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长春1月29日电(李丹)吉林长春的工业名片中,汽车一直是最闪亮的一张。
据统计,2024年,中国一汽全年销售整车约350万辆,营业收入7050网络投稿,利润480网络投稿。 经济效益将创“十三五”以来新高。 自主品牌成为最大增长源——红旗品牌实现销量超过30万辆,同比增长50%,稳居中国市场高端品牌第二阵营第一,增速位居高端品牌第一。
2024年,长春市统计口径累计产销汽车242.1万辆和240.2万辆。 长春汽车产业实现产值6143网络投稿,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0.3%。
汽车产业对于长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长春市十四大报告提出,支持一汽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全力建设世界一流汽车城。 要以汽车开发区为龙头,带动朝阳、绿园区、宽城、公主岭打造万亿级世界级汽车产业基地,汽车产量达到400万辆,加快“六个回归”(生产调度、产能、配套、定居、创新、人才),形成产业集群,打造世界级步行产业走廊。
当前,长春汽车产业正以“智”换档,以“创”增实力,已打响了生动的开局。
规划布局
围绕“实现万亿”目标,长春如何规划布局? 每一个预先计划都指出了当前的方向。
长春市先后组织编制了《长春汽车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国际汽车城发展规划》,以战略确定目标、以战术锚路径、以战役锁定措施,总体打造“一核两翼”“八带多园区”空间布局,形成一核心引领、两翼提升、八带提速、多园区布局的高质量产业发展格局。
什么是“一核、两翼、八带、多园”? 第一个核心是以长春国际汽车城为空间载体(包括汽车开发区以及高新区、绿园西新工业区、朝阳经济开发区部分地区、公主岭市大岭镇、范家屯镇)全面打造世界一流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研发、生产和售后服务基地,打造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两个翼区分别为汽车零部件及新能源发展翼区(经济开发区、中韩示范区、北湖开发区部分地区)、汽车电子及售后服务发展翼区(净月高新区、莲花山开发区部分地区) ; 八条线是加快释放“一主六对”战略的引领力、带动力和支撑力,辐射带动全省(州)城市; 多元发挥各县(市)区所属开发区的传统特色,着力打造二道区、双阳区、农安、德惠、九台、公主岭等多个特色产业园区。
产业优势
打造万亿级世界级汽车产业基地,长春的产业优势有哪些? 长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一组信息解读勾勒出全貌。
一是政策优势。 2024年6月6日,吉林省委、省政府召开支持中国一汽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大会。 我们将全力支持和服务一汽建设国际汽车城。 同年9月28日, 长春国际汽车城工作委员会、长春国际汽车城管理委员会揭牌成立。 12月28日,长春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正式提出,重点建设“三个强城、三个中心”,实施“六城联动”。 其中,建设国际汽车城、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城市是核心引领。
其次,规模优势。 长春市共有五家汽车生产企业:一汽红旗、一汽解放、一汽奔腾、一汽大众、一汽丰岳。 近两年,随着红旗工厂的繁荣,红旗长庆基地扩建、一汽风越扩建、解放J7智能车间、一汽轿车蔚山基地产能提升等多个整车项目相继启动。竣工并投入运行。 当地整车产能由173.5万辆增至204.3万辆。 生产车型涵盖各级别乘用车、中重型卡车、客车。 继续保持国内汽车产量第一。
此外,还有配套优势。 长春市拥有大陆集团、维特斯科等世界百强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以及福威、福奥等本土重点配套企业。 支撑能力涵盖发动机、变速箱、驱动、转向、制动、车身、环境、汽车电子等八个系统模块。 全市共有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1100多家,其中上市企业387家,配套产值近1600网络投稿。
此外,还有科研和人才优势。 长春汽车产业拥有一汽集团、东光集团等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8家。 拥有一汽集团汽车振动、噪声与安全控制综合技术实验室和吉林大学汽车仿真动力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全市目前拥有汽车行业熟练人才10万余人,共有21所高校开设汽车专业,储备了大量汽车人才。
政企联动
统筹推进世界级汽车名城建设,是长春市与汽车企业的新共鸣,而这种共鸣来自于彼此“目标”的共鸣。
长春市“六城联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国际汽车城发展规划》提出,以中国一汽为龙头,以长春汽车开发区为核心,打造长春国际汽车城板块,实现率先发展、加快发展。 发展,到2025年,建成主导产业产值超万网络投稿的产业集群。 同时,中国一汽“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实现汽车销量650万辆、产值超万网络投稿。
可见,这两个目标的时间节点和产业规模高度一致。
2024年以来,长春国际汽车城红旗昌盛工厂E-QM5下线、玲珑轮胎首套轮胎模具下线、一汽解放J7智能工厂投产、一汽风悦菱方品牌投产,福赛汽车电子产业园投产。 等待重大项目陆续投产。 同时,利用长春汽车供应链大会、中德汽车大会、红旗嘉年华、汽车物流年会、汽车零部件发展大会等展览平台,197个汽车产业链配套项目签约,总投资超过700网络投稿,其中玲珑轮胎等30多个重点产业链项目投产见效后产值将达数百网络投稿。
重要部分
据KTV预测,2024年,长春统计整车产量预计将达到269万辆以上,同比增长11%。 红旗品牌年产销量力争突破50万辆。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创新驱动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创新的角度看,第一是产品创新,第二是技术创新,第三是模式创新。” 长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汽车处处长张莉表示,对于任何企业来说,没有产品创新就没有一切。 都是空谈,“在产品创新方面,‘红旗’未来还会有很多新能源、新车型下线。在技术创新方面,我们现在正在与东北师范大学合作研究固态“所谓模式创新,既包括生产模式,也包括销售模式,包括售后服务模式,都需要创新。”张莉说。
2024年,长春市将依托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应用化学研究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院所,有效发挥产学研作用红旗产学研创新联盟、固态电池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推进“光+工程融合发展”建设。
政策精准落实
除了创新升级,为实现目标,长春市今年还将重点抓规模扩张、动能转换、环境建设和政策引导。
有效发挥服务一汽领导小组、芯片供应专班等机制作用,举全市之力解决一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持续完善产业链龙头工作体系,聚焦传统汽车电器、电子、电池、中控、底盘五大领域和新能源汽车“大三电”、“小三电” (电池、电机、电控;空调、电制动、电助力),精准规划100多个产业项目。 同时,全力推进红旗专属定制中心、奥迪PPE、比亚迪刀片电池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积蓄产业发展新兴动能。
全年力争培育100家“专、特、新”汽车配套企业,推动重点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等层层上市融资。
以设立零部件产业发展基金为重点,支持外地零部件配套企业在长春设立结算中心和投资建设工厂,支持当地零部件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建,扩大本土配套零部件份额,争取国外整车厂订单,支持科技成果转化。 缓解零部件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动零部件企业上市融资,强化要素保障等关键环节,努力打造最有利于零部件企业发展的政策高地。
发展方向
长春市官员表示,在《长春汽车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国际汽车城发展规划》两大规划的指导下,长春市将举全市之力支持一汽打造汽车强国。世界一流企业,共同创建世界一流企业。 一流的国际汽车城。
具体来说,要锚定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新四化”发展方向,实施整车产能提升、新能源汽车超越、零部件做强和组件链,以及智能网络。 联合突破、创新体系建设、人才集聚、后市场培育、区域协调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十大工程”按照两个规划时间表和路线图实施,挂图运作贯彻落实,不断加强组织领导、政策支持、要素保障、融资保障、人才保障,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到2025年,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汽车产业集群。打造超万网络投稿产业规模。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