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介绍:
汉语拼音(Hànyǔ Pīnyī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汉字拉丁化计划。 它是原汉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在1955年至1957年文字改革期间研究制定的。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注释普通话的读音。作为汉字的普通话注音符号。 1958年2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并公布了该计划。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中文罗马字母拼写)。 新加坡等一些海外华人地区在汉语教学中使用汉语拼音。 2008年9月,中国台湾确定中文音译政策由“通用拼音”改为“汉语拼音”。 所有涉及汉英翻译的部分都将要求使用汉语拼音,并于2009年开始实施。
汉语拼音是一款辅助汉字发音的工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对中文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的罗马字母拼写的统一规范,使用在不方便或无法使用汉字的地区。” 按照这套标准书写的符号称为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公认的普通话拉丁音译标准。 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中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用于拼写中文。译者遵循汉字。发音是用普通话发音录制的。”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