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文旅繁荣背后的逻辑
今年“五一”小长假,交通之风终于吹到了运城,不少人选择前往这座宝城,开启一场“反向游”。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运城位列中国最受欢迎20个旅游目的地的第二位,逐步占据中心位置……
这也让很多人好奇,为什么是运城?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其实,运城文旅产业的火爆,不是毫无征兆、猝不及防,而是——我等你等得太久了!
天赋宝城
文化和旅游产业在运城市备受青睐。
运城市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主抓手,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打造山西旅游热点门户,打响“国宝第一城、天下第一福城”文化旅游品牌,付出了巨大努力。
如果说这个“五一”期间,运城一夜爆红,那么,此前的运城则是“默默无闻”。
有人说,运城独特的资源、自然风光、人文特色,其吸引力可以和大城市媲美,这话一点没错。
运城依山傍水,自然风光秀丽。
它北依吕梁山,东依中条山,掩映在黄河怀抱中,黄河、汾河在境内交汇,有山西最大的淡水湖——五星湖,又有被誉为“中国死海”的运城盐湖。
运城作为中华民族和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深厚。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散布着大量辉煌的历史遗迹,现有不可移动文物620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2处,居全国地级市之首。
运城市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53项,遥遥领先于全省。
这片沃土,人杰地灵,风景秀丽,孕育了猗顿、关羽、王勃、柳宗元、司马光、关汉卿等一批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武士。
有着“东方画廊”之称的永乐宫、被誉为“世界武庙之冠”的解州关帝庙、四大名塔之一的鹳雀楼、《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普济寺等均闻名中外。
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运城城市环境、交通条件、基础设施、商业配套等日趋完善,城市魅力日益增强,成为名副其实的山水名城。
市场供给有特点
从市场供给看,运城着力打造文旅品牌,塑造城市形象。
就像一个刻苦练习的孩子,默默无闻,却从不懈怠。
近年来,运城市加强文化和旅游项目建设,丰富产品供给和推介,发挥河东特色和文化底蕴,不断打造独特的消费场景和需求,通过高附加值内容激发消费动能。
五一小长假,来到运城,上百场文化旅游活动让你眼花缭乱。
精彩的表演根本停不下来。
独具特色的《武庙之冠——迎宾大典》表演无疑为运城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吸引了大批游客。
当永乐宫《昭元图》中的诸神随着音乐缓缓行走时,游客们仿佛感到自己仿佛穿越了时空;
当西侯渡景区的火把姑娘们以曼妙的舞姿重现采火仪式时,仿佛是一部古装电影。
还有李家大院情景剧《千里接新娘》、临津县衙门沉浸式演出、夏县司马文公祠景区《镜光荷旅》沉浸式演出、兰山根运城印象景区大型沉浸式演出……
无论你去哪里,总会有惊喜。
著名戏曲艺术家曾到访该景区。
这个五一,河东精彩多多。
荆学边、贾居兰等多位平时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著名戏曲艺术家亲临现场,为游客献上精心准备的地方戏曲表演,不出所料引得全场观众热血沸腾。
研究和学习释放着乐趣。
五一小长假,大人小孩纷纷涌向运城市博物馆、打卡非遗集市,深入了解河东文化的魅力与内涵。
五一假期也是亲子#营的好时机,在圣天湖黄河#营探险乐园,小朋友们可以勇敢地挑战未知。
五一期间赏花好去处。
河东池盐博物馆前的花墙颇为上镜,引来一波波游客拍照留念,新疆的玫瑰花海,伴着微风的芬芳,吸引着远道而来的游客。
享受一次味蕾的美味之旅。
新开放的河东文化接待馆,让游客在光影餐厅用餐的同时,还能了解河东五千年的历史文化。
这个假期,东湖农贸市场等早市、夜市热闹起来,圆馒头、青菜馒头、葱油饼、五香汤、大盘鸡、鱼面等河东特色小吃也热闹起来。
夜游美到极致。
夜晚的运城也足够惊艳。
备受瞩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铁花绽放在天空,星空与灯光的交汇成功营造出“火树银花彻夜不眠”的景象,令外地游客惊呼“此‘景象’只应天上见,人间能见几回?”;白天鹳雀楼人头攒动,夜晚烟花冲星;河东赤岩文博园每晚举办的大型沉浸式园林表演《松韵·南风歌》如期举行,吸引游客共享文化盛宴。
这里没有拥挤的人群,只有喧闹和秩序。
与大城市里人头攒动的热门景区不同,运城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市场总有看点,总有让你心动不已的地方。
在这里,你不会受到拥挤的挤迫,而是享受庄严而轻松的观展和体验。
成本效益才是硬道理
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居民消费信心进入下行通道,消费行为更加保守,更加倾向于国内高性价比的旅游目的地。
在此背景下,选择来运城度假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一顿运城美食人均仅需20-30元,一张128元的运城旅游年票,全年不限次数畅游24个景点,运城“城景”景区直达车免费乘坐,可将游客直达市内28个热门景点;花5元、10元,即可乘坐中条山文旅快线直达13个重点景区。
有游客感叹:“运城人真淳朴,连盐湖、蒲津渡遗址这么好的景点都免费!在运城旅游,根本不用花钱……”
据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5月1日至5日,全市正常开放的45家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150.18万人次,实现门票总收入1296.31万元,实现旅游营业总收入2674.19万元……
平均下来,人均消费确实比较“接地气”。
在消费降级的背景下,不是“大城市买不起”,而是“来运城更划算”。
不需要花费太多的钱就能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
“性价比高”自然也成为运城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真诚是关键
运城待客之道,讲究真诚。
五一期间,运城市外地车辆出现轻微违章停车行为,仅会被引导离开,不会受到处罚;
许多停车场都是免费开放的;
在机场、高铁站、景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各行各业的志愿者穿着“红马甲”,像小蜜蜂一样忙碌地穿行,随时为游客提供咨询、引导、叫车等服务;
运城博物馆志愿者为游客举办150场免费讲座...
✦
•
✦
运城市文明办、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发布《文明旅游倡议》,引导公民做文明旅游的引导者和传播者,当好“主人”,展现文明素养;
交警部门实施柔性执法,组织警力做好车辆维护和交通疏导工作;
市场监管部门严格住宿业、旅游景区价格监管,防止乱收费、欺骗游客。
运城市人民对这波交通潮表示真挚支持。
运城市不少景区在大雨时免费为游客提供雨衣,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轮椅;
新近火爆的东湖农贸市场,有专门的巡逻人员保障游客财产安全,并设置了便捷的服务点供游客寄存物品。
有的商家在门口放了一堆矿泉水,上面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外地的朋友可以随意取用”;
还有市民看到外地车辆来找停车位,主动将自己的车开走,腾出停车位……
这些善举感动了不少外国游客。
不少游客在运城KTV微信下留言:“运城真是一座让人暖心、感动的城市,让人不舍得离开……”
消费降级了,消费体验升级了。
在为游客提供更多情感价值的同时,运城也产生了更多的话题和流量。
五一假期圆满结束,运城文旅兴盛才刚刚开始。
正值夏季初,万物生机勃勃。
来到运城,穿越时空,领略古河东灿烂文化,感受自然奇观,体验特色民俗,邂逅舌尖美味,错落有致,正是出游好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