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智圣故里,遇见时尚临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

在炮火猛烈的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再次成为一片热血沸腾的热土。 “沂蒙妈妈”、“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的事迹感动了世人,临沂的红色文化更是荡气回肠。 如今,珍贵的“沂蒙精神”影响深远,已成为临沂最突出的政治优势。 2024年3月,经党中央批准,沂蒙精神的基本内涵被正式表述为“党群团结、军民深爱、人和睦相处、生与死的共同命运。”

在临沂,既有传统文化浓郁的历史之美,也有红色文化之美、绿水青山之美,还有现代化的力量和活力潜力——

文化汇聚发展的磅礴力量

临沂坚持用文化汇聚现代发展强大力量的理念。 为形成“春诸葛亮,秋王羲之”的格局,2003年,即王羲之诞辰1700周年之际,经文化部批准,临沂市举办了首届书圣文化节,向全国乃至世界打响“书圣之乡·临沂”文化品牌;2005年推出“诸葛亮文化旅游节”。今年6月1日,第十届临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本届文化旅游节以“遇见智胜故乡,遇见时尚临沂”为主题,分三个阶段,开展数十项特色活动。

经济的背后是文化,文化的核心是精神。 经济文化融合,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通过宣传、弘扬、践行沂蒙精神,让沂蒙精神走进千家万户,转化为建设“伟大美丽新临沂”的强大精神力量。 沂蒙山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临沂市连续三年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城市”称号。 2024年全市GDP将达到5900网络投稿,位居山东省第一、全国地级市前20名。 实力雄厚,在中国城市GDP百强榜单中位列第44位。

面对这梦幻般的变化,每一个临沂人内心都感到无比自豪和自豪; 凡是来到彝族的外地人都惊叹不已,赞叹这里的发展。

这片土地上有很多名人

临沂山清水秀,八百里的沂蒙山水色清澈。 孔子“登东山小鹿,登泰山小天下”中的“东山”就是蒙山。 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岱古地貌”被评为中国第五大岩层。 近年来,这里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谱写了乡村振兴新篇章。

临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这里是东夷文化的核心发祥地。 拥有著名的“猿人”化石遗址,西古庄、曹家庄等一批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遗址,古东安县城和齐长城遗址,唐代摩崖石刻等。汉墓内有精美的汉画像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2年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解开了历史上孙子和孙膑两个人的谜团。 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神秘,代代相传。 出土的汉简闻名天下,震惊中外。 它们与“马王堆”、“兵马俑”齐名,被誉为“新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沂河是临沂人民的“母亲河”。 有水的地方就有灵气。

临沂曾产生过许多历史名人。 除了贤圣诸葛亮,还有书法圣人王羲之、宗圣曾子、孝圣王象、圣人刘宏,还有大书法家颜真卿、匡衡等,他们成为历史天空中闪亮的明星。 他们有自己的智慧和性格。 在死时和死后赢得名声。 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中有十三人在临邑长大,历史上二十四孝子中有七人在此诞生。 琅琊王家族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名门望族。 “王与马共天下”,将临沂地脉的气场诠释到了最高境界。 兰陵萧氏南渡长江,在齐梁称帝,将文明传播到东南。 萧衍、萧统父子,都是中华文化无法回避的文化巨人。

临邑五贤孝天地,忠古今。 他们被誉为中华文明史上华夏子孙的杰出代表。 据记载,五贤祠原位于临沂古城南关外,原名景贤祠。 是明嘉靖年间益州知县何歌为祭祀诸葛亮、王襄、王览、颜真卿、颜高卿而建的。 始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迁西盐池东侧重建,更名为“五显寺”。 历经几次战争和“文革”时期,早已消失。 2003年,王羲之故居在改扩建时按原貌重建,旨在弘扬“临沂五贤”勤奋创新、忧国忧民的精神。 主建筑为硬装式大殿,共三间。 大雄宝殿前有御笔阁。 亭内有乾隆皇帝赐诗碑一座。 这首七绝诗只有28字,包含了五位圣人的名字和主要生平事迹。 它是世界上最好的之一。 诗曰:“孝可为王香兰万事,忠可祭严高祯;缘来缘有别”,认为诸葛是一个完整的人。

大家都说忆梦好

临沂的红色文化更是荡气回肠。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临沂市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 中央华东局、山东省分局、山东军区、山东省政府、八路军第115师、新四军军部、第一军部等机关驻地抗日军政大学。 军部是刘少奇、徐向前、陈毅、罗荣桓、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留下了大量革命遗迹。 “沂蒙妈妈”、“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的事迹感动了世界; 闻名中外的孟良崮之战,采取了“老虎拔心”的战术,一举扭转了华东战局; 《沂蒙山小调》《跟着共产党走》等歌曲从这里传遍全国,珍贵的“沂蒙精神”影响深远。在这片英雄模范辈出的红色热土上,人民群众用生命和热血热爱党、拥护军队,就像伊江碧水坚定而执着地流淌……

在炮火猛烈的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再次成为一片热血沸腾的热土。 潺潺的伊河像母亲一样哺育着共产党人,留下了“伊河添一瓢水,火更旺”的千古佳话。 蒙山、沂水之间发生了大小战斗4000余次。 超过120万人拥护军队,20万人参军参战,超过10万人在战场上流血。

开放、包容、活力

临沂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万亿级商贸物流通达全球。

建设临沂商城,成为临沂人民最大的创举。 20世纪80年代以来,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这里的人们不仅仅局限于安定。 他们以“创新、包容”的独特特质,冲破了计划经济的壁垒,让临沂商城走上了一条特色崛起之路。 它起源于一个“地摊小摊”,并被誉为“中国物流之都”。 其辐射的强大魅力在于:建一个市场——带动一批产业——富民——建一座城市。 临沂商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创业就业机会,解决了这里100万以上人口的就业问题,促进了产业、人口、资源要素的集聚。 2024年,临沂商城将实现市场交易额5710网络投稿、物流总额8609网络投稿,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大商城”。

以服务为基础,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临沂大力实施商贸物流“先好战略”,积极推进数字化、国际化、绿色化、连锁化“四大商场”建设,临沂商城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 有各类专业批发市场123个,物流园区23个,电子商务园区38个。 是全国最大的市场集群、北方最大的短视频直播电商基地。 3000余条物流线路覆盖全国所有县级以上城市。 ,通达各口岸,成本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巩固了“南有义乌,北有临沂”的格局。

如今,临沂这座开放包容的城市已迅速崛起为中国会展名城,为临沂商贸物流转型升级注入活力。 在“2020年中国城市会展业发展综合指数”中,临沂位列全国城市会展业发展综合指数第12位,位居全国地级市第1位。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目前,在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临沂正在发挥与境外商贸物流园区合作的优势。 一方面,大力发展跨境电商零售和B2B进出口业务,进一步提升跨境电商进出口能力。 班级。 另一方面,在市场采购贸易模式试点中,向“功能效率”转型,制定更精准的扶持政策,必将实现外贸增长、购物中心发展、本土企业获得双赢。好处。

来找源头的活水

临沂城市建设现已成为临沂一张闪亮的名片。 临沂中心城区“六河相连,八河环绕”,形成水面48平方公里。 在临沂城市建设方面,历届市委、市政府都擘画了蓝图。 经过长期艰苦奋斗、不断奋斗,一座区域中心城市傲然屹立在世界面前。 人们还记得,进入21世纪以来,我市确立“以江为轴,向北、向东”的发展战略后,江两岸得到了快速发展,桥梁遍布伊河水不断上涨,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在宽阔水面的衬托下,昔日荒芜的河滩变成了金沙滩。 如今,临沂主城建成面积达到3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400万,城市规模达到国家大城市标准,城市化率达到56%。

河水潺潺流淌,景色壮丽。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临沂水城建设与旅游资源开发共同提升、相辅相成。

2024年2月,临沂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市“两会”为加强我市文化旅游绘制了宏伟蓝图:要坚持以红引绿、以绿映红、以红绿蓝、古今相互辉映。 进一步提升文化旅游城市发展水平,发展“伊河夜游”,打造“水韵琅琊”,催生蓝色经济。

去年以来,临沂市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激发各方面活力。 坚持科学规划先行,学习借鉴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结合临沂深厚的文化底蕴、现代工农业发展特色、物流世界优势,加快专项工程深入实施,建设“凤凰码头”等一批基础设施。 目前已打造“水云琅琊”、“点凉宜和”、“卫锦风华”三个区域。 尤其是在苏江,首期向市民“免费”开放的“夜画琅琊”游船秀,采用最新尖端光电技术,与江上真实场景完美融合。 称之为“令人愉快”。

事实上,临沂市发展“蓝色经济”的实质是在设计打造一批文化旅游产品的同时,推动地方特色产品纳入“山东好产品”; 发挥直播电商和“网红打卡地”等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新业态,从而推动城市“夜经济”发展。

就在今年“五一”假期前夕,市委市政府采取多种方式科学论证项目试运行细节,力争制造轰动效应,打造我市新“名片”,并达到“一鸣惊人”的效果。

一幅宏伟的文化旅游发展蓝图正在逐步展开。 目前,临沂市有A级旅游景区150个,其中5A级旅游景区2个,4A级旅游景区26个。 临沂市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业等产业的支持和引导,搭建文化企业发展平台。 文化创意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2024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193.33网络投稿,位居全省第五; 旅游业增加值283.2网络投稿,居全省第五位; 规模以上文化企业235家,增长18.09%,营业收入2282.3网络投稿,增长13.38%。

与此同时,临沂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产业优势日益凸显。 文化创意、影视、出版印刷、非遗工艺等产业市场规模较大,开始形成品牌。 以数字文化产业为抓手,临沂不断拓展文化旅游、印刷出版等传统优势产业新产能,着力打造“山东好产品”,运用创意设计等表现方式,深度融合文化资源投入其他相关产业。

积蓄澎湃新动能

如今,沂蒙精神在临沂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政治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 这里涌现出刘家琨、赵志全、王传喜、朱成荣、于爱梅等一大批先驱者。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红土、红色基因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力量!”

红色文化融入时代潮流,必将焕发出新的光彩!

“新时代的革命老区,不仅红色,而且多彩;不仅传统,而且时尚、繁荣;不仅致敬历史,而且意气风发、走向未来。” 市委书记任刚的话铿锵有力。

临沂是一座潜力巨大的城市,百万市场主体动力涌动。 全市有市场主体138万个,私营经济占比90%以上。 中小企业、大众创业众多,发展韧性强,增长潜力大。 去年以来,山东省委要求临沂“在鲁南经济圈发展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在临沂迈向第一广场、奋力共同富裕之际,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以广阔的视野和深厚的为人民服务意识,谋划“走在现代化进程的前列”全国革命老区面积,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二位,人均占有率位居全省第一。” 以“提高发展水平”为目标,老区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新时代,新临沂。 临沂坚持以新旧动能转换为抓手,引入增增量、提质量变量,锚定高质量发展,聚焦共同富裕目标,敢为人先、勇于担当。 特别是今年以来,临沂大力实施“八个重点突破”战略,提出“量变质变,两年万亿”的工业经济发展目标。 激光、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成为工业强市新质力量。 目前,全市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00多家,“优质钢”基地获批运营,位列“全国制造业百强城市”第55位。

党的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自我完善,创造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临沂优秀的历史文化、光荣的革命文化和先进的现代文化,必将渗透和滋养我们的灵魂,也必将影响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新时代行稳致远的不竭动力。

历史反映现实,现实揭示未来。 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只要我们坚持自信、自强、诚信、创新,艰苦奋斗、奋勇前进,就一定能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谱写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