是中国唯一一座供奉武则天的寺庙,据说里面供奉的武则天雕像就是她的真面目。 至今,广元百姓仍向武则天上香,祈求她的“上天之灵”造福家乡。

▲皇泽寺武则天画像。摄影/张小平

为了纪念武则天,广元人民还发明了“女儿节”。 过去是“正月二十三,妇女下河游泳”。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历史原因,这一习俗被废止。 1988年,广元市恢复了这个节日,并将日期改为每年的9月1日。 这一天,上演凤凰舟比赛、女儿游河、歌舞表演等节目。 “2018年盛事”“塔格”女儿节狂欢夜、“四天三夜全球女子自由行”等一系列活动,将“女儿节”推向了世界。

▲广元妇女节演出。摄影/胡文凯

光有这些还不够——天台山改名为天照山(武则天自号五照),汤山温泉将被称为“皇后温泉”,连广元人最爱的蒸冷面都有了。 为了让“皇后蒸冷面”名副其实,广元人民甚至为武则天编造了一个儿时的爱情故事。

▲利州天照山相传是武则天年轻时礼佛嬉戏的地方。摄影/胡文凯

事实上,无论是“佛气”还是“皇气”,都是广元人对生活的热爱。 正是因为这份对生命的热爱,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地震发生后,广元人民面对昔日的秀美山河变成满目疮痍的局面,义无反顾,重建山河。 。 经过几年的汗水和日夜奋战,广元再次呈现出山青水秀、林木茂盛的繁荣景象。

事实上,广元人的生活态度与四川人不同。

▲古银平道上的重要关口青川县清溪古镇,在汶川地震后得到全力援建。摄影/凌超

-结尾-

文章丨十四

地图编辑|

照片编辑器| 张直流

参考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四川广元》中国地图出版社2016.11

四川省广元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撰的《广元今昔》,1988.7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安美术学院中国艺术考古研究所《蜀道广元段考古调查简报》

张毅、宋歌《川北水陆重镇——广元昭化》

李选《蜀道与唐诗研​​究》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