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3100年的建城史,你知道几个?

远古时代,人类始祖女娲在歙县古洼宫捏土造人,炼石补天。

娲皇宫被邯郸人称为“刁庙”。 它真的是悬在悬崖上,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天灾人祸。 现已成为5A级景区和周末、节假日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八千多年前,在邯郸西部的磁山镇,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先民在这里开启了农业文明的新纪元。 这里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小米和家鸡的地方。 它将我国黄河流域种植谷子的记录提前至一万年前,修正了世界农业史上对谷子种植年代的认识。

邯郸有3100年的建城史,始于殷商时期的姬府之地。 从此,“邯郸”这个名字三千多年来一直沿用不变,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特例。 关于“邯郸”这个名字的由来,也有不同的说法。 大致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战国之前邯郸写作甘丹,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称为干,太阳落到地平线称为丹。 邯郸是太阳升起和落下的地方; 而第二种说法则认为邯郸地名可能是根据姓氏来命名的; 第三种是魏国张衍在《汉书·地理学》中提出的:“汉,山名。丹,端。汉山止于此。城、城字,皆出于夷,故因“邯”而得名,名彦。 意思是邯郸的地名来源于邯郸山。 邯郸东城下有一座山,名曰邯郸。 丹是山脉的尽头。 邯郸山止于此,故名邯郸。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正式分晋,周威烈王封赵烈侯为赵姬侯。 国都先后设在晋阳(今太原)、中牟(今鹤壁)、邯郸(今邯郸)。 公元前372年,建立新都(今邢台),作为赵国的另一都城。 其中邯郸作为赵国都城长达158年,是当时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赵武灵王时期,赵国称王,身着胡服练骑射,沿阴山修筑赵长城。 成为东方六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与秦国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争霸之路。

东、北环路口的胡服骑射雕像已成为邯郸的标志之一。

公元前222年,秦灭赵。 秦始皇分天下三十六郡,邯郸郡是其中最繁华的郡之一。 到了西汉时期,邯郸市甚至被誉为“天下最富城、天下名城”。 除首都长安外,与洛阳、临淄、成都、万(南阳)并称五大城市

西汉灭亡后,邯郸城开始衰落,但与此同时,邯郸下属的郡县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东汉时期,曹操建都邺城,建造了著名的铜雀塔、金凤塔、冰晶塔。 魏都临漳、邺城,先后成为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的都城。 邺城也是古都规划建设的起源地、建安文学的发祥地、鬼谷子的诞生地、西门豹治邺造福人民的地方。

遗憾的是,铜雀三台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废墟中窥见当时的繁华。

大名兴起于唐五朝。 公元621年,涠州建都大明,已成为黄河以北的中心城市。 公元923年,李存勖在大明即位,史称后唐庄宗。 宋代,更名为河北路行署。 公元1042年,建都为陪都,称北京大明府。 金代,大齐都城。 当时大明府人口超过百万,但后来被洪水淹没。 清朝沿袭明制,称直隶省,大明府是第一任直隶总督府所在地。

遗憾的是大明古城是后来修建的。

隋末,窦建德建都广府,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农民起义军政权建都的地方之一。 明代,邯郸县属北直隶广平府。 邯郸县仍属广平府管辖。 明清时期,邯郸的政治、经济中心为广平府城。

光复古城,中国十大古城之一,国家5A级景区。 素有“北方水城”之称,有太极创始人杨#禅故居和著名古桥洪济桥。

民国初,邯郸县属直隶省济南路管辖。 1928年,直隶省改为河北省,邯郸直属省管辖。 解放战争时期,邯郸是八路军第129师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驻地。 《人民日报》在这里创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身华北新华广播电台在邯郸诞生。

129师旧址和王金庄是邯郸人周末去清肺的地方。

邯郸文化艺术中心

邯郸龙湖公园,远处的烟囱是邯郸热电厂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