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军挑起战争
▶淞沪会战资料图——日军驻上海部队
日本在中国的扩张受到英美列强的遏制。 中国的北伐削弱了日本在华利益,促使日本政府调整对华政策,加快吞并中国东北的步伐。 19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发生,日本经济遭受沉重打击,陷入极度困难,并引发政治危机。 面对内忧外患的困难,日本法西斯势力决心冲破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束缚。 正当英美忙于应对危机、蒋介石进行大规模“剿共”时,却夺取了中国东北。 摆脱困境并密谋征服世界。
▶上海硝烟
1937年6月,近卫文麻吕就任日本首相,采纳了关东军参谋长、侵华狂热分子东条英机的主张:鉴于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逐步形成,西安事变后,侵华战争应立即扩大。
1938年8月9日,两名驻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官兵驾车驶入虹桥机场进行武装挑衅,立即被中国守军击毙。 8月13日,日军以此为借口,对上海发动大规模进攻。 1937年8月13日上午9时15分,日舰重炮轰击我闸北。 日本海军陆战队的一部分越过淞沪路,从天同安、横浜路冲进宝山路,向我驻西宝兴路附近的保安队开枪。 我军是自卫反击战。 “8月13日”淞沪抗战开始。
中国军队誓死以空间换时间
▶上海守军在闸北炮台与日军激战
为了抢占战争主动权,在日军援军到达之前消灭驻上海的日军,中国组织淞沪作战部队张至中央第9集团军(下辖3个师和1个独立旅)准备围攻日军。 13日战争爆发,中国军队向上海市区之敌发起全面进攻,同时出动空军轰炸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惠山码头和海上舰艇。
▶8月21日,随行88师的中国坦克直冲日军阵地
经过几天的激战,第87师占领了沪江大学,第88师占领了梧州坟场、宝山桥、坝子桥等多个要害点。 14日抵达上海的第2师补充旅(改称独立第20旅)接任。 八十八师(孙元良部)保卫上海爱国女子学校和赤芝大学,负责攻击虹口公园和江湾路日军司令部。 日军于16日退至以江湾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为中心的据点。 中日两国继续在上海增兵。
中日两国均增兵后,双方的激战更加激烈。 10月20日,日军秘密组建第10军,准备对中国军队进行大规模围剿。 11月5日,日军第10军8万人登陆金山卫。 蒋介石因为幻想九国公约签署国的介入而拖延了撤退的机会。 几天后,日军包围网即将形成,前线的中国军队一片混乱。 一些部队自行组织撤退以避免被包围。
▶中国军队测量来袭日军高度
11月8日晚,蒋介石下令全面撤退。 全部部队退出上海战斗,分两个方向撤退到南京、苏州和嘉兴以西地区。 由于命令仓促,指挥权丧失,撤退变成了全面溃败。
11月13日,国民政府向上海全体同胞发出声明:全国将士赴险求义,命运已近。 他们在前线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战壕。 他们至死不肯撤退。 他们的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依然坚如铁石,战斗的勇气和赴死的凶猛,足以彰显民族独立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基础。 国军退至五福、城西防线,江阴保卫战开始。 至此,中国军队打破了日军以损失60%精锐部队为代价,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嚣张言辞,淞沪会战落下帷幕。
即使我们拼死一兵一枪,抗战也永远不会结束。
▶中国军队与日军在闸北激战
淞沪会战虽然中国战败,但却为中国民族工业的转移赢得了时间。 同时,也让世界清楚地看到中国政府的立场:不再坐等日本“和平”地征服、一块一块吞并其领土。 这也证明了中国绝不会向日本投降。
▶淞沪之战信息图
日军在上海浴血奋战了三个月,才勉强夺取了中国军队的阵地。 这让世界各国都对中国的抗日力量和决心刮目相看。 然而,日军迟迟没有取得胜利,日本民众的士气也开始下降。 的怀疑和困惑。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日本短期内无法结束对华战争。 那么日本将面临其战略上最大的致命弱点,那就是日本缺乏战争和民生资源,根本经不起长期消耗。 一旦无法在中国战场上速胜的话,最终的失败将成为日本不可避免的命运。
在惊心动魄的淞沪会战的三个月里,全中国达成了一个共识:为了抗击日本侵略,中国“即使一兵一卒、一枪毙命,抗战也决不结束”。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历史性事件。 最悲惨的决定,是全民族决心以全面牺牲的方式面对历史危机的挑战。
淞沪之战八百壮士结局如何?
在战斗的最后阶段,10月26日晚,中国陆军第88师第524团2营400余人(新闻界称为“八百勇士”)守卫大厂。副营长谢晋元和该营也加入了防线。 在常杨瑞甫的指挥下,他们奉命守卫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掩护主力连夜向西撤退。 在日军的重重围攻下,守卫四行仓库的中国军队孤军奋战,不肯撤退。 他们坚持战斗了四昼夜,在飞机、坦克、大炮的掩护下击退了敌军数十次进攻。 与此同时,上海人民也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支持和鼓励英雄们。 人们冒着生命危险,源源不断地向四行仓库送去慰问品和药品,支援战士们抗击日军。 战争第30天,守军接到撤退命令。 中国守军突围,退入英租界。 在这场英勇的战斗中,中国军队以寡不敌众,击毙日军200余人,伤亡仅30余人。 国际社会称赞这是一个奇迹。
1937年11月12日,中国军队全部撤出上海,日军包围了租界。 孤零零的军营成为孤岛中的孤岛,成为上海抗战最后的精神堡垒。 有一段时间,古军营并不限制普通人出入。 上海同胞可以随意联系古君。 通往古军营的路上,每天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宛如圣人涌向圣地的场景。 。
随着上海局势的变化,日伪活动日益猖獗。 他们胁迫谢晋元等人,企图让他们叛逃,但谢晋元并没有动摇。
▶谢晋元
敌人见利诱无效,准备杀了他。 1941年4月24日凌晨,谢晋元率部晨练时,突然遭到受敌贿赂的孤军叛徒郝等四人袭击,不幸身亡。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于1941年12月闯入孤军营,扣押了所有孤军,并送往吴淞口关押。 四年的孤军营生活就这样结束了。 此后,日军对这些孤身士兵百般折磨,强迫他们挖战壕、做苦役,后又押往南京老虎桥监狱。 即使在这种残酷的环境下,八百勇士依然表现出了不屈不挠的精神,与敌人奋战。 为了瓦解孤军,日军仍然将八百名勇士分散看守,并把其中一部分带到杭州、南阳做苦役。 直到抗战胜利,幸存者才重获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