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位于四川省西北部,涪江河畔。 有“中国科技城”的美称,是四川省第二大城市。
这座城市最早的人类活动可以追溯到4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建都于此。 汉代时,刘邦在此设置富县,成为沔阳城的前身。 三国时期,汉昭烈帝刘备将这里升格为“梓潼县”。
后相继改称通州、绵州,辖德阳、安县、绵竹、梓潼、洛江。 中华民国成立后,绵州正式更名为绵阳,奠定了今天绵阳市的基础。
不得不说,这里历史名人不少。 相传大禹出生于此,李白、欧阳修也在此长大。
其教育程度仅次于成都。 市内绵阳中学、南山中学每年向“211”、“985”大学输送数千名学生。 他们在巴蜀享有盛名,大批外地学子慕名而来。 。
同时,绵阳市的经济实力在四川省也名列前茅。 它是成都平原城市群北部的中心城市,成渝地区经济圈七个区域中心之一,甚至拥有自己的机场。
然而,它有一个巨大的缺陷,那就是它的GDP。 虽然是四川省第二大城市,但GDP与其他大城市相比并不是很高,几乎可以用少得可怜来形容。
绵阳市的GDP在四川省还算可以,显得相当高,比第三名德阳高出2000网络投稿以上。 但与同为省内二线城市的宁波、苏州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宁波的GDP高达万网络投稿,而苏州则更夸张,甚至超过了省会南京。 疯狂的1.8万网络投稿,与他们相比,绵阳实在是相形见绌。
为什么这个国家指定的中国科技城和电子产业基地的GDP只有3000亿,这么不理想?
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
由于电子产业的蓬勃发展,绵阳市第二产业在三大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其工业企业收入高达2500网络投稿,建筑业总产值也不低,足有750网络投稿。
同时,第一产业农业也占较大比重。 农业增加值175网络投稿,畜牧业增加值100网络投稿,林渔业增加值30网络投稿。
相比之下,新兴产业发展相对缓慢,服务业也不发达。 从行业分布来看,同质化现象依然严重,集聚效应较弱。 从这一点来看,绵阳的产业结构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二是军民融合存在问题。
由于绵阳是四川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设施良好,被国家选定为西南地区重要的核工业和军工基地。 其军工企业较为发达,占行业比重较高,达到行业的70%。
按理说,军工企业与民用企业适当融合,应该能够很好地助力经济发展。 但由于法律、金融、人才等问题,军工企业难以发挥经济建设与发展协调作用,未能实现军事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统一。
三是绵阳地区发展差异较大。
涪城区和江油市占绵阳市经济总量比重最大。 涪城区GDP高达750网络投稿,江油市GDP高达430网络投稿。 两地合计近1200网络投稿,占绵阳市GDP的10%。 半壁江山为绵阳提供了最大的GDP。
北川县和平武县两个县均为国家级贫困县。 北川县GDP 44网络投稿,平武县GDP 45网络投稿。 他们的总金额还不到100网络投稿。 这给绵阳的GDP带来了巨大的阻碍。
同时,这些地区之间的产业也存在差异。 高新区和江油市以工业为主,盐亭县以农业为主。
高新区工业总产值已达1110网络投稿,基本没有农业收入; 江油市工业总产值470网络投稿,远高于农业170网络投稿; 盐亭县农林牧渔业总增加值38网络投稿,工业增加值不足16网络投稿,不到农业的一半。 这些差距导致区域合作水平低下、产业关联较差。 (这些领域的百度词条)
制约绵阳经济发展的主要是以上三个原因。 此外,还有招商引资、基础设施不如沿海地区等因素。 正是由于这些因素,在四川省排名第二的绵阳市,与沿海地区的第二位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为了促进绵阳经济增长,缩小与沿海二线城市的差距,绵阳市政府也做出了很多努力。 他们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军民企业融合,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我相信在绵阳市政府的领导下,这个四川省第二个城市应该能够发展得更好。
参考资料:百科词条“绵阳”
浅谈绵阳建设四川经济副中心的难点与对策——作者:张泽元; 程兴; 出版物名称:经济研究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