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表:a、o、e、i、u、ü、b、p、m、f、d、t、n、l、g、k、h、j、q、x、zh、ch、sh、r、 z、c、s、y、w。 复合元音:ai、ei、ui、ao、ou、iu、ie、üe、er、an、en、in、un、ün、ang、eng、ing、ong。
识别并发音整个音节:zhi、chi、shi、ri、zi、ci、si、yi、wu、yu、yu、ye、yue、yuan、yin、yun、ying。
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颁布的汉语拼音拉丁化方案。 是指用《汉语拼音方案》规定的字母和拼写拼出现代汉语的标准发音,即普通话的音节。 它是1955-1957年文字改革期间原汉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的。
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将普通话的读音注释为汉字的普通话音标。 1958年2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并公布了该计划。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中文罗马字母拼写)。 新加坡等一些海外华人地区在汉语教学中使用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是一款辅助汉字发音的工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对中文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的罗马字母拼写的统一规范,使用在不方便或无法使用汉字的地区。” 按照这套标准书写的符号称为汉语拼音。
古代注音
我国古代以汉字为载体,采用知音、反切等方法来标注汉字。 知音是指用同音字来表示汉字的读音。 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即使记了读音也不会读。
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拼音另一个汉字。 反切上字与注字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注字韵母、声调相同。 周有光先生称逆切为“心中的切焊法”。 这两种注音方法使用起来都不方便。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