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陈干和一名代练教练私下提出,两天内将王者荣耀账号从星级升级到王者10星,并预付180元。 接下来的四天里,陈干发现这个代练教练经常拖慢工作进度,达不到明星目标,胜率比自己还低,还擅自使用游戏账号里的金币。
随后,陈敢要求退款未果,被代练教练阻拦。
陈敢找到了提供代练服务的淘宝店,但从客服处得知,代练是在“代练通”平台上找到的,而淘宝店只是一个中间商。
3月11日,李阳告诉时代周报 小编,他在某淘宝店下单代练服务后,才得知该店无法有效管理代练服务。
李阳称,他在一家名为“大成网游店”的淘宝店下了《王者荣耀》代练订单,粉丝约28万。 随后,李阳提供了验证码,以便代练者登录游戏账号。
没想到,代练代理商不但没有提供任何代练服务,还盗走了李阳的游戏账号和QQ账号。
为了拿回自己的账号,李阳按照代练的要求转了400元给他。 随后,另一名自称购买该账号的人要求李阳花费1088元赎回该账号。
“我的腾讯心悦会员等级是4级,游戏账号估计值几万元。” 李阳账号被盗后多次联系该店客服,但后者多次回应“需要验证”“需要时间”,最终只支付了10元赔偿金。
李阳认为,店家也是从代练平台寻找实力玩家,本身不具备管理实力等级的能力。 账号被盗事件发生后,商店页面删除了“真实工作室”图片。
陈敢和李阳的经历并不是独一无二的。 近年来,因游戏力量训练引发的投诉接连不断。
2020年5月,菏泽市公安局网络治安支队发布了一起案件,当事人小邹(化名)私自与游戏练级器进行交易,被骗1万余元。 不久后,天津市公安局公布的另一起案件中,委托人小杨(化名)因私下交易预付货款,被代理人骗取15000余元。
不仅私下交易,通过代练平台进行的交易,都存在账户被暂停等风险。
对于黑猫投诉,有消费者反映,他们在“代练通”、“代练妈妈”上发现的代练器使用了作弊手段,结果导致其游戏账号被封。 在电商平台相关店铺的评论中,不少消费者也反映代练者登录自己的账号发布不良消息,导致账号被封,或者代练者偷偷用完所有金币,账户中的经验卡等。
职业合法性存在问题
有些人提供力量训练服务,而另一些人则抗议这种做法。 代练是否合理本身就存在争议。
“最近,我在游戏中遇到的两个强化师,因为我的举报,被封禁了。” 3月11日,游戏玩家王妮(化名)告诉时代周报 小编,她之所以举报,是因为举报。 练习破坏了游戏环境以及同级别玩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对此,腾讯KTV也明确禁止多款游戏代练。 在腾讯游戏安全中心,《英雄联盟》和《王者荣耀》均公布了对刷权行为的处罚,且大部分处罚结果都是账号封禁。
“练级之所以会被封号,主要取决于是否使用作弊手段。比如,代练者通过插件快速获得等级或成绩,或者陪练者在‘战场’上使用作弊手段来帮忙。用户提高水平。” 3月12日,一位游戏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 小编。
业界讨论的一个焦点是,如果不使用作弊手段,助推行为是否合理?
陈敢告诉时代周报 小编,这要看代练行为在具体游戏中的具体影响。 例如,在《王者荣耀》中进行单排时,不使用插件的助推者的竞技水平受到限制,因此不会影响其他玩家的游戏体验。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抛开作弊、诈骗问题,游戏代练可以说是一个没有规范、没有规范的职业。 它有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游戏代练继续存在是必然的。
“从发展历史来看,早期的游戏代练主要是为了帮助用户升级,或者是为了‘gold’(获得金币)在游戏中出售,这会对游戏的内部平衡产生影响。当网络游戏从按时付费转变为免费流畅的游戏和道具付费,付费玩家可以通过氪金获得道具并快速升级等级,这相当于游戏厂商以另一种方式接管了代练业务。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等竞技游戏风靡一时,他们打造了一个平台,帮助玩家获得“王者”等需求,游戏训练或者陪练都以新的形式出现,并逐渐走出灰色地带,成为一个严肃的职业。”该人士表示。
目前,游戏代练职业化的尝试正在进行中。 去年1月,中国通信行业协会发布了《中国电子竞技游戏训练师标准》,随后推出了“游戏训练师技能认证平台”。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 小编,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所说的游戏助推器培训师应该还是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培训师”职业。 工作内容是陪伴用户而不是代替他们玩游戏,以提高他们的技能。 玩家电子竞技水平。 “陪练师”是一个合法的职业,但目前这个职业还没有非常详细的职业规定。
在寻找代练渠道的过程中,时代周报 小编发现,代练行业目前也在尝试规范发展。 比如,越来越多的正规代练相关公司注册成立,不少代练者也尝试通过企业微信与玩家进行交流和交易,旨在减少交易过程中消费者的不信任和规避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