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往东盟的重要通道——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地理环境】红河州位于云南省南部,北与昆明接壤,东与文山接壤,西与玉溪接壤,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 位于东经101°47′~104°16′、北纬22°26′~24°45′之间。 面积32931平方公里,东西最大横距254.2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21公里。 最高海拔为锦屏县西龙山3074.3米,最低海拔为红河与楠溪江交汇处76.4米(云南省最低点)。 辖4市9县(蒙自市、个旧市、开远市、弥勒市、建水县、石屏县、泸西县、原阳县、红河县、绿春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平边苗族自治县)自治县、河口瑶族自治县),135个镇(街道),1365个村委会(社区)。 州府蒙自市距省会昆明243公里,距越南河内400公里,距越南海防港511公里。

【山地水文】 红河州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以红河为界,分为南北两区。 东部属滇东高原地区,西部属横断山脉纵谷中的哀牢山脉。 哀牢山沿红河南岸延伸至越南,是该州的主要山脉。 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8.5%。 北回归线经过个旧市、蒙自市、建水县。 红河州水系分属红河水系和珠江水系。 南部属红河水系,北部属珠江水系。 主要河流有李仙江、藤条河、楠溪江、曲江、滇西河等。全州境内集水面积100平方米。 长度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80条(含南盘江、红河两条干流),其中珠江流域65条,红河流域115条; 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3条,其中珠江流域有6条。 红河流域有南盘河、曲江、庐江、沙甸河、滇西河、南东河等7条河流。 河)、小黑江、藤条河(勐拉河)。 红河州的湖泊均为淡水湖泊,分布在南盘江流域,主要有异龙湖、赤瑞湖、三角海、大屯海、长桥海等。

【自然资源】红河州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拥有大片亚热带原始森林。 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1种,野生动物45种。 是云南“中国生物谷”的重要基地,素有“滇南”之称。 红河州立体气候特征明显,雨量充沛,年均日照2000小时,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全州耕地面积60.879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8.911万公顷,是具有高原特色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云南省粮食和经济作物主产区,矿产资源分布广泛但相对集中。 ;是能源、建材矿产集中区,主要是煤炭、大理石;中部是有色、黑色金属矿产集中区,主要有锡、铜、铅、锌、银、锰等。南部是贵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建材集中区,主要有金、铜、镍、石膏、大理石等。 锡矿石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素有“锡都”之称。

红河_红河哈尼梯田_红河旧爱

【民族人口】红河州民族众多,居住着汉、哈尼、彝、苗、傣、壮、瑶、回、布依、布朗、拉祜等11个民族。 2024年末,红河州户籍人口470.28万人,其中汉族179.86万人,哈尼族90.6万人,彝族117.29万人,壮族12.02万人,傣族12.36万人,苗族36.95万人,回族7.78万人,拉祜族1.37万人,瑶族10.19万人, 1,000布朗族、布依族4100人。 户籍人口按性别划分:男性242.24万人,女性228.04万人; 按民族分:汉族179.86万人,少数民族290.4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1.8%。

【历史沿革】早在旧石器时代,红河沿岸就有人类活动。 西汉时期,红河之地纳入中央行政疆域。 东汉以前,这里就开始开采锡、银、铅,以产锡闻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2月在建水县设立滇南人民行政公署。1950年2月改称蒙自地区行政督察署。 同年3月,行政督察署驻地由建水迁至蒙自。 同年12月,蒙自区行政督察区更名为云南省人民政府蒙自区行政督察区。 。 1953年5月1日,在元阳新街成立红河哈尼族自治区。 1957年11月18日,蒙自地区与红河哈尼族自治区合并,成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1958年,省辖个旧市划归自治州领导,州府由蒙自迁至个旧。 2003年1月29日,国务院批准州政府所在地由个旧迁至蒙自。 同年11月18日,红河州召开搬迁庆祝大会,标志着蒙自正式成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新首府。

【历史文化】走进红河,就走进了歌舞的海洋,走进了一座民俗博物馆。 哈尼族的“十月年”、“扎扎节”,彝族的“火把节”、“火祭”,苗族的“花山节”,瑶族的“盘王节”。 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创造了哈尼族长街宴、哈尼族四季产调、彝族海菜调、阿西月舞、音乐舞、烟盒舞、《哈尼古歌》、《哈尼族古歌》等灿烂的民间文化。诺玛”。 《阿美》等文学艺术作品向世人展示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 一首《阿波毛主席》唱来自全国各地,一首《长街宴》唱民俗画。 红河是民族文化、儒家文化、近代工商业文化、农业文化交相辉映的文化沃土。 这里有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水、滇越铁路。 千年紫陶、百年云溪、红河香烟驰名中外。 诞生了清末云南唯一经济冠军袁家谷、举世闻名的数学家熊庆来、清末大商人王炽、统治新疆16年的杨增新等杰出人物。民国时期,著名抗日将领张冲。 西南联大文学院、法商学院曾驻足于此。 这里留下了云南的许多“第一”——第一条铁路(滇越铁路)、第一个邮局(电报局)、第一个海关、第一家外资银行。 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也在这里召开。

红河哈尼梯田_红河旧爱_红河

【景点美食】红河州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 哈尼梯田是红河州最具特色的地理文化标识,也是红河州最美的名片。 电影《青春》也在蒙自碧色寨火车站拍摄。 建水孔庙是中国第二大孔庙。 河口跨境游有着独特而浓郁的越南风情。 弥勒湖泉生态公园构思新颖,气势磅礴。 这里有中国唯一的城市玻璃栈道——个旧老银山玻璃栈道、融入城市景观的屏风苗城、世外桃源般的锦屏蝴蝶谷、诡异的鲁西阿鲁古洞。 红河大地绿树红花,蓝天碧水,五彩土,黑瓦白墙,人文自然景观丰富多彩。 发源于蒙自的锅桥米线和建水的汽锅鸡是中国两大名菜。 石屏豆腐早已闻名于世。 鲜花、蘑菇、豆腐、昆虫的盛宴,琳琅满目。 梯田鱼、蒙自年糕、越南卷面、小锅米线,让各国游客大饱眼福。 “云上梯田·红河之梦”品牌日益深入人心,红河正加速成为云南旅游新方向。 走遍红河大地,城乡随处可见绿色、天然、环保的红河特产,让人流连忘返。

【生态环境】红河州具有高海拔、低纬度的地理特征。 年平均气温16至20摄氏度,气候舒适宜人。 2024年,全州森林覆盖率达到58.3%,生态环境良好。 有云南大围山、黄连山、锦屏流域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有异龙湖、哈尼梯田、长桥海等国家湿地公园。 各县规划区内建有森林公园或湿地公园,免费向公众开放。 红河州是“2015年中国十大绿色城市”、“2017年中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之一。 2018年,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被评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屏边县被创建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 个旧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和开远热电循环产业园成为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郧西锡冶炼由城区搬迁改造至园区等项目,成为生态治理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2020年,红河州被创建为全国首个“天然氧吧州”。 红河州是最适宜人们居住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充分享受绿水、青山、蓝天白云和良好生态的滋养。

【开放优势】红河州边境线长848公里。 河口、金平、绿春三个边境县与越南接壤。 它位于昆明和越南河内之间的中间点。 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随着全州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完善发展开放平台,加快建设,为打造面向东南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出口生产基地和转口贸易基地提供了良好条件。 红河州已成为北接滇中、南接东盟、西接昆昆通道、东接大湾区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红河州拥有3个国家一类口岸,设施齐全,通关便捷。 金水河港已获批国际多边口岸,拥有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国家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开放平台和产业等国家级开放平台和产业。红河综合保税区(云南省首个综合保税区)。 平台。 2024年,国家进出口总额达到335.2网络投稿,位居全省第二; 获批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到48网络投稿,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147项改革试点任务全部落实,新设立企业375家,外贸进出口总额64.81网络投稿,实际利用外资155.51万美元,工业总量产值2.06网络投稿,固定资产投资60网络投稿。 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1网络投稿,“互联网+边境公民互助市场”贸易监管模式受到国务院第九次大检查通知表扬。 蒙自经济开发区红河综合保税区完成工业总产值909.7网络投稿,增长2.7%; 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851.3网络投稿,增长2.1%; 固定资产投资52.9网络投稿,增长1.5%; 财政总收入4.27网络投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5网络投稿; 进出口总额27.6亿美元,增长20%,其中红河综合保税区27.37亿美元,占全州55.51%,在全国153个综合保税区中排名第一国家。 自贸区第68名。

红河_红河旧爱_红河哈尼梯田

【产业基础】红河州坚持以工业促发展、以工业促招商,全面推行“长链制”。 高水平推进绿色铝及深加工、绿色食品及深加工、有色金属及新材料等三千亿级产业链,以及现代物流、电子信息制造、新型化工、绿色新型建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紫陶文化与旅游、新能源电池与储能、通用航空与无人机等9个百亿产业链已形成。 新签引进网络投稿重点工业项目合同,开工重大工业项目271个,总投资1104.4网络投稿。 袁,聚焦发展支柱产业,大力培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新动能,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日益坚实。 2024年,全州工业发展克服重重困难,实现稳定复苏。 第一产业增加值379.63网络投稿,增长5.2%; 第二产业增加值1159.41网络投稿,增长0.4%; 第三产业增加值1324.04网络投稿,增长2.5%。 三大产业结构比例由2024年的19.4:38.3:42.3调整为13.3:40.5:46.2。

【社会事业】红河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4%投入民生领域,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2024年,国家将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6.91万人,城镇新增就业4.39万人。 4所省级现代教育示范幼儿园、6所一级高中获得认定。 全州民族高中实现招生,高考综合改革全面启动。 参加第十二届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金牌总数第一; 红河人导演的作品《再见土拨鼠》荣获“金鸡奖”,《滇越铁路——生命的故事》被评为中国十大系列纪录片,多部文艺作品荣获“云南省群众文化奖”荣获“彩云奖”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奖”。 文化优质工程奖”和“云南省广播电视奖”;13个县市全部达到国家卫生县(市)标准,11个县医院入选国家首批“千县工程”;医疗、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26.4万人,累计发放各类保障资金超过10网络投稿;城镇棚户区改造1.7万套,老旧小区、农用房、危房2万多户改造了38栋未竣工建筑,3个单位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红河书院被评为云南省首个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五蒙自、开远、建水、弥勒、河口等县市被命名为全省第11个双拥模范市(县)。 10项惠民便民实事举措已全部落实并取得成效。

【经济发展】2024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 这也是红河州发展史上极其不平凡、极其艰难、极其艰难的一年。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州上下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年工作主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按照预防为主、经济稳定、发展保障的要求,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恢复、稳定、向好。 2024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63.1网络投稿,增长2.1%,经济总量继续位居全省第三位;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6.5网络投稿;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9.03网络投稿,增长1.5%。 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1300元和16030元,分别增长2.6%和6.6%。 ; 粮食产量达到186.6万吨。 弥勒、个旧、蒙自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建水县被评为全省“县域跨越式发展先进县”。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