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市场女:怀揣雄心,却难逃容貌审视与污名消费

沙河市场是广州三大服装批发集散地之一,聚集了国内商贩,也有来自中东、非洲的商贩活跃。妇女是这个市场的中坚力量,她们开摊、做试衣女郎,被称为“市场女郎”。

沙河市场涌现出一群胸怀大志的女性,她们中很多没有受过良好教育,试图通过服装市场赚钱、独立、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对外表的审视、对女性的污名化和消费也无处不在。为了生存,市场女性不得不忍受这一切。

干活的时候,陈悦穿着崭新的工作服,吊牌#在外面,里面还塞着一条安全裤。

这个身材高挑、瘦削的21岁湖北女孩,在一家主营工作服的摊位上工作。每天早上8点,她一到摊位就要脱下裤子,换上店里卖的工作服。这大概是她一天中最慌乱的时刻。

摊位面朝过道,三面都挂着裤子,没有任何遮挡。她只能爬到角落里,抓起衣架上的几条裤子遮住自己,然后快速换衣服。为了减少尴尬,她每天都穿安全裤。这是她精挑细选的款式,不能太紧,否则遮不住身体,也不能太松,影响外穿裤子的版型。

陈悦的摊位对面,是几家卖上衣和裙子的店铺。那些店铺里的女孩似乎已经完全适应了在公共场合换衣服。她们换上衣的时候,背对着过道,顺利地脱下外衣,#出漂亮的后背和内衣,然后自然地穿上新衣服,没有任何羞涩和不安。陈悦猜想,也许是因为她们年纪大了,已经习惯了。

照片 | 一个小女孩在摊位上忙碌

在沙河服装市场,摊位上工作的姑娘们,无论实际年龄几何,都被称为“小美”,在这里,小美是一种角色,也是一种境遇。

姑娘们展示和推广的“美丽女装”将涌入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女装店。看似简单的女装其实暗藏玄机。一件普通的上衣,收腰、直肩的设计,穿在身上会凸显女性胸部的曲线。这样的衣服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在广州街头经常能看到年轻女孩穿着这样的衣服。

图 | 风格迥异的“美丽女人装”

女装卖的不仅仅是衣服本身,更是对“完美女人”的幻想。

沙河街道两旁,女装摊位随处可见。一家小店门前挂着一件小号的水手服上衣,上面贴着一张照片。照片中,身材苗条、妆容甜美的女生穿着同款上衣。有的小店招牌上写着“校花”、“公主”等字样。内墙张贴的模特照中,女生跪在床上,挺胸抬头,脸上泛着粉色的腮红。

站在门前的摊主姑娘是店里的“动感模特”。想成为摊主姑娘,首先要接受严厉的审视。“招美女”——这是摊位门楣上的招工启事上常见的一句话。具体来说,就是体重要90公斤以上、能穿S码、能“合身”的人才。

图 | 主营女士裙子的摊位

五月底,季英辞去了银行的工作,准备去追求自己开一家女装店的梦想,为了积累经验,她打算去应聘摆摊女孩的工作。

在菜市场转悠了许久,季映遭遇了不少挫折,临走前,她选定了最后一个目标。摊位前,一个戴着帽子的女孩背对着过道刷着手机。季映走上前,问她店里招人吗。女孩转过身来,戴着口罩,只#出一双眼睛,毫无表情的眼睛上下打量了季映十几秒,然后很轻柔地说:“不招人了。”

审视的目光让纪盈很不舒服,她觉得自己被人瞧不起了,在菜市场才呆了几个小时,就接二连三地被拒绝,这样的打击让她再也不想做女孩了。她身高159公分,体重98斤,原本以为自己身材和颜值都中上水平,但跟菜市场里的女孩子比起来,她其实显得有些胖了。那些女孩子都很瘦,粉底很厚,假睫毛很长,还画着眼线。纪盈坦言,浓妆确实让一些衣服看起来更好看,这让她化着淡妆出门时都觉得很丢脸。

图 | 摊位前的招募启事,对弟弟妹妹的要求不一样

年轻女孩会选择化妆上班,有些人认为这是正常现象,而另一些人则意识到护肤品和化妆品消耗很快,成为一项固定开支,化学物质每天冲洗皮肤,脸上留下隐藏的疤痕。

陈悦的老板总是催她化妆,她不喜欢脸上一整天都是粉底的感觉,尤其是搬完包裹之后,脸上都是汗,和粉底混合在一起,变得黏糊糊的。有一段时间,摊位上还有一个女孩和她一起干活,那个女孩比她弱,虽然不喜欢化妆,但也不敢抱怨。陈悦会连续几天化妆,然后趁老板不注意的时候放纵自己,女孩也照做。但过不了多久,她们又会被老板骂一顿。

看到其他摊位的女孩都化着精致的妆容,她不禁想到,也许有些人是真的爱美,又或许对这种情况已经麻木了。

图|下班前,姑娘们坐在一起审阅订单

女孩们各有不同,但选择这个行业的理由却大同小异。高中或大学毕业后,就业机会有限。如果不想忍受枯燥的流水线工作,那么在服装业发达的广州,摆地摊是个不错的出路——工资6000元起,每天5点左右就能下班。

一位休闲服摊位的女孩喜欢谈论“放松”。和她一样,很多人都享受着早起的快乐。但这背后,是有代价的。

对于来来往往买东西的人们来说,女孩的容貌和身材也是他们消费的一部分。市场最好的营业时间是每天中午到下午三点。身材苗条、长相漂亮的女孩的摊位最受欢迎,人潮最密集。相比之下,那些身材朴素的中年人的店铺则被冷落了。

29岁的小吴已婚并育有一子。她身材瘦削,干活时穿着T恤和短裤,圆圆的眼睛上还戴着口罩、画着粉色眼影,看上去就像一个刚步入社会的少女。十几岁时,她在技校学习药物制剂专业。做过暑期实习生后,她不想再进工厂、去药店柜台打工,于是经朋友介绍,来到摊位上干活。

她深深的意识到,作为一个年轻女孩,销售能力是一回事,漂亮、身材好、拍照好看就已经是胜利了。

图 | 市场上发布的模型图片

地摊生活无休止的循环消耗着少女们的青春。在菜市场外的摩天大楼里,女白领们在30岁左右就会遭遇一道狭窄的大门阻挡她们的晋升,而在菜市场这个对女性相貌身材更加挑剔的行业里,年龄歧视更是残酷。

老板曾对陈越说过,自己喜欢招年纪小一点的女孩,不想招有家庭的女孩。老板觉得女孩一旦成家,摊位上很难不查私人电话,总要抽出点时间处理家庭事务。如果女孩怀孕了,就得另招人,如果女孩已经有了孩子,可能还要经常请假。老板觉得这些事情很麻烦,摊位又忙,一天都不能让她闲着。

摊主的工作很简单,就是给来买货的人介绍商品,发出订单,然后整理订单,交给仓库发货。发展路径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从普通的销售员到老板。很多摊主女孩都梦想着将来能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店,但细问起来,她们很少有明确的计划,隐约知道开一家火爆的摊位,每年需要一两百万的费用。这个数字很高,足以让她们不再思考下一步,于是就白白浪费时间。

一名中年“女孩”站在名为“女孩广场”的摊位前,不习惯今年店里流行的紧身上衣,所以穿着一件普通的宽松白T恤。当被问到是否想当老板时,她随口说“当然想”,但很快又补充道:“沙河的准入门槛很高。”

更现实的期望是“继续有工作”。这位中年女孩正处于职业生涯的边缘,她想,如果她不能再在摊位工作了,她可以去仓库当一名库存员。

图 | 工人在街上拉货

深处的摊位是一个吞噬一个人个性的地方。

工作一年多,陈悦在摊位上的生活依然很紧张,每天像被一根绷紧的线拉着一样。她不敢喝太多水,上厕所排队排很久又怕被老板骂。很多女孩会敲隔间门问:“美女,你快吗?”当对方轻声回答“快”时,她们就会稍稍放心,等待。

店里装了监控,老板要求女孩们不要看私人手机。女孩们之间很少交流,担心说多了被老板骂。有一天,陈悦发现旁边摊位的女孩是自己老家的,便热情地上前打招呼,却被女孩无视。

陈悦因为身体上的不自由,精神上经常感到“自卑”,上司也经常指责她“不是好女孩”,教育她就算上司说错了也不能反驳。

老板曾觉得一个小姑娘说话不尊重人,就把她开除了,后来又招了一个性格恭敬的女孩。陈悦发现,老板喜欢招潮汕大家族的女孩。她分析说,这样的女孩家里兄弟姐妹多,长辈又重男轻女,所以从小就习惯了听话、顺从。

图|没客人的时候,女孩就坐在摊位前回复客人留言

有些不良顾客还会利用自己“姑娘”的处境,他们知道店里有监控,或者看到老板坐在店里,知道姑娘们态度肯定不错,于是就提出过分的要求。有的顾客明明不是有意带货,却故意让姑娘们当众换衣服给他们看,因为他们知道姑娘们不敢轻易拒绝。陈越想着,似乎有些带货的人很享受被夸赞的感觉。

来摊位前,陈悦被老板安排到工厂里配送货物,现在她很怀念在菜市场工厂上班的时光,工厂虽然消耗体力,但工人们的氛围很正常、平等,可以边干活边聊天,累了还可以一起喝酒。

陈悦从专科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幼儿园老师。实习期间,她觉得幼儿园老师是一个很简单的工作,提升空间不大。毕业前,她想找一份小学老师的工作,但在一场看似不正规的招聘会上,她受到了冷遇。

这个一平方米的摊位是陈悦看世界的窗口,来来往往的顾客中,不乏外国人。其中一位常客是一位满头银发的法国女士,每次来买东西,她都穿着朴素典雅的衣服。每次路过,外国人都会上前和她击掌,给她紧张的生活带来一丝乐趣。

有些女孩爱上了外国客户。在外人的眼中,跨国恋情其实风险很大。中东和非洲是这里商人最多的地区。几年前,一个女孩嫁给了一个非洲商人,成为了一部纪录片的主角。但后来她的故事被恶意剪辑,她成了崇洋媚外的代表,她的非洲丈夫也被丑化。这些短视频至今仍在流传,评论众多,是流量的密码。

图:沙河广场人头攒动

在服装行业的每一个环节,女性从业者面对挑战和风险,都要学会适应自己。27岁的雨子从小就被男生嘲笑有“大象腿”,从小就对身材有很强烈的自卑感。为了修饰身材,她学习穿衣、买衣服,后来逐渐萌生了创立自己服装品牌的愿望。为了进入这个行业,雨子选择做女装直播主。她身高168公分,体重134斤。在女装行业,这算是“微胖”——一个被建构的概念。

想要在直播间卖衣服,微胖的主播首先要证明自己是真的胖。面对镜头,柚子穿着紧身背心和五分打底裤,调整姿势,找准角度把肚子上的赘肉挤出来。她的腰并不粗,但为了效果,她每次开播前都会吃很多东西,把“大肚子”秀给观众看。

在来广州谋生之前,雨子心里无法接受如此直白的展现。但她很快就想通了。如果她想加入这个行业,就必须接受这个行业的规则。“这有点像嘲笑穷人,不嘲笑KTV,”她说,然后笑着承认自己有些夸张。

雨子尽量让自己看起来胖一点,而有些主播则尽量让自己看起来瘦一点。她见过业内一位微胖的主播,现实生活中比照片和网上的视频胖很多。很多主打“微胖清纯风”的主播,在公众面前展现的形象不合理。她们曲线明显,胸部丰满,臀部丰满,但腰却很细,这都是修图的结果。

卖微胖女孩服装的店对女孩的身材也有同样的要求,就是要“肉在那个位置”,穿起来才好看。

图|柚子工作的直播间

未来,柚子想创办自己的服装品牌,设计真正能修饰微丰女孩身材的服装,方向也包括“纯欲风”。以前她很讨厌这种风格,认为这样的衣服很土气,穿起来不舒服,完全迎合男性的审美。后来她发现,这种#肤度高、颜色浅的衣服,确实能让人看起来更纤细、更白,很多女性都会主动选择这样的衣服。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世界,人们有时很难界定自己的观念是自然形成的,还是环境塑造的。女性服饰对女性身材和审美的规律是如此复杂和模糊。然而,在沙河服装批发城,没有人认真去思考理论。只有层层叠叠的美丽女装和整天在地上摩擦的马车车轮发出的声响,“咔哒咔哒”。

图片 | 打包好的衣服发往全国各地

除了给摊位送货的工作人员,沙河几乎看不到男人。周五下午,一名拿着手机直播的男子穿梭在摊位之间,为直播间里的女顾客挑选衣服。菜市场不允许外人直播,为了躲避保安,这名男子蹲在一排衣服下面,举着手机拍摄店里的商品。

男主体型偏胖,穿着随意,而他的助理却是一个身材瘦削、打扮精致的女孩,她充当着人肉衣架的角色,举着两件带有碎花和蕾丝的米色上衣,田园风和“适婚”风,给观众看。

男子蹲在地上,用密密麻麻的话语催促观众下单,“喜欢就拍张吧,就算穿不了也要拍张。”面对以女性为主的观众,他刻意保持着强势的形象。

图|街头卖的田园风女装

女装市场对面是两家男装批发市场。烈日炎炎下,男装市场一片惨淡。六七月是服装销售的淡季,但五月底的周末,男装摊位却早早进入了寒冬。这里的摊位一般比女装摊位宽敞很多,但大多都是空荡荡的,无人问津。

男装摊位前大多是开店的中年夫妇,也有的摊位会雇佣年轻女孩,但总体来说,无论是女装摊位还是男装摊位,都几乎没有年轻男性在店里工作。

一名卷发女孩坐在一家男士牛仔裤店的柜台后面。她化着浓妆,明亮的顶灯让她的脸色显得苍白。店里的空调不太好,她把手里的纸当扇子扇着,以解闷。

她想在一家女装摊位做服务员,但没有熟人推荐。她说,女孩子喜欢买新衣服,女装更新快,好卖,不容易囤积。而男人往往更注重衣服的质量,买衣服的频率较低。

她已快30岁了,尽管曾短暂身处“冷宫”,但她并没有放弃开一家女装店的梦想。

图片|男装城里也有女装广告

市场之外,在网络的角落里,摊主们也不可避免地被谣言所笼罩。沙河市场的一些网友每天都会发推文“揭#行业乱象”,用一些粗言秽语和聊天记录片段暗示摊主们和老板有不正当关系。

妹妹也消费了这些故事。有一天,和陈悦同在一个摊位工作的妹妹笑着把手机给她看。她一看,是那个账号的文章。妹妹把这些故事当成八卦来分享,但陈悦皱起眉头,认为文章很变态,“带有侮辱性”。

看到同龄人被辱骂、被诋毁,她们依然笑着看热闹,这种“麻木”也被认为是一种生存智慧,很多年轻女性不想丢掉地摊工作,为了生存,甚至为了实现遥不可及的梦想,她们用麻木来保护自己,抵御无处不在的危机。

陈悦觉得,老板不喜欢自己,等老板找到更听话的女孩子,估计就会把她炒了,不过如果真是这样,她还是会换一份工作试试的。

下午五点过后,客流少了,菜市场就会关空调,但陈悦经常要在摊位上干上半个小时。空调散去后,摊位就变成了一个封闭闷热的铁笼子,汗水把衣服粘在皮肤上。陈悦忍着不适,把货品一件件收拾好,看着货品被收走,她才换上裤子,走出菜市场。

*叙述者的信息不明确。

-结尾-

撰稿人:Tong Chang

编辑 | 袁素文

上一则评论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