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排客服人员关注微信后台,及时与微信好友互动;
2、客服人员可针对即将开展的活动对新老客户进行营销;
3.分析结果并推进活动;
7. 营销材料
如下图所示,卷轴的具体设计是根据各个公司的情况来设计的。
活动策划方案4
1、活动主题:亲情彩虹与家门口的感谢信。
2、活动目的: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学生心中树立“赞父母、弘扬美德”的良好风尚,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加强毕业教育的宣传。
3、活动背景:在这个充满阳光的季节,我们举办本次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一个感恩的平台,让大家经历一次人文的洗礼,感受一次心灵之旅。本次活动得到了全体师生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我们通过宣传、自报、推荐、评选、书记、辅导员评选等形式参与和支持。我们坚信,在组织部、心理部成员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强大的组织能力下,以及全院同学的积极参与下,本次活动一定能取得圆满成功。
4、表演形式:诗歌朗诵、相声、唱歌、情景剧、手语、书法等。
五、承办单位: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会
6.活动地点:南三报告厅
七、参加人员:2016级学生
8.活动时间:
活动策划方案5
活动目标:
1、认识天气符号,了解基本气象知识。
2.关注天气预报,具备看天气预报的意识
活动亮点:
了解天气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天气预报视频,天气预报中常见的天气符号。
活动流程:
1.情境引入话题:
1. 猜猜什么电视节目要开始?(播放天气预报音乐)
2.谈谈你对天气预报的理解。
天气预报能告诉我们什么?提前让我们知道明天的天气情况。
(为什么我们要看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2、了解天气预报内容,认识气象征兆:
1.播放天气预报视频。(我们来看一段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了解全国各地的天气状况和气温。)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下天气符号。天气符号是什么?天气符号出现在哪里?
让我们记录一下这段视频中出现了哪些天气符号。每个孩子都有一张表。如果你看到出现一种模式,就勾选它后面的框。
播放视频,让孩子们操作。让同伴们互相看看。
大张,总结一下。(我们祖国那么大,同一天有各种不同的天气。
2. 师生一起学习各种常见气象符号。(PPT)这里有你不认识的符号吗?一起读一读。
3.现在我们来学习天气预报员是如何预报天气的。模仿天气预报员,学习如何预报城市的天气。
分成两组。
3.了解天气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那么天气预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帮助呢?
4.游戏活动:(下雨,炎热天气,下雪。)
幼儿园科学课教案:有趣的螃蟹
主题生成:
在“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主题活动中,我们从小班开始重点介绍地球7的动物。小朋友和老师们收集了兔子、金鱼、寄居蟹等几种动物。小朋友对这些活生生的动物很感兴趣。
“菊香蟹肥”的季节,小朋友都吃过螃蟹,他们拿着蟹壳说:煮熟的螃蟹是红色的。因为螃蟹的大钳子会夹人,所以家长不让孩子玩活螃蟹,但孩子对螃蟹却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我们设计了这次活动,为孩子探索提供条件、创造机会。
活动目标:
1、充分体验探索活动的乐趣。
2、了解螃蟹的外观、爬行方向,学会一些简单的观察方法。
3、鼓励孩子勇敢探索,积累一些生活经验。
活动准备:
1.四十只小螃蟹,两只大螃蟹。
2. 二十个小塑料盒和四个大塑料盒。
3. 每人获赠钳子、筷子、手套各一套。
4、盆、水、抹布、两个带透明盖的电饭锅等。
活动流程:
1. 老师问:你认识螃蟹吗?(认识)你爸爸妈妈让你在家玩螃蟹吗?(不让)为什么?
小孩l:因为螃蟹很凶猛。
小孩2:它有大爪子。
小孩3:我想捏某人。
2.老师说:今天我可以和你们玩螃蟹吗?(可以)但是你们一定要注意螃蟹的大爪子。
孩子们观察螃蟹:
孩子 1:只是看着,什么也不要做。
小孩2想用手去摸,但是半途就停了下来。
小孩3,用手一碰就立刻收缩。
4号幼儿拿起身边的筷子玩起来,抓到螃蟹时尖叫,螃蟹掉下来时大笑。
3. 孩子坐在地毯上。
老师问:玩得开心吗?(开心)
老师说:小动物给我们带来快乐,它们是我们的好朋友。
老师问:螃蟹是什么样子的?
孩子们自由发言,老师们认真聆听。
孩子1,背上有壳,是灰黑色的。
孩子2,有眼睛,煮熟后是红色的。
孩子3,有三条腿。
小孩4:不,它有四条腿。
4. 老师说:螃蟹有几条腿?我们来数一数。
5. 老师演示如何戴上手套,抓螃蟹并进行计数。
老师提示:你可以把螃蟹抓过来放在小盒子里,仔细观察螃蟹的底部是什么样子的。
6、盆、水、抹布、两个带透明盖的电饭锅等。
活动中孩子们的勇气、智力、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另外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多角度观察,学习一些科学知识,让他们在以后的探索活动中更加聪明。
但在活动过程中,我感觉“数活蟹腿”这个部分比较难,可以等螃蟹煮熟后再做。
专家点评:
把这个活动列为日常生活活动可能更合适,从整个过程来看,并没有什么困难的知识点,但老师把探索精神放在第一位,体现了大龄儿童应有的求知欲和学习欲,这一点值得借鉴。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不一定每次都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只要能激发求知欲、萌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活动就是好的活动。
反思与讨论:
这项活动原本是为小班设计的,现在改为针对大班设计。您认为应该做哪些修改和补充?
幼儿园科学教案《多变的天气》
活动目标
1、激发孩子观察天气的兴趣。
2.了解常见的天气状况并懂得如何了解它们。
3.了解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尝试设计天气预报表。
活动准备
课件、表格
有趣的练习
活动流程
1.了解气象与军事的关系。
1. 先让孩子欣赏一篇小故事《草船借箭》
故事里有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叫诸葛亮。他利用天气,在三天内造了十万支箭。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2. 让孩子们思考诸葛亮如何知道会有雾天的故事。
2.了解常见及恶劣天气状况,并懂得如何了解天气情况。
1.除了雾天,你还知道哪些常见的天气现象?
2、了解一些恶劣天气情况,观看课件。
3. 如何了解天气情况?
(短信、电视、报纸等)
4、欣赏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天气、气温、穿衣指数等)
3.了解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1. 有趣的问答
老师:天气跟我们的生活关系很大,所以今天我就来考考你们。
(1)炎热天如何避暑?
(2)雷雨天气如何自救?
(3)下雨天出门需要准备什么?
4. 尝试设计一个天气预报表
1. 老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要关心天气情况,学会根据天气变化做好自我保护。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表格,上面有三栏:天气、温度、温馨提醒。
2. 让孩子们扮演天气预报员,并在表格上记录天气情况。
高三科学素质课:动物的自我防卫技能
幼儿园高级科学课:动物的自卫技能
默认目标:
1. 了解动物为了生存而采用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培养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进一步深化对动物通过肢体表演进行自我保护方法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及音乐。
2、小动物头饰,皱纹纸做成的“尾巴”,4个吸吮果冻瓶。
活动流程:
1.游戏:捉迷藏。
1. 我们来玩捉迷藏吧。我数 1、2、3,然后孩子们就躲起来。
2.讨论:为什么我能找到一些孩子,但找不到其他孩子?
3.教师总结。
2. 隐身技巧
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技巧。
师:小动物们也在玩捉迷藏,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观察,然后告诉大家你们发现了什么动物,它藏在哪里。
(观看枯叶蝴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躺在泥土堆上以及青蛙钻进草丛的动画。)
2、形体表现:枯叶蝶飞上树枝。
蜥蜴正躺在土堆上。
青蛙钻进了草丛里。
3. 这些动物有什么能力保护自己?
摘要:隐身。自然界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地生存,会采用与所处环境十分相似的体色和花纹,以隐藏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4. 鼓励孩子讲述他们所知道的其他哪些动物具有隐藏能力。
3.讨论动物的自卫技能。
1.你知道动物还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吗?
2、观看课件。观看前,提问:“注意里面的动物,它们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问题:你看到了什么动物,它如何保护自己?
(说一个,点击相应单词就会出现相应动物的头像)
防具:龟
硬刺:刺猬
跑得快:鹿
自切:壁虎
臭鼬:黄鼠狼
装死:福克斯
3. 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使用同样的方法来保护自己?
摘要:小动物们很聪明,它们想到了很多保护自己的办法,有的——有的——等等,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
4. 执行自卫技巧。
老师展示各种动物头饰,并让小朋友回答它们是谁以及它们如何保护自己。
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孩子们可以变成任何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一起玩。嘿!发生了什么事?一只老虎出来了。我们该怎么办?你必须使用你变成的动物的方法来保护自己。让我们看看谁模仿动物最多!
织物吸收率比较(科学)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让孩子知道不同质地的织物,吸水性是不同的,同一种织物在不同液体中的吸水性也是不同的。
2、让孩子通过动手操作,体验自由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3、增强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活动材料:
把棉、丝、羊毛、人造丝、涤纶布料剪成10厘米宽、25厘米长的条状,再准备几根长木棍、几个盆、与儿童人数相等的记录卡,以及各种液体:清水、热水、肥皂水、醋。
活动流程:
1.介绍情况,引起兴趣。
看视频内容:“夏天到了,小红家里有几块布料,她想让我们这些小朋友帮她选一块布料做一条夏装裙子。她希望这条裙子既美观又舒适凉爽。你觉得她应该选哪一块呢?”
2.了解面料并做出预测。
向孩子们展示各种各样的织物,并让他们触摸、观察它们,谈论它们之间的区别,并认识它们的名称。
把记录卡展示给孩子,让孩子自由讨论,做出预测,在你认为合适的布料下面的预测栏里画一个“√”,并说明理由。
儿童记录卡(一)
注:实验结果栏中用数字1、2等来表示各类织物的吸水程度(吸水的速度、吸水的数量)。
织物
吸水红棉黄丝蓝涤纶绿人造丝紫羊毛
预测实验结果
3. 孩子们进行实验并记录结果。
1、“怎么知道你给小红选的布料好不好?哪种布料吸水性最强?我们自己试一下就知道了。”
2.幼儿自行操作,教师讲解实验要求:如图
3. 孩子们记录实验结果并讨论他们的发现。
4、幼儿根据实验结果展开讨论,并根据不同织物的吸水性将自己的经验转移到日常生活中。
摘要:我们可以利用吸水透气性能好的面料来制作夏天穿的衣服或者内衣,而吸水性低的面料,比如涤纶,可以制成风衣、雨衣等既防水又防风的服装。
4. 孩子们进行另一个实验,看看如果织物相同但液体不同,吸水性是否相同。
1、给孩子提供几种不同的液体:清水、热水、肥皂水、醋各一盆,让孩子选择同一种布,放入不同的液体中,然后再做实验。
2.幼儿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儿童记录卡(二)
注:实验结果栏中用数字1、2等表示布料的吸液高度。
液体
织物 水 热水 肥皂水 醋
3. 孩子们讨论实验的发现,并将他们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总结:同一种布料浸泡在不同液体中,吸收和溶解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在清洗不同布料的衣服时,为了更好的去除污渍,一般会用较热的肥皂水或其他洗涤剂来浸泡衣服,只用清水是很难去除污渍的。
防范措施:
1、做第一次实验时,一定要将五种布料挂在长木棍上,同时放入水中观察,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2、做第二个实验的时候,注意织物在不同液体中放置的时间要基本相同。
背景信息:
午饭前,我让小朋友去卫生间洗手。回来后,丁丁告诉我,她洗手时不小心把袖子弄湿了。我看了一下,发现连她的袖子都湿了。这时,文文也挤到我身边,高高地撩起袖子,自豪地说:“我的袖子就算湿了也不会湿。”原来,她穿的是涤纶袖子。很多小朋友觉得奇怪,为什么有的袖子容易湿,有的却不容易湿呢?对此,我设计了这次活动,让小朋友通过自己的操作,了解其中的道理,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高年级科学教案:有趣的阴影
1.活动目的:
1、引导孩子获得关于“光与影”的感官体验。
2.初步了解阴影的作用,并引起对这种自然现象的兴趣。
3、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实践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欲望。
2.活动材料:
1.用彩纸剪出的各种物品,立体玩具,影子棋盘。
2. 每个人准备一些白纸、一个手电筒、胶水、以及一份记录纸。
3、无影灯图片几张。
3.活动流程:
1利用《我认识影子》的对话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老师:你知道影子是什么样子的吗?
师:今天我们准备了四套玩影子的材料,这四套材料都是不一样的,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来玩,画下来,看看自己发现了什么。
2、孩子们玩阴影,了解阴影和光的关系。
师:你发现了什么?(个别幼儿演示并介绍记录的结果)
师:(整理记录)当光的位置改变时,影子就会改变;当物体的位置改变时,影子也会改变。
(图1)光线越高,阴影越短,因为物体遮挡的光线越少。
(图2)当光线较低且倾斜时,阴影会较长。这是因为物体遮挡了较多的光线。
3、利用光影的感官体验,玩“影子棋盘”。
玩法:两个孩子组成一组,分别选择红色和蓝色的一方。他们轮流将中间水彩笔的影子照在对方的棋盘符号上。影子最远的点停在不同符号上,可获得不同数量的星星。比较谁的星星最多。
4. 日常生活中阴影的各种用途。
老师: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阴影。阴影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什么作用?什么时候我们不再需要阴影?
5、延伸活动:踩阴影。
6. 亲子活动:制作影子时钟
四、注意事项
为了使活动达到最佳效果,活动教室的窗户最好用防紫外线的窗帘遮盖起来。
5.知识背景资料:
阴影形成的条件:当物体遮挡光线时,就会产生阴影。
当光线较弱时,由于物体遮挡了较多光线,因此阴影会更长。
当光线较高时,阴影较短,因为物体阻挡的光线较少。
【活动策划】相关文章:
精选活动策划解决方案 02-16
活动策划03-17
活动策划 06-11
策划活动 06-18
活动计划08-15
活动策划 12-10
酒店元宵节策划活动策划09-24
心愿卡策划活动策划方案04-20
315活动计划07-24
活动策划 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