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 与“双减”相关,针对的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
1 减少工作量,
《意见》的全称,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二]
“培训机构”被提及37次。
1.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摘自《指导思想》。关键词,治理。)
2.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综合标准(来自“工作目标”。关键词,“综合”标准)
3.各地不再审批新办义务教育学生学科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机构不再审批新办)
4.现有学科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机构。 (“非营利”二字结束培训机构高利润时代)
5、将原注册的在线学科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 (由备案制改为审批制)
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对注册的在线学科培训机构进行全面排查,并按标准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已提交的将重新审核)
七、对于非学科培训机构,各地要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类别,明确相应主管部门,制定分类标准,严格审批。 (注明主管机关)
8.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不具备相应资质、未经批准多地点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 (严肃查处)
9.学科培训机构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 (不能列出,不能大写)
10. 11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培训机构,不得以发行股份、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学科培训机构资产; (上市公司禁入)
12.外资不得通过并购、委托经营、特许连锁、利用可变利益实体等方式控制或参与学科培训机构。(外资限制)
13.建立培训内容备案和监管制度,制定发布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教材管理办法。 (培训内容和培训教材必须进行管理)
14.严禁提供超标准进修培训,严禁非学科培训机构从事学科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 (三“严禁”)
15.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 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利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寒暑假组织学科培训。 (节假日不能补课)
16.培训机构不得高薪挖角学校教师; (学校教师不得被挖角)
17、从事学科培训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教师资格信息应当在培训机构和网站的显着位置公示; (培训师必须具备教师资格)
18.根据市场需求、培训成本等因素确定培训机构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 (收费必须公布)
19.进一步完善定期检查机制,及时掌握校外培训机构情况和信息,完善“黑白名单”制度。 (黑白名单)
20、严格控制资本过度涌入培训机构(控制资本过度涌入)
第二十一条 培训机构的融资和收费应当主要用于培训业务的开展。 坚决禁止以虚构原价、虚假折扣、虚假宣传等方式以推销业务为目的的不正当竞争,坚决依法依规查处行业垄断行为。 (不存在不正当竞争)
22.网络培训机构不得提供、传播“拍照搜题”等惰性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反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式。 (不能拍照搜索问题)
23、重新审核登记现有学科培训机构,逐步大幅缩减,解决多头、多头问题; 依法依规严肃查处那些不符合资质、管理混乱、借机赚钱、虚假宣传、与学校勾结营利等问题严重的机构。 (大幅度减少)
24.如果课外服务不能满足部分学生发展兴趣、特长等特殊需要,可适当引入非学科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外服务。 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学校选拔使用,并建立评价和退出机制。 (适当介绍)
25.对存在服务水平低下、校园恶意招生、未按规定提供服务、扰乱学校教育教学和招生秩序等问题的培训机构,坚决取消其培训资格。 (如有问题,我们坚决取消)
26.通过第三方托管、风险准备金等方式,对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进行风险管控,加强培训领域贷款监管,有效防范“退款难”等问题费”和“卷款逃跑”。 (很难阻止退款)
27.校外培训机构要加强自身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加强党的建设)
28、教育部门要做好统筹协调,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日常监管,指导学校做好“双减”工作; (加强日常监管)
29.发展改革部门要会同财政、教育等部门制定学校课外服务或收费标准,会同教育等部门制定试点地区校外培训机构收费指导政策; (试点-收费指南)
三十、民政部门要做好学科培训机构登记工作(做好登记工作)
31、32市场监管部门要做好非纪律培训机构登记和校外培训机构收费、广告、反垄断等监管工作,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与教育有关部门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培训活动(做好监管)
33、34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负责指导银行等机构管控校外培训机构提前还款风险、清理整顿培训机构融资及挂牌(清理整顿)
35、36不再批准新设学前儿童校外培训机构和普通高中生学科校外培训机构。 (新的不会被批准)
三十七、普通高中生学科培训机构的管理参照本意见有关规定执行。 (培养普通高中生同理)
[三]
“父母”被提及11次。
1、有效缓解家长焦虑
2、减轻父母负担
三、学生过多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费用和家长相应的精力负担,一年内有效减轻,三年内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显着提高。
4、严禁给家长布置作业或变相布置作业。
5、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六、学校和家长应指导学生完成放学回家后剩余的书面作业,开展必要的课程作业,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学活动。
7、家长要积极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的心理情绪,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