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加快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管向事前预防转型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交通参与者的安全素养。 严格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考试管理,加快建立健全以驾驶员安全驾驶水平为核心的培训考试质量评价体系。 加强对作业驾驶员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应急驾驶能力。 加强安全带使用管理,引导司乘人员全程佩戴安全带。 加强农村交通安全宣传,及时劝导纠正货车超员、违规营运等违法违规行为。 开展交通安全宣传进政府机关、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家庭和互联网,促进全民交通安全意识提高。

二是坚持系统理念,切实提高运营车辆本质安全水平。 修订相关技术标准,提高新制造客货车辆安全性能。 严格执行符合标准车型的道路运输车辆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车辆进入运输市场。 加强协调,严厉打击非法改装、重卡“百吨王”、常压液体危险品罐车“大罐小标”等违法行为。 稳妥有序推动57座以上客车、卧铺客车退出运输市场,有效管控重大安全风险。

三是坚持综合治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严格推进“两类人员”安全考核,督促公司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等关键人员安全责任落实情况。 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及时纠正和避免习惯性违法作业。 加强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排查治理,完善重大事故隐患自查自纠整改实施工作机制; 强化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闭环管理,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企业实施挂牌监管,督促限期整改。

四是坚持多措并举优化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环境。 提升和巩固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职责,落实和落实各部门的安全监管职责。 加快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运输条例修订,完善道路运输安全法制环境。 进一步推进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改造,优化道路交通环境。 优化完善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机制,建立健全“尽职免责、过失追究”工作机制,积极营造共建共治的社会环境。

五是坚持协作,完善道路交通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覆盖道路运输企业、运营车辆、驾驶员、车辆轨迹等的信息共享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地方各级超载治理领导小组作用,完善超载超载综合治理机制卡车。 完善卡车疲劳驾驶协同管理机制,严厉打击严重疲劳驾驶行为。 加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全链条安全监管。 完善信用分类分级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安全监管有效性。

《实施方案》要求,各地要加强组织部署,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强化监督检查,严格问责问责,切实推动各项治本工作和措施落到实处,坚决遏制重大事故发生,有效减少重大事故发生。 大、一般事故促进了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和好转。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