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都可以看到熟悉的影子。
此前小编盘点过
真的有很多徐州人住在这里,
武汉这座城市留下了徐州独有的历史痕迹。
但就在最近,
武汉这座“徐州新村”即将拆除。
一段回忆,我要和徐州人说再见了……
八月初,武汉天气再次炎热,二七桥下的土地上依然感受到江风的凉意。 这个从江安车辆厂成立至今已经居住了近五代人的地方,2016年被划入滨江商务区建设范围,随后面临拆迁。
如今,一砖一瓦、废弃的房屋成为了这里最后的挣扎。 很快,这里就会彻底沦为平地……
今年暑假结束后,全部都空出来了
如果我不告诉你,你永远不会记得,但是一号线还有一站:徐州新村。
下了轻轨后,按照地图步行200米,拐进一个约5米宽的空地,就是以前的徐州新村大门。 没有任何标志,只有墙上贴的征集海报提醒你已经到了。
周围的围墙已经遮盖了这里原本的面貌。 走过整个小区最平坦的一段水泥路后,拐角处突然出现了一棵没有叶子的树。
霉味潮湿的空气里突然飘进了“青椒肉丝”的香气。 不远处,一家不知名的面馆和小马的家常菜馆还营业,主要服务于工人和附近的学生。
走进去,附近一栋民宅的一楼装饰着长年累月积累的厚厚的油渍。 正如食堂老板所说:“这里以前很热闹,晚上都有烧烤大排档。”
音乐声和喧闹声从不远处传来。 我循声而去,路过几栋待拆迁的老房子。 我好像忘记关水龙头了。 水从房子里滴下来,道路坑坑洼洼。 您可以走路而不会弄湿鞋子。
声音越来越近,抬头一看,就看到一片明快欢快的色彩,就是这里了! 是“二七幼儿园”! 这座90年代的建筑保存完好,与周围破旧的居民楼格格不入。
“暑假过后,这里就要拆了,现在有毕业班的孩子,那边的林向前中学暑假过后也会拆。” 一位在幼儿园工作多年的保安介绍。
二七幼儿园的20多个孩子和林向前中小学的孩子,很可能是徐州新村这两所学校的最后一批学生。
当所有的孩子都被父母接走后,这里又恢复了刚进来时的安静。 这个承载着太多回忆的地方很快就会消失。
步入这座还没有完全拆除的建筑,里面已经是一片狼藉。 地上留下了20世纪90年代的音响和家具。 从一楼到二楼的平台上都有婴儿车和旧木椅。 绳子上挂着一条红色的大毯子。 上面,院子里的绿色植物变得越来越鲜艳。
看着眼前的一切,我想起了《请回答1988》的开头和结尾,想起了屋外父母的争吵,孩子们的欢笑,以及每顿饭时间在小区里回响的呼唤声……
走过的时候,我看到一位双腿残疾的老人踩着树叶一步步走上台阶。 与拆迁办协商好补偿事宜后,他抬头最后看了一眼房子。
路过铁路工人子女学校时,几只家养的狗正在玩耍。 业主已经搬走了。 他们不知道。 他们只是傻傻地等在这里。 偶尔会有好心人给它们喂点狗粮。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继续生活。
60年前,这里人人都说徐州话
1950年,徐州铁路厂迁至武汉,与当时的江安铁路厂合并成立“江安机车车辆厂”,主要负责京汉铁路机车车辆的修理。
次年3月中旬,徐州铁路厂680多名工人和3000多名家属全部迁往武汉。 他们说着地道的徐州话,吃着徐州特色的面条、包子。
为了缓解大批徐州人的思乡之情,原汉口刘家庙更名为“徐州新村”。
当时进厂的武汉人为了更好地学习技术,都学会了徐州话。 直到2007年,整个工厂搬迁至江夏,这里的正宗武汉人才逐渐增多。
虽然后来这里的人都讲武汉话,但“徐州新村”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如今,会说徐州话的人已经不多了。 唯一会说徐州话、了解这段历史的王明宇也将于本月搬出。 我们去的时候,她正坐在一楼自家门前擦干身体。 旧衣服,整理好随身携带的物品。
据王明宇回忆,2016年拆迁方案下达时,这里就有一个女孩长大。 为了留住这个地方的记忆,她利用暑假制作了一部纪录片,带到英国给学校的学生和老师们看。
“你知道,我很自豪。”
原路返回,我们正好站在解放大道的路口。
我已经认不出自己原来的样子了。
徐州人在这座城市留下的记忆即将消失。
很快,这里将成为另一代人的世界,
想要回忆徐州新村的人,
也许我们只能看以前的新闻。
与徐州相关的还有这些城市
除了武汉的“徐州新村”,
说起这个以徐州命名的地方,
下列城市还有徐州路(街道、道路):
武汉、青岛、天津,甚至台湾都有。
▽
01
奥地利莱奥本“徐州街”
“徐州街”旁高大的门楼上写着“含韵园”,象征着两市多年来的友好城市关系。
奥地利施蒂利亚州美丽的莱奥本市有一条特别的街道。 因徐州而得名。 周围建有中国古代建筑,成为城市中一道独特的中国风景。 2014年8月,徐州与莱奥本结为友好城市。 20多年过去了,两市交往不断深化,文化艺术、经贸、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交流取得丰硕成果。
02
台北市徐州路
台湾徐州同乡会包括小党
数据显示,居住在台湾的3000万同胞中,约有3000人在徐州出生、长大。 台北有一条街叫徐州路,还有一条街叫铜山(徐州旧称)路。 徐州路位于台北市中正区。 这条道路聚集了台湾省和台北市的重要政府机构、大学、组织和单位,包括国立台湾博物馆、台北大学等。
台湾大学法学院位于“徐州路21号”。 不锈钢历史牌匾上刻着这个校园从日据时期的日本总督府高等商业学校到解放后的台大法学院的历史。
这里的建筑备受推崇,被誉为台湾古建筑的杰作。
03
天津有一条徐州路
当地老人说:先有徐州里,再有徐州路。 相传与明代朱元璋命朱棣率领徐苏人前往北京、天津镇守边境有关。 皖北人特别是古镇地区人很多,口音很相似。 看来去的都是老伤残军人,很多人还带着家人。 徐布定居塘沽,从此定居繁衍。 因此,它被命名为徐州里。
04
青岛的徐州路很有名
青岛的大部分道路都是以全国城市命名的,徐州路当然是少不了的。 青岛徐州路位于青岛老城核心区。 它由北向南贯穿,贯穿青岛市北区、市南区,南至海边的奥帆中心。
青岛的万达广场、体育场、家乐福等青岛标志性建筑和一些老建筑都在徐州路上。
此外,青岛市辖的平度市、胶州市也有徐州路,青岛有3条徐州路。
05
兖州还有一条徐州路
有网友表示:我的家乡兖州新建的道路都是以古九州命名的,比如冀州路、青州路、扬州路、徐州路等。
山东省除青岛、兖州外,还有青州、东营、日照等地的徐州路。 山东省有很多以徐州命名的道路,这可能与解放后徐州暂时由山东管理有关。
06
四川眉山徐州路与苏轼有关
四川眉山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故乡。 苏轼曾任徐州刺史,因治理黄河之功而被徐州人民所铭记。 徐州是苏轼一生中最重要的一站,因此他的家乡眉山市有一条以徐州命名的道路也就不足为奇了。
眉山市东坡区徐州路分为徐州东路和徐州中路。 毗邻密州路、杭州路、黄州路、惠州路、常州街、儋州路。 这些道路都是以苏轼任职的地方命名的。
其实在地图上搜索“徐州”就可以看到。
整个国家都密密麻麻的,
与徐州有关的地方、街道还有很多,
每个地方都可能与徐州有联系。
然而,武汉“徐州新村”的拆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