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新”在哪?专家:规划好再开工建设

雄安新区有哪些“新”? 新京报独家采访相关专家,结合公开媒体报道,制作出这本“新”雄安词典。

荣成

面积:314平方公里

人口:26万

经济: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59.4网络投稿

雄县

面积:524平方公里

人口:394,000

经济: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101.14网络投稿

安欣

面积:738.6平方公里

人口:39.3万人(汉、满、蒙、回、壮等15个民族)

经济:2016年前三季度全县生产总值40.01网络投稿

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中期开发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长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新区定位

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

创新驱动引领区

协同发展示范区

开放发展先行区

1 开发模式

坚持全球视野可借鉴日韩模式

[摘要] 雄安新区的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重点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转移。 要运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设计建设,坚持“世界视野、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水平定位”的理念,努力把雄安新区建设成为创新发展的新区。践行新发展理念示范区。 要坚持规划先行、规划引领,借鉴国际经验,高标准编制新区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组织国内一流规划人才进行城市设计,先行后开工建设。谋划,不留历史遗憾。 ①

【解释】

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主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杨开忠认为,雄安新区发展新模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全面系统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其次,其功能定位为首都功能拓展区,与其他新区不同。 它的影响必须是全国性的,甚至是国际性的。 第三,它与现有大都市不在同一通勤圈内,是全国相对独立的新区。

杨开中认为,雄安新区的发展可以借鉴世界各地类似新区的发展经验。 “虽然国外没有系统的五大发展理念,但国外在绿色和创新方面有一些经验值得借鉴。” 杨开中说道。 “比如日本的筑波科学城,将缓解东京拥堵的功能与实现科技强国的战略结合起来。韩国的大德科学园也将缓解首尔拥堵的功能与建设发达国家的目标结合起来。这些都是值得的。”雄安新区值得借鉴。”

对于相对独立的国家新区和区域性新城,杨开忠表示,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建设距主要城市100公里左右的区域性新城的经验也值得雄安新区学习。

2 城市规划

交通进入地下,为行人让路

[摘要] 新区建设的一大亮点就是建设21世纪的地下管廊式基础设施,把一切都放到地下,包括城市交通、城市水、电、气供应、防灾系统等。都地下了,包括雄安高铁线路、车站,城市交通也都地下了。 地面被绿化和人们行走。 人们可以步行500米到达。 找到地下车站并向各个方向行驶。 乘坐高铁41分钟即可到达北京。 ②

【解释】

关于新型城市创建,杨开忠介绍,国家城镇化规划纲要有明确的提法,就是建设绿色低碳生态城市、科技智能智慧城市、人文宜居城市。 结合雄安新区实际情况,杨开忠认为,要在地下管廊、轨道上打造集群化、网络化、立体化的区域城市。

“首先,城市中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是建立在地下管廊、轨道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的。其次,这个新城市是由几个组团组成的,这些组团试图在工作和工作之间取得平衡。” “尽量多住,通过地下管廊、轨道交通连接起来。新区有好几个这样的组团。”杨开忠说。

“区域城市不像我们现在的北京,只有一个中心,像一个‘大饼’一样发展,而是由多个相互关联的组团组成。” 杨开中表示,这些群体是网络化的,职能相互交织。 ,形成一个良性的协作网络系统,也是三维的。 雄安新区将高度重视地下与地上空间的协调。

3绿色生态

水城融入蓝绿区域,50%以上的绿地相互辉映。

【摘要】新区的开发建设必须立足于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保护和恢复。 白洋淀的生态恢复也离不开整个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 重点优化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环境管理水平。 ③

新区规划的总体原则是打造水城交融、蓝绿交相辉映的生态宜居城市。 从总体布局看,南北千年轴与东西人民轴相交。 新区建设在白洋淀西北部。 中间有一条交通线贯穿新区。 这就是人民轴心。 新区绿色宜居、以人为本,绿地面积超过50%。 西起人民广场,中间经过雄安国家公园。 复兴碑面向雄县古城。 ④

【解释】

党中央对雄安新区生态宜居环境有明确定位,就是建设蓝绿交织、清新明朗、水城融合、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 杨开中表示,生态对于新区至关重要。 这不仅是创建新发展示范区、建设新城市的需要,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千年大计的需要。

杨开中认为,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建设规模不宜太大,应力争控制在250万人以内。 必须处理好生产、生活、生态的关系。 一旦人口过多,就会超出承载能力。 恢复和维护白洋淀以及创造尽可能多的绿地将是困难的。

对于白洋淀生态修复和保护,杨开中认为,要超越白洋淀和雄安新区的视角来管理白洋淀,规划建设绿色生态宜居的雄安新区。

白洋淀位于九河尽头。 白洋淀需要修复和保护。 九河流域特别是上游西部山区的人口和工业必须研究、调整和分散。

4产业布局

承接非首都功能缓解北京大城市病

[摘要] 强调,雄安新区决不能变成产业集群,更不能变成以传统产业、房地产为主的集群。 要大力创新,成为改革先行区。

雄安新区要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为有效缓解北京“大城市病”和天津石家庄城区“瘦身”问题创造空间,促进城乡和经济协调发展。服务河北省和社会发展,提高区域公共服务整体水平,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提供支撑。 ⑤

【解释】

对于雄安的产业,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京津冀协同发展智库负责人黄群辉曾对媒体表示,雄安新区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京津冀地区的一极,新区产业总体思路是高端化。 制造业率先培育创新生态系统,进而打造高端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融为一体的现代产业体系。

杨开中认为,雄安的产业布局是发展高端高新技术产业。 雄安新区的产业不应局限于传统的部门分工理念,而应转向基于价值链分工的产业发展理念。

“我们发展高端高新技术产业,必须从京津冀和全国产业价值链的角度,探索雄安新区高端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域和方向。”看来,作为首都功能拓展区,雄安新区的产业发展必须围绕首都功能展开。” 杨开中认为,具体来说,要重点发展研发产业、高端人力资源开发产业、高端咨询服务产业。

对于雄安新区现有产业,杨开忠认为,一是去中心化,二是对符合高端高新技术发展方向、或者对高端高新技术有重要支撑作用的产业进行升级改造。高端高科技。

此外,杨开中还认为,产业升级体现了人的素质的提高。 “对于目前雄安新区的居民来说,必须加大劳动力培训力度,让他们适应产业转型升级。” 杨开中说道。

5 土地利用

房地产可能以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为主。

【摘要】最新消息称,雄安未来将采取新的房地产试点方案,有可能试点以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为主的建设模式。 ⑥

雄安新区将制定新的住房政策,严格禁止大规模房地产开发。 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表示,国家将在这里探索房地产改革新路径,控制房地产价格,保障人民群众住房需求。 ⑦

【解释】

对于雄安新区土地利用、房价调控等问题,杨开中认为,除了从供需角度进行综合管理外,还应关注用地结构、公租房供给等问题。住房、房屋购买和使用控制。

杨开中表示,雄安新区确实应该以保障性住房为主。 这并不意味着不会有商品房,但必须以公共住房为主。 全球包括英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 这些地区以公共住房为主。 在英国,20世纪80年代之前英国公共住房的比例在70%左右。 截至目前,仍保持在50%左右。

“这不仅仅是为了打压房价,更重要的是为我国未来的住房模式提供一个样板。” 杨开中说道。

此外,他认为雄安新区可以严格控制房屋的购买和使用。 购房方面,可以探索一户限购政策。 房屋的使用必须受到严格控制。

“一个房间能住多少人就只能住几个人。我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一套两居室住十几个人了。这会导致人口膨胀,房价全面上涨。” ”。 杨开忠说道。

6创新驱动

将打造中国名副其实的“创新之都”

【摘要】把创新作为新领域发展的根本动力,引导创新要素向新领域集聚。 支持新区从创新载体、运行机制、发展环境等方面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吸引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着力打造创新高地和科技新城。 ⑧

【解释】

中央党校经济系教授李绪章认为,雄安新区是新发展理念创新示范区,是“中国创新之都”。 以新区建设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创新,以新城尝试新发展理念是创新。

“雄安新区虽然是为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而设立的,但其中长期前景将是‘中国硅谷’,中国的科技之都、管理之都、制度创新之都。” 李绪章相信,雄安新区将全面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打造体制机制新高度,打造中国名副其实的“创新之都”。

对于如何集聚创新资源,杨开忠表示,要从制度、公共服务、包括建成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全面打造世界一流的本土品质。

他相信,未来的雄安新区将比北京更加国际化。 国外一流大学和一流科研机构通过合作或其他形式落户雄安新区。 还包括一些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落户雄安新区,更高比例的外籍科技人才将聚集在雄安新区。

此外,杨开中认为,雄安新区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 “这形成了一条与北京差异化发展的创新路径。这将更像深圳。” 杨开中说道。

7人才聚焦

引进人才实行一人一政策

安晓良雄安集团_雄安新区_雄安

[摘要] 围绕河北省转型发展需求,充分发挥雄安新区创新发展示范作用和石家庄承接转型带动作用,形成北京创新转型人才发展极,天津、河北。 为实现到2030年京津冀地区基本建成“世界高端人才集聚区”的发展目标,雄安新区人才集聚工程也必须实施。 ⑨

【解释】

今年5月,河北省人民政府网站发文称,对于各类人才引进和搬迁,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将实行一人一政策、专项办理,提供个性化、人性化服务,积极吸引各类人才。 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将把新区建设成为创新成果转化的沃土和科技人才创业的天堂。 优化人才子女入学政策,为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提供便利。 设立出入境服务站,为外国人才提供综合出入境、居住便利服务。

在政府层面,雄安新区集聚高层次人才工作已经启动。 今年6月3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到雄安新区调研外国人才引进和智力工作发展情况新区。 他表示,国家外国专家局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帮助新区引进高端国际人才和外国智力。

雄安新区为何推动河北成为“创新转型人才发展极”? 杨开中表示,按照中央领导明确指示,雄安新区将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新城。 雄安新区的定位意味着未来它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推动人才发展。

京津冀打造全球高端人才集聚区,雄安新区将是重要的中心节点。 杨开忠表示,雄安新区一方面要聚集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端人才,这就是两极分化。 另一方面,要将人才向京津冀地区、华北地区、全国乃至世界扩散,成为人力资源和人文服务的扩散中心。 雄安新区将扮演这样的双重角色。

8公共服务

教育和医疗水平可能超过北京和天津

【摘要】根据规划,新区远期人口将达到200万至250万。 新区建设将紧紧围绕“人”这一核心布局,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发展社会事业,支撑优质教育、医疗等资源,加大高端吸引力北京市非首都功能人才。 ⑩

【解释】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陆泉表示,人才流动的关键在于公共服务资源的“跟随”。 要让高端人才流动,必须解决子女就学、收入差距、房价等一系列问题。

“兵马未出,必先粮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李长安表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整个新区的“粮草”。 只有在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的基础上,新区的功能才能更加完善。 只有释放潜力,才能有更大的吸引力聚集各行各业的资源。

李长安认为,按照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雄安新区的教育、医疗、养老等扶持指标要高于周边地区,不少地方将与周边地区持平。甚至超过北京、天津。 一方面,通过“外部引进”的方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天津学校、医院、卫生部门搬迁。 另一方面,逐步培育一批新的高水平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 发展一批能够服务新区的机构和部门。 只有这些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雄安新区才能成为吸引人才和产业的巨大“磁石”。

杨开中认为,打造媲美北京的公共服务体系,关系到雄安新区能否真正发挥缓解北京城市功能、拓展首都功能的作用。 “要与北京的吸引力竞争,我们必须提供与北京同等甚至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杨开中说道。

■评论

①2017年2月23日, 考察河北省安新县和白洋淀生态保护区并就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发表讲话

②、④2017年6月6日,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在中国城市百人论坛上致辞

③2017年4月3日,徐匡迪接受新华社 小编采访

⑤2017年4月14日, 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组长张高丽接受本报专访新华社 小编谈设立雄安新区

⑥2017年4月3日《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雄安是千年大计,决不能让炒房者得逞》

⑦、⑩2017年4月13日新华社,《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以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规划建设河北雄安新区的决策记录》

⑧2017年4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接受新华社 小编专访

⑨ 《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2017-2030年)》

撰文:A06-A07页/新京报 小编 吴伟

” >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