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版图上,桐乡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长三角一体化浪潮汹涌澎湃,桐乡乘势而上。 通过持续打磨乌镇IP,深化一体化发展战略布局,打造长三角重要交通节点,打造区域创新重要增长极,不断呈现“耳目一新”的精彩。

2019年,桐乡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入选全省第一批大园林典型示范建设培育城市。 评估结果被评为优秀,在培育单位名单中排名第一。 同时入选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 “平安桐乡”实现十五连冠,安全工作考核排名全省第二; 被评为国家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位居全省第一; 高考第一段人数、在线率、中考优秀率双双位列嘉兴市第一...

当前,亿万桐乡人在“我爱桐乡”的感召下,无需提醒,凸显高质量、国际化、数字化发展定位,努力建设国际化对外开放模范城市。对外,数字经济创新源头城市和现代时尚幸福模范城市,争做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排头兵。

加强平台赋能区域协作并采取频繁行动

在桐乡乌镇,自5月14日嘉兴、湖州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签署《京湖综合执法一体化合作框架》以来,已有两起案件移送处理。

下一步,桐乡市、南浔区、德清县、乌镇、练石镇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将探索建立协调联络、执法检查、应急处置等一系列工作框架体系和工作机制,特别是对邻近地区进行执法。 信息共享、预警通报、联合执法等,提高综合执法和社会治理水平。

绝无巧合。 5月20日,桐乡市、南浔区组织部门还联合召开毗邻党建专题工作会议,谋划毗邻党建项目推进嘉湖一体化发展的一系列举措。

这是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桐乡加速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桐乡积极推动贾湖、杭嘉一体化发展,与南浔区签署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重点圈定约60平方公里贾湖一体化发展试验区和乌镇、练市约10平方公里试点区。 推动区区产业、科技创新等领域合作。

融航发展的主平台也已上线。 去年10月29日,桐乡榕杭经济区揭牌,正式进入实体运营阶段。 榕杭经济区位于桐乡市西部。 整合了周全、崇福、万寿镇的公园平台。 行政面积206平方公里,工业产值超过740网络投稿。

根据《浙江省大湾区空间规划(2018-2035年)》,蓉杭经济区位于杭州湾经济区嘉兴G60科技创新走廊上。 是杭州都市圈向嘉兴发展的必由之路。 “蓉杭经济区产业基础良好。 杭州二环路、新320国道、苏台高速等基础设施规划相继实施。 桐乡西部饮用水源保护建设项目等大型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投资额将超过300网络投稿。 ”桐乡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三镇将加快杭州协同一体化,着力打造千亿级产业平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节点到发展极。

此外,桐乡还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纳入市委、政府目标责任体系考核,开展专项考核。 《桐乡市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也编制印发,明确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第一战略,提出三大国际开放示范城市、数字经济创新源头城市、现代时尚幸福示范城市。 该市定位重点推进8个重点领域、33个一体化项目和85项年度一体化任务,加快“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打磨乌镇IP项目引“好戏多”

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让世界的目光聚焦到水云乌镇,也让桐乡拥有了乌镇独有的IP。 如何放大乌镇品牌效应,吸引优质项目和高端人才落户乌镇,成为桐乡新的关注焦点。

5月17日,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与桐乡市共同建设的“乌镇院士之家”开门迎客,迎来了首批18位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工学博士,院士6人。 海外院士。 他们的到来将为桐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重要智力支撑。

“乌镇院士之家”是“乌镇·院士智慧谷”运营的核心载体。 依托乌镇的优势,智慧谷吸引了众多高端项目落户,其中包括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罗德尔领衔的“无铅信息功能陶瓷”。 材料与器件项目”。 未来,将打造新的跨学科融合、交流合作的院士基地和高端人才工作、生活的聚集区。

在乌镇,一批跨区域的产业创新平台正在加速建设。 桐乡正积极推进与上海虹口区、张江集团、徐汇西岸的战略协议,“上海虹口·浙江桐乡科技联合创新港”等平台有序推进,实现与上海的交流互动项目、资源、人才。

此外,乌镇还在上海打造了海外孵化器“飞地”——乌镇上海创新中心,总面积超过2200平方米,重点引进数字经济、产业智能等新兴产业。高科技项目。 这已成为桐乡市在上海“招贤纳士”的重要平台。 也是桐乡融入G60科创走廊、引进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的重要平台。

3D打印建筑、无人智能检测平台、创​​新医疗器械……4月24日,乌镇上海创新中心举办桐乡科技人才上海专场活动“乌镇路演”,吸引25个科技人才项目竞逐同一个阶段。 米尔声学骨导助听器、卷带产品在线缺陷智能检测系统等4个高层次科技人才项目与桐乡签署合作意向书。 “将研发团队放在上海,然后在桐乡实现产业化,不仅可以消除初创企业的后顾之忧,也有利于公司的市场开拓。” 上海梅尔盛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姚敬平谈到了上海与桐乡之间的这种协同创新模式的喜爱。

巧打乌镇牌,引来金凤凰。 围绕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为主的汽车零部件、新材料、时尚产业开展定向招商,中国电子科技乌镇基地、新柔科技金属网格触摸传感器、华为5G+创新中心、以及中国大沃尔工业集团与桐乡共同建设的航天北斗应用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桐乡。

对标国际化

民生红利持续释放

看桐乡地图,一条南北走向的乌镇大道和一条东西走向的临航大道格外引人注目。 它们将桐乡与长三角周边城市紧密联系起来。 乌镇大道北直通江苏,南接海宁、杭州萧山; 临航大道缩短了桐乡与杭州之间的时空距离。 这两条主通道引领桐乡快速迈向“大湾区”时代。

融入长三角,交通优先。 桐乡以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修订为契机,加强与长三角周边地区的联系,加快推进杭绍台二期等一批前期项目铁路、沪茶杭铁路、苏台高速公路、高铁桐乡站扩建。 蓉杭经济区交通主干道——海盐至安吉高速公路(临杭大道)凤鸣至周全段建成通车、320国道桐乡凤鸣至大麻段改造工程、杭平线通道四线改建工程、京杭运河三级工程等航道整治工程正在稳步推进。 依托上海、杭州机场资源,新开通2个直达机场的公共交通项目。 市民卡、公交卡已实现上海、杭州、天津、江苏等344个城市互联互通。

融入长三角,要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 近年来,桐乡医疗开放合作全面“对接沪杭”,26家桐乡定点医疗机构纳入长三角门诊医疗门诊直接结算。 例如,与上海最具实力的瑞金医院对接,成立了桐乡市三级医院——桐乡瑞金中西医结合医院。 目前,二期工程正在稳步推进。 此外,桐乡还成功接入浙江省国家卫生信息平台,成为全省首个与省级医院实现医疗大数据互通的县市。 现已与16家省级三级医院实现信息互通,打造全省“智慧“医院”新标杆。

桐乡还利用上海、杭州著名大学和优质中小学的资源,加强教育资源对接。 推进项目型“校校”结对建设,目前结对学校已达11所。 全省第一所公立互联网学校——桐乡互联网学校开学,让全市学生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长三角名师的优质教育。 上海上洋外国语学校桐乡实验学校,总投资1.8网络投稿,是桐乡首个与上海名校深度合作的项目。 整个校园“智慧因素”无处不在:学校拥有桐乡市首个校园地下智慧停车场,所有师生均可刷脸进入学校。 耀华国际学校则彰显国际化特色,目前二期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学校提供从幼儿园到大学预科的全年制国际教育,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外教和具有国际背景的中方教师,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让孩子们在愉快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让桐乡人足不出国即可体验国际教育。

与国际接轨,枫雅桐乡城市品位全面升级。 去年3月,桐乡KTV《关于桐乡加快建设国际品质城市的实施意见(2019-2024年)》,明确推进“86321”三年计划,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实施“八项专项行动”打造“六大标志性工程”,三年内安排建设项目300个,政府投资超过200网络投稿,带动社会投资超过1000网络投稿一年来,桐乡共实施项目165个,完成投资107.6网络投稿,城市规划办、档案室、新图书馆投入使用,振兴路综合整治,中山西路建设“两河一湖”生态绿色廊道启动,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是时候取得进步了。 站在新的节点,桐乡将继续实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第一战略,深化“数字桐乡、美丽桐乡、优雅桐乡、安全桐乡”建设,坚定不移先进制造。 以大创新、大治理、大党建为主线,深化协调以乌镇为核心的核心实体经济、旅游、互联网,全面实施提升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等新“七大行动”数字经济,提升先进制造业,提升科技创新。 ”,把握成功举办第七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高起点推进凤凰湖科技城建设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大事件”,确保GDP千网络投稿、工业产值千网络投稿固定资产投资2000网络投稿、固定资产投资500网络投稿的“125”目标如期实现,为桐乡推动嘉兴打造最精彩的“重要窗口”板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争当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排头兵!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