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工艺传承之都——陈设艺术陶瓷

独特的地方文化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品——艺术陶瓷、手绘红砂壶、金漆木雕、潮绣、抽纱、麦秆画、镶嵌瓷、大悟泥塑以及金箔、金箔等。银饰、灯笼剪纸、潮州鼓乐、竹编制品等40多个传统工艺门类,形成了工艺品种齐全、覆盖面广、体系完整的格局。

潮州工艺品的陶瓷、木雕、剪纸等许多门类都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 如今,潮州工艺的传承团队、创新能力、精品精品、产业规模在全国处于优势和领先地位。 多个传统工艺门类被列为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使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位居广东省前列。 2018年6月4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决定,命名潮州市为“中国民间工艺传承市”。

潮州在哪里?

潮州市位于广东省东部、汉江中下游,东与福建省漳州市接壤,北与梅州市接壤,西与揭阳市接壤,与汕头市接壤。南。 境内东西距离77公里,南北距离82公里。 潮州市毗邻南海,海域与汕头市南澳县海域相连。 海域面积53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36公里。

潮州市辖潮安区、湘桥区、饶平县。 潮州市人民政府驻湘桥区。

潮州陶瓷

潮州陶瓷生产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演变有序。 唐宋时期,潮州的陶瓷工业得到很大发展,窑炉星罗棋布在潮州市郊。 其产量、工艺技术水平处于广东、广西地区前列,产品还大量销往国外。 潮州陶瓷是在丰富的历史积淀中孕育、逐渐成长起来的。

潮州陶瓷门类齐全、风格独特,形成了庞大的产品门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潮州工艺美术瓷包括瓷人物、动物、佟瓶、瓷花、各种彩绘花瓶、实用性与观赏性相结合的日用器皿等,其中以枫溪瓷塑、佟瓶、潮州五彩陈设瓷闻名。 潮州工艺美术瓷以其白瓷、釉色丰富、选材考究、风格清新而闻名。 素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薄如丝、响如磬之称。

金花鸟纹七彩天球瓶

北宋青花琉璃佛像

潮州陶瓷产品畅销世界各地,其独特的风格风靡海内外。 已成为全国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的陶瓷产区。 陶瓷出口、总产值、销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是著名的陶瓷特色区。 2004年荣获“中国瓷都”称号,2006年荣获“中国瓷都”称号。

时尚刺绣

潮绣和广州绣统称为粤绣。 粤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它起源并流行于今天的潮汕地区。

唐至五朝十国时期,潮绣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而迅速发展。 到清朝乾隆年间,潮州市已有绣店20余家。 刺绣产品远销南阳,占领南阳市场。 20世纪60、70年代,流行刺绣种类繁多,刺绣工人随处可见,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 几乎“家家都有绣架,户户都有绣娘”。 孩子们从小就接触过它。 他们放学后向长辈学习手工艺,培养高难度的刺绣技艺。

潮绣的题材极为广泛。 除人物、龙凤、花鸟、走兽、器物、古籍外,常搭配海鱼、虾以及佛手、菠萝、铃声等南方水果,颇具特色。

潮流刺绣作品《九龙屏风》

潮州拉纱

潮州牵伸纱是以棉、麻、纱布、玻璃纱、化纤等织物为载体。 将织物上的经丝或纬丝按图案设计要求有序抽出后,用针线锁紧拉绳,绣出图案。 连续不断的点缀,形成一扇造型典雅、装饰图案多样的“花窗”,再通过雕、抠、画、穿、混、补、撑等多种绣法,一针一线绣制而成。

19世纪中叶,外国传教士发现了潮州女绣工的精湛技艺和潮州刺绣精湛工艺的利用价值,开始向民间传授外国刺绣技艺。 女刺绣工将外来的图案、花纹融入当地的刺绣技艺。 刺绣产品在国外很受欢迎,被视为珍品。

潮州抽纱有400多种巧妙的缝合技术和复杂精美的图案布局。 它巧妙地运用多种拼接手法和繁复精美的设计布局,创造出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图案。 潮州抽纱产品享有“南国之花”的美誉。

绘画作品《四君子》

潮州木雕

潮州木雕又称潮州金漆木雕,与东阳木雕、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齐名世界。 尤其是其宏伟的多层镂空雕刻为世人所重视。 主要用于建筑装饰、器物装饰、家具装饰、办公桌装饰等。

潮州木雕历史悠久,起源于唐代,盛于北宋,成熟于明代,清代更是其鼎盛时期。

潮州木雕的雕刻技法分为凹(凹)雕、浮雕(凸)雕、圆(立体)雕、透雕(多层)和锯透雕(单层)五类。 其中以透雕最为出色。 它吸收了浮雕、圆雕等技法,并将其融为一体,成为一种精致通透的技法。

在构图上,潮州木雕吸收了中国画散透视的传统技法。 潮州木雕题材丰富,从花鸟虫鱼、四时果品、江海水族、珍禽瑞兽到民间神话传说、古代戏曲等,应有尽有。

潮州金漆木雕盒

巴西紫檀“三层龙虾蟹篮”及零件

枫溪手绘红砂壶制作技艺

枫溪手绘红砂壶的制作工艺源于江苏宜兴的紫砂壶工艺。 清初起传入潮州枫溪。

手绘红砂壶的制作工序较多,全部由能工巧匠根据经验手工完成。 朱泥壶的造型和结构也很有讲究。 它们需要“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喷嘴、手柄、按钮必须在一条直线上; 比例要匀称:各部分组合的比例要匀称,同时又要表现出雍容华贵的仪态。 空间感; 出水顺畅握轻:出水口出水必须顺畅,握住手柄时握力要轻、不费力; 一体成型感:壶嘴与壶体、壶柄与壶体的连接部位都处理得非常自然,没有任何瑕疵,仿佛浑然一体。

寿纸锅

东坡茶壶

玉韵茶壶

梭锅

潮州镶嵌瓷

潮州镶嵌瓷,俗称铁绕或扣绕,是潮州传统的建筑装饰艺术,是传统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特种艺术。 潮州瓷镶嵌是一种以绘画为基础,利用各种彩色瓷片进行切割、镶嵌的建筑装饰艺术。

潮州镶嵌瓷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明代万历年间。 潮汕平原多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气候明显,雨量充沛。 大量采用镶瓷技术,可以避免木雕急冷急热、干湿不均的缺点。

潮州镶嵌瓷器的艺术特点是:构图雄伟、色彩绚丽、形象生动、质地坚实,经久风吹雨打、烈日曝晒也不会褪色。 被誉为“永远美丽的造型艺术”,又称潮州木雕、潮州石雕。 潮州古建筑传统装饰工艺。

潮州灯笼

潮州彩灯是中国民间彩灯艺术的一大流派。

潮州彩灯工艺在清末至抗战前达到鼎盛。 当时潮州市内有灯笼工艺作坊近十家。

潮州灯笼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不同种类的灯笼其材质和制作工艺也不同。 潮灯的整体和谐之美,深深植根于色彩科学和美学,也综合融入了解剖学和透视学的原理。

潮州灯从内容上可分为“素灯”和“烫灯”两大类。 《苏灯》注重表情和动作,注重通过表情、动作等肢体语言来表达思想内涵。 《热灯》强调弓弩和走姿,体现武术战斗场面,使人有身临其境、浮想联翩的感觉。

潮州剪纸

潮州剪纸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 题材包括花卉、水果、动物、人物、山水、文字图案和传说等,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

秦汉时期中原人口的南迁和西晋永嘉之乱期间中原人口的迁徙,将中原民间剪纸艺术带入了滩涂。 明清至民国时期,潮汕城乡民间剪纸十分盛行。

潮州剪纸更注重用细腻的线条和合理的空间疏密对比来表达主题,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工艺性。 民间剪纸艺术家善于把握形象特征,运用夸张变形技法,吸取潮绣、泥塑、木雕等民间艺术的精华,融合智慧和朴素的情感,创作出色彩绚丽、富有特色的地方作品。有不同的主题。 独特的潮州剪纸艺术。

大悟泥塑

大悟泥塑是具有近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品。 “大悟泥塑”与天津的“泥人张”、无锡的“惠山泥人”并称为中国“三大泥塑”。

大悟泥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年)。 清代中期至民初时期是大悟泥塑发展的鼎盛时期。 泥塑作坊遍布全村,出现了以吴攀强为代表的100多名泥塑艺术家。

“造型”是大悟泥塑的最大特点。 首先将其压成片、打褶片制成衣服。 二是多重贴纸,三是浮雕贴纸。 例如,在雕刻戏剧人物时,首先塑造主体包括四肢的姿势,然后根据角色的角色单独塑造袍子、帽子、头部和手掌,然后将它们附加到主体上。 因此,作品整体具有较高的品质。 装饰。

潮剧《双蓝天》泥塑

潮州工艺品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 它们是灿烂的潮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潮州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