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长兴县旅游景点推荐

长兴县简介

长兴县位于浙江省最北端,太湖西岸,与江苏、安徽两省接壤。 长兴县是浙江省湖州市下辖的三个县之一。 长兴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交通区位优越,自然资源条件丰富,生态环境优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是一颗璀璨的“太湖明珠”。 如今,长兴正迅速崛起为一座山水园林式的现代化新兴城市

长兴县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the s of China)

省份: 浙江省 ( )

城市: 湖州市

邮政编码:

区号:0572

车牌:浙E

面积:1430平方公里

经纬度:东经119°33′-120°06′,北纬30°43′-31°11′;

最高峰:黄塔顶(海拔611.5米)。

人口:户籍人口62.31万人,常住人口64.2万人。

方言:吴语、太湖话、苕溪话(长兴话)、河南话、平阳话、宜兴话、建德话、官话等。

特产:银杏、杨梅、挂瓜、板栗、青梅、银鱼、紫笋茶、紫砂壶、金沙泉等。

旅游景点:古竹茶文化风景区、新四军江浙军区旧址、鳄鱼度假村、十里古银杏走廊、金钉国家地质公园、思安仙女

山先圣寺、水口寿圣寺、仙山湖、成武帝皇宫、朱家祠堂、城山沟桃源山庄等。

主要高速公路:杭宁高速公路、申苏浙皖高速公路、杭长高速公路; 104国道、318国道。

主要铁路:杭宁高铁; 宣杭、杭牛、新长铁路。

主要产业:机电、纺织、建材、新能源等。

国内生产总值:371网络投稿,增长11.3%;

人均GDP:9,389美元(户籍人口);

财政总收入:62.17网络投稿; 地方财政收入:35.51网络投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39元,增长12.5%; 农民人均收入17462元,增长11.6%。 政府:县委、县政府驻志城街道龙山大道行政中心

五个主要园区: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太湖产业集聚区、龙山新区、太湖图营旅游度假区、太湖新城。

县名片:国家园林县、国家卫生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中国金融生态县、全国城市综合管理先进县、浙江省文明县、省科普示范县、省生态县县、省森林县、省示范文明县、“国际花园城市”D类金奖、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第一名、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县域经济基础竞争力百强县、中国全面小康发展100个县、中国最具特色投资潜力示范县等

发展目标:加快建设县强、民富、风景优美、和谐的“太湖之县、锦绣长兴”,努力建设繁荣之城、活力之城、美丽之城、幸福之城,走在省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一步扩大在太湖地区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长兴县历史沿革

从春秋到南北朝:

长兴古称长城。 春秋时期,吴越争霸时期(公元前514年—公元前495年),武王阖闾派遣弟弟夫盖在今雉城东南两里处建城,作为夫盖的都城。 因城池狭长,故名长城。 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后来属越国,越国为楚所灭,故属楚国。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分三十六县,属会稽郡。 汉代,长兴属扬州、会稽、吴兴等郡。 三国时期,东吴将军吕蒙曾驻军庐山。 公元282年(晋武帝太康三年),分置长城县,置武城县。 南北朝时期,长兴走出了一位开国君王——陈霸先。 557年建都建康(今南京),国号陈。 当时,长兴属吴兴县。

隋至五朝:

隋开皇九年(589年),灭陈,废吴兴县。 长兴并入武城县,属苏州。 仁寿二年(602年)复置长城县,属湖州。 隋唐时期,长兴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古竹公茶馆规模宏大,一度非常繁荣。 茶圣陆羽将贡茶命名为紫笋茶,并记载于《茶经》中。 湖州刺史颜真卿、张文贵、杜牧等亲临监茶。 诗人焦然、白居易以及宋代湖州知县苏轼、王十朋都来品茶。 赏景,赋诗咏。 五朝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吴越王钱穆改长城县为长兴县,县名沿用至今。

宋至明:

长兴的工商业、农业萌芽较早。 早在东汉时期(25-220年),长兴就有陶窑业; 这一时期,县内还出现了砖窑业和采石业; 明代中后期,已有采煤、炼灰、制砖、印刷等工业。 书面记录均为手工操作; 据宋嘉泰《五行志》记载:长兴每年以黄糙米、粳米、丝绸、棉花、紫笋茶、金沙泉等进贡朝廷。 该县依山傍湖,地形复杂,交通便利。 它横跨三省要地,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南宋初期,长兴是宋金交战之地。 抗金名将岳飞在茂陵(房县东北6公里)与金兀术作战。 小浦镇西北5公里处的岳飞场(山名)曾是岳飞的训练场。 房县以西5公里处的将军山,是岳飞扎营的地方。 元朝末年,朱元璋派将军耿丙文守长兴城长达10年之久。 以寡敌众,击败了张士诚,奠定了东南明朝的基础。 明朝中叶,著名文人归有光、吴承恩分别担任长兴县令和县令,在官场和文坛留下了一段佳话。

清除:

清朝咸丰末年至同治初(1860-1864年),清军镇压太平军,在长兴征战多年,导致人口锐减,土地荒芜,民不聊生。田地无主、房屋空荡荡的局面。 光绪初,地方官员开垦荒地,大批宾客迁至长兴开荒种植,逐渐恢复生机; 商贾活跃起来,市场日益繁荣。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1月17日,革命军收复长兴。 随即,废府,长兴直属省。 最繁华的市场是雉鸡城、思安、红星桥、甲浦等地。 抗日战争爆发后,长兴成为抗日根据地,长兴人民为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整个抗战期间,全县有1600多人参加了新四军。 长兴军民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取得了数十场重大胜利。 1949年4月26日,解放战争解放长兴。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4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长兴。 5月16日,长兴县人民政府成立。 改革开放以来,长兴经济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骨干企业不断崛起壮大,效益产业快速发展,交通网络日趋完善,物流快速发展。 近年来,先后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浙江省教育强县”。

2002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城市、连续四年被评为双拥模范县、招商引资十强县之一。 长兴,一座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优越的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广阔的市场、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技实力、丰富的旅游资源、日益完善的投资环境。 和居住环境,使今天的长兴充满了生机。

长兴县古代书院

长兴县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塾私塾。 书院、县学始创于宋元,盛于明清。

长兴最早的书院是元代二十四年(1287年)蒋必胜在甲浦高唐寺创办的东湖书院。 当时成为全国40所著名书院之一。 明代,长兴书院进入鼎盛时期。 较著名的书院有:南京刑部尚书顾应祥在雉城长安门(今大西门)创办的养正书院; 江德书院建于小西门),经竹书院建于五凤山下,是顾应祥退耕还田时,长兴知县吴忠鸾在小西门建下丹书院,熊明、长兴县令建于县城东北角金莲塔之间。 若溪书院始建于今金莲桥西。

光绪十一年(1885年),兵部尚书、书画家张笃(长兴人)捐资扩建若溪书院,修建大小书房、讲堂等房屋80余间。大厅、大操场、荷花池等,庭院随处可见,绿树成荫。 洋葱洋葱. 若溪书院扩建至清末,不断有文人学士来书院讲学讲学。 例如,儒家经典大师余岳曾讲授“四书”。 书院已成为县内外名师、学生的聚集地和研习论文、典籍的场所。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若溪书院改为若溪高等小学。

另外,清光绪三年(1877年),县令恽思赞在泗安建蒙阳书院,后改名安西书院。 民国初年,设立安溪高等小学。 县学校是政府举办的县级学校。 长兴县学始建于宋庆历四年(1044年)。 明嘉靖九年(1530年),县学宫由城东迁至西若江北(今长兴第一中学)。 学宫大成殿曾多次修葺,保存至今。 光绪三十一年,县学与若溪书院同时废止。 地理位置

长兴县位于太湖南岸,“天堂”苏州和杭州之间,与苏州、无锡隔湖相望。 长兴是上海经济区的交通枢纽,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 水陆交通便利,距湖州20公里,距上海180公里,距杭州市中心90公里。 航道通航里程262公里,船舶可到达湖州、杭州、上海、苏州等地。 长兴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距上海、杭州、南京、宁波、苏州、无锡等大中城市约150公里。 由两条国道(104国道、318国道)、3条高速公路(杭宁高速、杭长高速、申苏浙皖高速)、3条铁路组成,年运输量超过2000万吨素有“东方莱茵河”之称的“黄金水道”(长兴-湖州-上海)组成的水陆交通网络在长兴交叉交汇,使长兴与周边大中城市便捷、紧密联系,为长兴的物流流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便利条件。

长兴县气候条件

长兴气候宜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其总体特点是:阳光充足,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温光协调,适宜农作物生长。 长兴县农业资源丰富,效益产业发展较快。 全县已形成蔬菜、水果、种苗、特种水产品、畜禽等五个主导产业。 拥有西瓜、茶叶、挂瓜等一大批名、新、特、农产品。 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长兴环境优美,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大部分水质在二级水体以上。 历年平均气温15.6℃,年际温差在±0.5~0.7℃之间,年际温差1.2℃。 历年气温月变化幅度远大于年气温波动,其中1月气温年际变化最大。 年降水量:年平均。 其中,3月至9月是全年降水集中时期,占全年降水量的75%以上。 降水量季节分布特征:夏季多,冬季少,春季多秋季。 年平均阴雨天数144天,占全年天数的39.6%。 由于境内地形不同,降水的地理分布也存在明显差异。 冬季,除部分山区外,基本无降雪。 年平均日照时数1810.3小时,历年平均日照百分率41%,光照分布较为均匀。 每年种植2-3茬作物。

长兴县地形

长兴山地多,森林覆盖率46%,山林面积96.41万亩,其中竹林26.79万亩。 三面环山,一臂拦湖(太湖)。 湖岸线长31公里。 环太湖、碧岩、象山、孤竹山等风景名胜区还有旅游区,有待开发利用。 长兴最高峰黄塔尖,海拔611.5米。

长兴县行政区划

长兴县辖 3 街道 9 镇 4 乡:枝城街道、华西街道、太湖街道、眉山镇、甲铺镇、李家巷镇、红桥镇、思安镇、和平镇、小铺镇、临城镇、红星桥镇、水口乡、怀坎乡、白县乡、庐山乡。

长兴县景点

大唐宫茶馆

大唐贡茶园位于水口乡古竹村。 始建于唐大历五年,即公元77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专门为宫廷加工茶叶的“皇家茶厂”。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建的大唐贡茶馆由鲁雨阁、吉祥寺、东廊、西廊四部分组成。 主要展示茶圣陆羽生平及《茶经》的陆羽阁与供奉文殊菩萨的吉祥寺南北相对。 它们坐落在翠绿的松林之中,预示着禅与茶的理想境界。 西廊由名人典故、摩崖石刻、二十八都督史三部分组成; 东廊包括贡茶制作、三绝品茶、贡茶知识、宫廷茶艺表演等,体现了贡茶的历史渊源。

新四军江浙军区纪念馆

新四军江浙军区纪念馆位于怀坎乡温塘村。 该建筑是咸丰年间的一座大型私人住宅。 1961年旧址被公布为浙江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6年成立新四军江浙军区司令部旧址文物存放处。 1984年李渔同志逝世后,部分骨灰撒于旧址前广场西侧,并立墓碑。 1985年,蒋维清题写馆名,正式建立纪念馆。 2001年6月25日,新四军江浙军区旧址(含15处)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浙江省国防教育基地、浙江省青少年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成武帝皇宫

陈武帝故宫是长兴历史人物南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的住所。 由于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陈武帝将紫禁城命名为“夏若寺”,成为江南四大丛林之一。 并因当时香火旺盛,历代皇帝称其为“佛教帝国”,在国内外影响很大。 陈武帝的紫禁城与许多历史名人的碑刻、碑刻和传记相连。

长兴金钉地质公园

金钉古世界风景区是世界地质遗产,也是世界上最完整的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层型剖面和点。 2001年3月,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正式指定为全球比对标准点。 它是地球上最完整、历史上最重要的三个时代界限之一。 金钉子完整地保存了2.5亿年前地球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的信息。 对于了解地球历史、探索地球生物演化奥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李四光中队科普教育基地、中国地质大学长兴野外教学研究基地均已列入金钉风景区。 2008年底,长兴金钉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十里古银杏长廊

十里古银杏长廊位于小浦镇八渡街。 界内的青山、大溪、长达12.5公里的银杏林,成为一处“原、野、奇”的景观。 人们赞誉其“举世罕见,古银杏群”。 古银杏天泉景区 古银杏天泉景区位于十里古银杏廊道深处。 是古银杏廊道中的精品景区。 景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 区内有“天泉”,又称“太湖泉”。

仙山湖风景区

仙山湖由仙山、仙湖两个自然景观组成。 仙山湖不仅湖光山色美丽,而且是浙北最大的湿地。 这里地貌独特,物种丰富繁茂。 仙女山是地藏菩萨的祖庭。 地藏菩萨在此修行十二年。 民间素有“先有仙山,后有九华”之称,在佛教界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扬子鳄村

扬子鳄村位于苏、浙、皖交界处的长兴县泗安镇殷家边村。 占地150余亩,是国家3A级景区。 区内竹林茂盛,花木芬芳,建筑古朴典雅,河塘星罗棋布。 这里散发着大自然美丽的风景,是鳄鱼的理想栖息地。

长兴石门别墅农家乐

长兴石门山庄农家乐位于浙江生态古乡长兴古竹山风景区。 这里群山环抱,山清水秀,竹林翠绿,鸟语花香。 被誉为上海的“后花园”。 古竹山因唐代贡品“金沙泉”、“紫笋茶”而闻名中外。 它是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曾建有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贡茶园。 茶圣陆羽曾在此品茗并写下世界第一部茶经。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