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tingjie8688
- 备用微信:azun868
湖北省的宜昌,位于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湖北省西南部,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清朝时改称“宜昌”,取“宜于昌盛”之意。宜昌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屈原、古代民族团结使者王昭君的故里。宜昌是三峡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
宜昌市在湖北省的地位:
湖北省
宜昌现辖5区3市5县和1个国家级高新区,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2019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413.79万人,户籍人口为390.94万人。
宜昌依长江而建,是国家中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 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 ,拥有汉宜高速公路、汉宜高速铁路、焦柳铁路、318国道等交通动脉。2017年4月2日,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宜昌片区正式揭牌。2017年,宜昌市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同时,宜昌还是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试点城市。
宜昌区划简报:2016年,宜昌市辖13个县市区,即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宜都市、枝江市、当阳市、夷陵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共设20个乡、67个镇、23个街道。市政府驻地西陵区沿江大道102号。
宜昌市辖区:夷陵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
宜昌市代管县级市:宜都市、枝江市、当阳市。
宜昌市辖县: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宜昌市
宜昌市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1949年,省辖行政区专署建制时,辖宜昌、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九个县,另建省辖宜昌市。
1955年7月,撤枝江县,将其辖区并入宜都县。1962年6月,复置枝江县,仍为宜昌专署所辖。至此,宜昌专员公署辖9县1市。
1971年1月,神农架林区划归宜昌地区领导,1972年3月复为省属。
1984年7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长阳县和五峰县,分别成立长阳和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86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准宜昌市设置西陵、伍家岗、点军3个县级行政区。
1987年11月3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都县,建立枝城市(1998年6月11日更名为宜都市)。
1988年10月22日,国务院批准当阳县撤县设市。
1992年3月始,宜昌市辖7县(宜昌县、枝江县、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7个县)、2市(枝城市、当阳市)和3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
1995年3月21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宜昌市猇亭区。
1996年7月30日,国务院批准枝江县撤县设市。
2001年3月2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昌县,设立夷陵区。至此,宜昌市辖5区5县3市。
2017年12月12日, 西陵区窑湾街道工作委员会、西陵区窑湾街道办事处等揭牌,窑湾街道办事处正式成立。
宜昌市著名景点:三峡大坝旅游区、三峡人家、清江画廊、长江三峡、九畹溪漂流等。
三峡
宜昌市古今著名人物:屈原、嫘祖、王昭君、杨守敬、吕紫剑、王强、陈瑞、邰丽华、向松祚、邹沂含、黄平、金波、赵芸蕾、李呈媛、朱光亚、史可、赵晃、祝家家、熊传刚、胡春华、蔡文静、邓辉等、简自豪、孙华、猫腻、当年明月(石悦)。
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