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策划者来说,其实经常面临的情况就是时间紧、任务重、资源匮乏、需要完成超高的KPI。
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跳脱束缚,完成一个好的活动策划呢?
接下来教大家一个万能的活动策划方案。
只需 5 个简单步骤即可规划您的活动。
好了,话不多说,我们开车吧! 唷,开始吧!
1. 初步研究发现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活动策划的目的。 活动策划并不是为了完成领导的任务而做的,而是通过一场营销活动来解决公司在销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品牌的五个维度是发现问题的好工具。 主要关注品牌成长的四个关键问题。 有多少人听说过这个品牌? 有多少人明白? 有多少人认得? 你有多少粉丝? 有多少铁杆粉丝? 如果数量较少,则需要从头开始一步步进行。
根据实际运营水平,活动目的分为:引流、激活、交易、传播。 结合上面发现的问题来确定目标,一项活动最好聚焦一个目的。 想要芝麻西瓜,最后可能都得不到。
那么如何吸引人们参与就需要对潜在用户进行研究。 为了进行严格的研究,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大多数情况下,市场研究只需要回答客户是谁、他们在哪里、他们喜欢什么、对产品的态度等。当然,有些数据不需要个人研究,也可以使用一些专业的研究报告作为参考。
为了让活动的结果可衡量、可比较,我们常常需要设定一些指标,比如流量、转化、转发、购买、跳出等。
利用这些数据来监控活动的每一个重要环节,以便您在未来能够有效地改进活动。
2.活动策划——制定计划
一旦你有了目标,你就需要一个可实施的大创意。 很多时候,大创意并不像牛顿被苹果击中那么简单。
但灵感是有痕迹的,向优秀案例学习是捷径之一。 这里我们整理了一些常用的广告案例网站,方便您使用。
通过阅读大量案例,您应该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但这还不够。 我们还需要根据自己公司的情况来设定活动。
让我们先利用这个情况。 有没有哪些重大节日或热点受到全民关注?
如果你没有机会利用趋势,你就只能自己创造。 新店开业/新产品发布都是很好的主题。 如果没有,那就自己创建一个,比如双十一、结婚季、旅游周等。
我们研究了数百个案例,整理出了10种基本的活动玩法。 虽然只有10种,但可以相互组合,变化无穷。 确定主题后,直接套用即可。
这些玩法深深地渗透了人们的需求,满足了人们对注意力、表现、兴趣、不甘、互助、力量、好奇等的需求,所以好的活动是那些了解人性的活动。
在色彩即正义的时代,视觉包装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好的视觉设计可以瞬间将潜在用户带入场景,给品牌留下烙印。
活动的推广渠道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一环。 在互联网时代之前,基本上(大概率)愿意花钱在央视做广告的企业,当年的业绩都不会太差。
以上这些都需要钱,而预算是一个绊脚石。 每个人都希望花更少的钱获得最大的利益,但这是不现实的。 100元的预算是不可能炸掉产品的。
虽然市场上经常出现一些热销活动,但都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下一步就是落实,制定活动执行计划,确定责任人。
3. 活动准备——协调资源
基于活动策划的初步构想,逐步形成活动方案,活动方案至少要包括:活动背景、活动目标、活动主题、活动时间、活动流程、活动创意/玩法、活动流程、推广渠道、资源要求和活动预算。
然后拿着这个计划并询问预算和资源。 特别需要注意与内部和外部资源的沟通要简洁明了,不能造成歧义,不能违背大家的惯性思维。
如果确实不能简化,就必须一再强调,而且可能还要准备一步一步的指导。
之后,就该关注关键节点,实施它们,并进行多次测试。 即使别人已经测试了多次,你自己也最好再测试一次,因为你最怕大家习惯性地忽略它。
4. 活动执行——问题解决
赛事热身非常重要,关系到能否达到爆发点以及爆发点有多高。 最简单的热身方式就是告诉你哪一天将推出什么活动。
更复杂的方法是不仅仅是告知,而是要有噱头元素来吸引用户的兴趣和关注,投入推广资源来扩大受众。
双十一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差不多半个月到一个月前,它就开始通过自有产品、外部媒体渠道、外部SNS渠道发红包,甚至做广告。 甚至全行业的领先竞争对手也加入到整个活动的抢购热潮中。
企业需要根据预热期的结果实时做出反应。 如果结果没有达到预期,他们需要实施B计划并使用其他方式来吸引用户。
随着事件的进展,进入爆发期。 这时候你需要关注那些在活动中表现好的人,看看他们是否作弊,并尽量保证一个令人信服的结果。
同时,还可以挖掘活动中更具话题性的人物和事件,进一步提升活动的关注度。
活动结束后,您可以展示活动的精彩片段。
5. 活动跟进——总结回顾
总结活动带来的影响,可以用直接数据和潜在影响来说明。 重点回顾活动的必要性、目标是否达到、下一步活动中哪些因素可以改进,并指出下一步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防范措施
检查想法
很多规划新手都会担心自己的计划能否执行。 其实主要关心的是整个事件的逻辑能否贯穿。
那你可以站在模拟客户的角度思考,你愿意参与吗? 过程顺利吗? 以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整个过程。
特别是活动中的一些细节是否会给客户带来歧义,或者是否是多余的。 尝试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它,并提供尽可能多的计划。
贯穿始终的五件事
贯穿整个过程的五件事就是不断问自己,什么、为什么、谁、如何、如何做好,不断强化活动的整体执行逻辑,消除可能的漏洞,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应急预案
无论是线上活动还是线下活动,策划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需要立即实施另一个备份计划,以确保活动指标的完成。
在日常生活中积累
其实说了这么多,更重要的是日常的积累,一是优秀案例的积累,二是执行活动经验的积累。
本次活动的策划方案已经完成,但谢幕只是又一个序幕,活动的运作还没有结束。
最后,这个模型升级到了另一个维度。 它不仅是活动策划的方法论,也是我们做事的方法论。 它是综合问题解决的模型。
从发现问题——制定计划——协调资源——解决方案——总结回顾,进入下一个解决问题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