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中学始建于1927年,其前身是周宣德先生创办的“中山大学区宿迁第四中学”。 1953年定名为“江苏省宿迁中学”。 1980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第一批省重点中学”。 现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
学院
学校位于宿迁市宿城区微山湖路201号,占地306亩,总建筑面积88511.7平方米,设施先进,设备齐全。 现有教职员工406人,学生近4000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有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人选2人,省特级教师3人,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3人,省333工程培养人选1人; 市级名师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73人,学科带头人73人,骨干教师55人,具有教育学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的教师60余人。 近年来,有30余名教师在国家级、省级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文化传统校训
见贤思齐:
看到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我就想追上他
校歌
半月池畔,大成殿前,我们美丽的宿迁中学校园;
希望从这里释放,理想从这里起航。
经过长途跋涉,岁月的尘埃已被拂去,青春的光彩在省内焕发。
呵,指点江山,励志文字,把人生写成一首壮丽的诗篇。
马岭山麓,大运河之畔,宿迁中学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人才在这里培养,新星在这里闪耀。
谆谆教诲,老师春风化雨,桃李芬芳,我们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哦,同学们,加油吧,让你们的梦想变成明天的辉煌。
社团
截至2012年4月,学校共成立5个类别13个学生社团:1个科技社团(机器人协会)、1个文学社团(水之云文学社)、4个艺术社团(语文课本戏剧社) 、英语教材戏剧社、书画社、舞蹈队、合唱团)1个实践社(志愿者协会),6个体育社(棋社、健美操队)。
历史
宿迁中学创办于1927年10月,周宣德先生向江苏省政府提议在江北再建两所省立中学。 省政府很快采纳了周先生的建议,决定在盐城、宿迁两地建立省立中学,并命名为“中山大学区第四中学盐城中学”和“中山大学区第四宿迁中学” “ 分别。
1927年11月,首次招收初一、二、三年级各一个班,共150名学生。
1928年上半年,学校将城南书院“明伦堂”改建为礼堂。 不久,学校迁入城南书院,即宿迁中学现址。
1927-1929年:中山大学区宿迁第四中学。
1929-1933年:江苏省立宿迁中学。
1933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增设职业高中班,学校更名为“江苏省立宿迁玻璃职业学校”。 曾留学日本、专攻玻璃陶瓷的张继南先生担任校长。
1933-1936年:江苏省立宿迁玻璃职业学校。
1937-1945年:江苏省芳芳联合中学(与苏北联合中学合并)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11月学校解散。 部分师生跟随校长张继南先生,迁往湖北汉口、沙市、四川重庆等地。 与江苏北方联合中学合并,定名为“江苏省后方联合中学”,张继南先生仍任校长。
1945-1946年:淮北市第二中学。 1945年抗战胜利后,人民政权在宿迁中学旧址建立“淮北第二中学”。 国内著名爱国人士任高先生担任校长。
1946-1948年:宿迁县中学。
1948-1949年:雪峰中学宿迁分校。
1949-1950年 淮阴行政区宿迁中学。
1950年春,学校更名为“苏北宿迁初级中学”,钟志安先生任校长。
1950-1952年:苏北宿迁初级中学。
1952年9月,学校增设高中班,更名为“苏北宿迁中学”,面向宿迁、遂宁、新沂、泗阳等县招收一年级新生。 吴宜云先生担任校长。
1952-1953年:苏北宿迁中学。
1953-:江苏省宿迁市中学
1980年,学校被确定为第一批办好省重点中学。 经过10年的历练,成为具有江苏省资格的重点高中。 2004年晋升为国家四星级示范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