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山南第二高级中学是山南唯一一所自治区级示范性高中。 作为一所寄宿制高中,全校2400多名学生中98%是来自自治区各地的藏族学生,95%的学生来自农牧民家庭。 这也是安徽省“集团式”教育人才配套支持学校。 2019年7月,来自安徽各地的20名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在山南市教育局副局长、安徽省教育厅援藏干部张英明的带领下,开始了新一批为期三年的对口支援工作。

雪域高原学校德育工作该如何开展? 如何在学生心中深深种下热爱中国的种子? 如何打造牢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两年来,在山南二中,安徽省“团式”助学队伍用真情和爱心给出了答案。

系统布局

全方位、全过程凸显思想政治特色

山南二中教学楼前的空地上,地上镶嵌着一个硕大的中国结图案,十分醒目。 “中国结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安徽省山南二中校长、巢湖二中副校长李敏说。

新一批援藏教育队抵达后,在学校建设中设计了许多校园文化符号。 两栋教学楼之间修建了党建文化长廊,生动易读地呈现党史知识; 李敏特地从内地移植了两棵石榴树,让学生们了解各民族的重要问题。 “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 常年开放的德育室,内容有伟大祖国、伟大中国共产党、人民领袖、社会主义新西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的榜样、美丽校园等,7个板块生动展示了奋斗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党领导下的西藏发展历程。

一(三)年级的丹增拉姆是德育室的辅导员之一。 她不仅能用国家通用语言流利地讲解,而且对德育室的内容也有自己的理解。 “是中国共产党让西藏数百万农奴变成了主人!” 她指着德育室的榜样说:“革命导师、科学家、英雄等人物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应该追逐的明星。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去德育室。”房间里看到他们的行为,我就获得了力量。”

“面对山南二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爱国主义、热爱社会主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李敏介绍,学校制定了《山南二中德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和详细配套计划,明确了“爱党、爱国、爱党”的“六爱”教育理念。社会主义;爱亲人、爱老师、爱科学知识”。 从校园环境和身份教育两个方面入手,构建“沉浸式”德育生态。

除了硬环境建设,李敏等20名援藏教师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六爱”教育。 他们远离家乡,抛下大陆的工作和家庭,来到了遥远的雪域边疆。 在这所寄宿学校里,援藏老师不仅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而且像家长一样关爱学生。 “援藏老师对学生影响很大,学生只有感动,才会心存感激,才能感受到中国大家庭的情谊。” 该校德育主任、蚌埠三中教师张强认为。

一个有文化的人

开展双向融合专项活动

“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做好嵌入文化建设,一起过同样的节日、唱同样的歌、吃同样的饭、跳同样的舞。” 安徽省山南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王华东介绍,第七批援藏工作组临时党委书记、组长王华东。

山南二中的学生对王华东非常熟悉。 近两年,每逢传统节日他都会来学校。 端午节期间,他会和学校师生一起包粽子、吃粽子。 中秋节,他会和学校师生一起赏月、吃月饼、跳锅庄。

每逢重要节日,学校都会精心组织各类主题活动,援藏教师将与藏族师生一起,通过娱乐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说起山南二中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题活动,张英明依然兴奋不已:“师生们在运动场上用方阵组成了中国——藏文双语文字“爱我中国”和数字“70”,3000名藏汉师生一起唱歌、跳舞,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祝福。当《我和我的祖国》响起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歌声响彻云霄,场面格外激动人心,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在操场上久久不愿离开。

“为救李郎出家门,谁料竟得了皇榜第一名……”“树上鸟儿成对,绿水青山带笑颜。” ..”这就是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五大剧种之一。 《女驸马》和《仙女配》唱段。 在山南二中,藏族学生用藏汉两种语言表演了该剧,别具风味。

“只有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才能影响他们。” 该校音乐老师、安徽省梅城中心小学教师金慧琳表示,学校发挥援藏教师人才优势,利用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弘扬安徽文化还有西藏。 沟通。 除黄梅戏社外,学校还成立了美术、书法、剪纸、太极、锅庄舞等学生社团。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如今,山南二中的特色课间操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套课间练习称为“舞蹈练习”。 这是在援藏工作的音乐和体育教师之间的合作。 它把西藏七座城市的特色音乐舞蹈元素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巢湖民歌相结合。 创建。 当音乐响起时,2400多名学生在操场上随着独特的曲调翩翩起舞,拍地、舞袖、舞动。 在社区活动中,汉藏文化实现了更深层次的互通和融合。

以行动造人

探索开放式、全方位的德育体系

“要有开放的德育理念,德育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王华东表示,山南二中在做好学校品牌活动的同时,重点解决了德育专业人才短缺、教学内容不足等问题。 校外,要整合各方资源,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引进专业人才,激活思想政治课,引入社会课堂,开设校外教育基地。各种方式。

校外思政课教师“活水源泉”的引进,给学校思政课带来了新面貌。 作为市领导、援藏队队长,王化东带头到学校给学生讲授党史、讲授思想政治课; 山南当地公安、军队等单位工作人员和市、区两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深入校园,为学生们讲授思想政治课程; 安徽省12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担任校外思政课教师; 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皖藏及同班与巢湖二中、合肥168学校等安徽省结对学校在线思政课活动。

电影《我的喜马拉雅山》中,仁青敦珠饰演一生修行“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男主角; 脱贫致富带头人张亚东; 安徽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长陈宏;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学勤走进山南二中课堂,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年轻一代必须从人民群众的鲜活事迹中学习、学习。村庄的发展与变化。 青年肩负着戍边、巩固疆域、振兴国家的重任,志存高远,奋发有为。

“有了国家,才有家庭。只有国界安全,大家才安全。以后,我要到警校学习,做一名守边护国的好警察。” ”。 高中七年级学生丹增措莫 ( Tsomo) 说道。

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本身就是一部生动的德育教材。 学校就近取材,充分利用周边红色资源。 以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村、山南革命烈士陵园、山南博物馆及周边部分军营为德育基地、历史文化基地和国防军事教育基地。 学生了解祖国和西藏的发展历史,从不同角度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中华民族自豪感,让学生从心底里听党话、感恩党、跟党走。心。

山南二中政治教育办公室主任慈丹多吉表示,随着学校德育工作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学生对党、国家、民族的真挚情感慢慢被激发,许多同学们开始练习李敏经常讲的内容。 “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好中国人,上大学,上一所好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走进学生心中。

感谢安徽“团式”援藏队两年来的辛勤付出和关怀,热爱祖国的种子已悄然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经过时间的培育,这些种子一定会像坚韧的格桑花一样,在边疆、雪山之巅盛开。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