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
广播讨论上传视频
艺术术语
艺术展览是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它是艺术家与公众之间一种特殊的沟通方式。 艺术作品通过展览的形式呈现给公众阅读、欣赏,由收藏家收藏,由艺术评论家点评,逐步形成集艺术创作、艺术传播、艺术营销、艺术欣赏于一体的艺术展示体系。 在这个体系的形成中,艺术展览的策划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次成功的展览策划不仅能为艺术展览提供顺畅的交流平台,其带来的价值也是难以想象的。 此外,艺术展览的成功举办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区域发展。 [1]
中文名
艺术展
外国名
艺术
目录
1234
艺术展览的历史转播
编辑
艺术展览的概念来自西方。 在古代和中世纪,西方艺术家处于工匠的地位。 他们的作品主要由教会或王公贵族定制,作为日常手工艺品在市场上出售。 即使到了艺术家地位大大提高的文艺复兴时期,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展览也还没有出现。
KTV艺术展览始于1667年法国举办的“沙龙”,当时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巴黎卢浮宫阿波罗沙龙(阿波罗厅)举办了首届皇家绘画雕塑学院院士作品展。 。 沙龙成为艺术展览和艺术家聚会的代名词。
1787年卢浮宫沙龙展
自1737年起,法国每年举办一次沙龙,主要服务于王室艺术政策。 一方面让大众了解国内艺术家的作品,抵抗意大利时尚的流行; 另一方面,通过皇家美术学院成员的作品,宣传和控制公众对艺术欣赏的兴趣,强化KTV艺术机构的垄断。 1748年开始,建立了选作审查制度。
尽管展出作品数量众多,但每次仍然有大量作品被拒绝。 为了照顾失败者的情绪,举办了失败者沙龙。 但由于部分作品“触犯禁忌”,拿破仑三世和女王看到后大怒,于是失败者沙龙举办了一次就终止了。
欧洲各国效仿法国举办艺术展览。 意大利的KTV艺术展每年在威尼斯圣罗什教堂外举行; 英国的KTV艺术展览始于1760年,由美术协会主办。
偶尔会有来自各地的个别艺术家在自己的工作室举办小型展览。 一些艺术家被排除在KTV展览之外,而以个人或小团体的方式组织艺术展览。 这种情况在19世纪变得普遍。
1855年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期间,库尔贝的两幅作品《画室》和《奥尔南的葬礼》没有提交全国展览后,他在KTV展览旁边搭建了一个木棚,举办了一场展览。具有挑战性的展览。 塞克斯的个人展览,入口处的牌子上写着“现实主义,库尔贝,展出他的40幅作品”。 这次展览在当时受到了批评,但却成为现实主义画派的宣言。
1866年,马奈的《吹长笛的年轻人》被KTV沙龙展评审团拒绝。 100多年后,这幅画价值8网络投稿。
1874年,莫奈、马奈、雷诺阿、德加、西斯莱等一批年轻画家组建了“独立沙龙”。 4月,在巴黎嘉布遣大道的一间公寓里举办了“画家、雕塑家与沙龙”。 版画家和其他无名艺术家展”,印象派因莫奈在这次展览中的《日出印象》而得名。后来,野兽派又推出了“秋季沙龙”。
1895年,威尼斯双年展出现,展示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美术作品。 这种以城市命名的双年展形式后来被许多国家效仿,直至今日。 迄今为止,全球已有200多个双年展,其中大部分以城市、艺术类型或艺术博物馆命名。 [2]
中国艺术展览历史转播
编辑
中国古代艺术家大多采用私下的方式来交流作品,志同道合,小规模地玩弄。 较多的公共性、群体性的交往活动被称为“优雅的聚会”。 虽然参加人数稍多,但仍然是圈内活动,无法与近代出现的公开展览相比。
中国的艺术展览比西方晚了近一个世纪。 1910年,清政府组织的“南洋创业会议”上展出了中国书法、绘画、刺绣等作品。 脱胎于博览会的现代艺术展览,从一开始就沾染上了商业色彩,公开展示、直接销售,更像是博览会。
五四运动以后,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展览首先作为传播西方绘画的手段出现。 1919年,苏州“艺画比赛”以“弘扬中华武术,互相勉励,只浏览不评判”为宗旨,以苏州旧皇宫为场地,展出各种绘画和工艺品,开创了现代中国艺术。 历史上第一次“艺术展”。 同年10月,上海飞马俱乐部在江苏省教育协会举办展览,展出作品200余件。
1919年,首届苏州美术绘画比赛征集作品。
1928年前后,美术展览达到顶峰,社区展览、学校展览、个人展览、大型艺术展览、赴西方艺术展览相继涌现。 与此同时,出现了商业画廊、画馆等专门举办艺术展览的机构。 。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国民政府教育部主办的“全国美展”。
1937年之前,国民政府教育部举办过两次全国性美术展览。 首届全国美展于1924年4月10日在上海新浦玉堂开幕。 展出古今中外的书法、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作品。 1937年4月举办第二届全国美展,举办地点设在南京新建的美术展览馆(今江苏省美术馆)。 展品分为图书、版画、工艺品、建筑图案与模型、雕塑、西画、当代书画、历史书画、摄影等1913件,观众6万余人次。
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的对外艺术展览也开始出现。 在欧洲举办的三个展览影响较大:第一次是1933年5月徐悲鸿在法国巴黎主办的中国美术展;第二次是1933年5月徐悲鸿在法国巴黎举办的中国美术展; 第二次是1934年1月的中国美术展。第一次是刘海粟在德国柏林普鲁士美术学院主办的中国现代绘画展;第二次是1934年1月的中国美术展。 第三次是1936年教育部在英国伦敦主办的中国美术国际展览,这是近代以来在国外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中国美术展览。 艺术展。
1937年抗战爆发后,出现了一些以抗战为主题的作品和展览。
1944年秋,叶浅予、张光宇等八位漫画家在重庆举办漫画联展。
1946年,抗战八年木刻画展在上海举办。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首届全国美展在北京艺专举办。 “文化大革命”后停办,1979年恢复。由文化部和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每五年一届。
1979年,“星星画展”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开端。
1985-1989年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
13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家首次以当代艺术的名义参加第43届威尼斯双年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批评家陆续策划并推出了一些较有影响力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开创了中国当代艺术探索的新局面。 [3]
艺术展览转播类型
编辑
艺术展览有多种类型,特别是有商业展览和非商业展览之分。
商业展览或博览会,通常称为艺术博览会,展示艺术家或艺术品经销商的作品,通常需要付费参加。
画廊空间的展览一般都会向艺术家收取空间使用费,包括个展和群展。
博物馆的临时展览通常以特定时期和主题展示本博物馆自己的藏品,并辅以其他藏品(主要是其他博物馆的藏品)。 临时展览与博物馆的常设展览不同,大多数大型博物馆都为临时展览预留了空间。
双年展是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大型展览,通常旨在汇集国际艺术的精华。
巡回展览是在多个地点(有时在世界各地)观看的展览。
评委会展览,由个人(或团体)担任提交作品的评委,并选出将要展出的作品。 如果颁发奖项,则由评委或评委会选出获奖者。
邀请展,例如惠特尼双年展,展览组织者要求某些艺术家提供艺术品并进行展示。
艺术展览流程播报
编辑
展览实施流程是指从展览申请到撤展的一系列程序,通常包括展览申请、资格审查、协议签订、资料准备、布展、开展和撤展等七个程序。 [4]
美国学者Polly -Cress将展览流程概括为四个程序:设计开放; 施工图设计; 招投标、制作、布展; 打开、打开后、修改和归档[5],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