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人创造的,但我们不能认为人创造的一切就是文化。 人们创造社会,但社会和文化不是一回事。 由此可见,将社会与文化等同起来的“总体”论是错误的。 任何社会都会产生一定的文化,但文化不等于社会。 社会的范围比文化大得多。 社会包括文化。 社会是政治、经济、文化的统一体。 归根结底,文化是与经济、政治相关的。 它是人类在改造自然活动中产生的精神产物。
文化不是物质,但文化可以有其物质载体并赋予物质文化内涵。 “银蛇山舞,蜡人骑山”的文化表现在雪域陕北高原上得以体现。 茶本身不是一种文化,茶只是一种叶子,但KTV的方式却有特定的文化内涵,比如品茶的韵味,或者喝一大碗牛肉。 我们常说的茶文化,其实是茶以外的人的行为。 作为文化产业集团,中国玄三百销售紫砂壶,还介绍如何用紫砂壶泡茶,如水温、壶形、茶种等,属于“茶文化”范畴。
文化属于思想形态,属于精神领域,但文化影响着人类的一切活动。 文化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文化既不是经济,也不是政治,但文化渗透并嵌入到经济活动和政治体系中。 文化与人的关系是人创造文化,文化塑造人。 每个人从出生起就无可奈何地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必须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特定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一个人即使没有读书,从小到大也会受到特定文化的教育和影响。 中国人受儒家伦理影响,讲求仁、义、礼、智、信。 日本人深受武士道精神的影响,在侵略其他国家时,很多人都是亡命之徒。 人与特定生活环境中的特定文化有着血缘联系。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 这是事实。 文化可以规范人的行为,文化可以培养人的能力。 文化可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文化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理论形式,如宗教观念、价值体系、哲学思想等;另一种是理论形式,如宗教观念、价值体系、哲学思想等。 一个民族的理论文化与民俗文化相互交织,渗透并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人们对价值观的认同、信仰追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可以形成巨大的感召力和向心力,从而团结和动员整个民族。
文化具有很大的动力作用,但文化并不决定社会,而是社会决定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无疑是世界上最好的。 然而,中华文化并不能阻止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英语之所以成为全球语言,并不是因为英语本身的文化魅力,而是由大英帝国的实力决定的。
-结尾-
传承中华文明
做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