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教练入行门槛低,薪资水平高近些年来明显

和一年前一样,假期里,伊菲又闲在家里。

去年1月底,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突然爆发,他的健身工作室因防疫需要关闭了三个月。 工作室于五月重新开业。 两个月之内,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再次爆发疫情,工作室第二次关门。 今年冬天,大兴疫情再度爆发。 1月20日,易飞接到通知,要再休息一个月。 无法确认他何时恢复工作。

易飞告诉界面职场,过去一年他几乎有几个月没有上课,虽然他的收入来源是底薪+销售提成+上课提成,但一旦倒闭,他就拿不到一分钱。 基本工资保障。

像易飞这样的健身教练还有很多。 1月24日,在2024中国健身企业家大会·健身教练新十年峰会上,发布了《2020年职业健身教练生存状况报告》。 报告显示,2020年健身教练平均月工资收入为11456元。 疫情影响下,约56.6%的受访教练收入有所下降,平均下降26%。

健身行业进入门槛低,薪资水平高

近年来,健身行业发展迅速。 艾媒咨询报告显示,2015年至2020年,中国健身俱乐部市场价值持续上升,2020年将达到1230网络投稿。景联发布的《2020中国健身行业报告》显示,健身俱乐部总数目前我国线下健身房超过5万家,用户数量超过2300万。

巨大市场的背后是健身教练的不断涌入。 从整个年龄分布来看,90后是行业的主要工作群体,占比82%。 其中,95后占比38.8%。 00后的就业趋势开始明显。

从学历来看,大多数人对健身教练的印象是“学历不高,进入门槛低”。 三体云数据中心发布的《2019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指出,仅有23.7%的健身教练毕业于专业体育院校,更多从业者来自高中/中专和大学院校。

健身教练_健身教练_健身教练

景联指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俱乐部年卡预售现金流的土壤需要优秀的健身销售精英来滋养,但对于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较高的专业健身教练来说,并不是最迫切的。需要人才。

虽然健身教练的准入门槛不高,但他们的薪资却非常可观,属于我国的高收入群体。 数据显示,健身教练的整体薪资已接近北上广一线白领水平。 超过30%的人月收入在1万至2万元。 2020年,健身教练月平均工资收入达到11456元。

易飞介绍,毕业后,他在北京当了一年多服务员,工资微薄。 后来,他的一位退伍同学邀请他转行当健身教练,他们一起在一家私人培训机构学习了三个月。

据他介绍,市场上这样的培训机构很多,课程分为一到三个月。 他交了2万元学费,主要学习健身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一些器械的实际操作。

培训结束后,伊飞参加了组织组织的考试,获得了中国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有了这张证书,他就可以正式上岗了。

“开始工作后,还需要边工作边训练。尤其是上班后,健身房的表现要求比较高,所以才会有销售培训。” 易飞说道。

界面职场 小编浏览多家健身房发现,健身教练拥有多种资格证书。 例如,中国健美协会职业健身教练员证书、私人教练职业技能培训证书、高级私人健身教练证书等。

这些证书的来源主要来自国家体育总局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健身协会和社会培训机构。 其中,培训机构颁发证书的比例最大,但基本可以通过花钱上培训课程来购买。

健身教练_健身教练_健身教练

据悉,在教练员资格认证方面,国家健身教练员职业资格证书是从事健身教练员职业所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证明。 这也是健身教练执业唯一的国家级资格证书。

此外,目前业界认可的四大国际教练认证分别是美国运动理事会(ACE)、美国体能协会(NSCA)、美国运动医学学院(ACSM)、美国国家体育学院医学(NASM)。 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是从短期培训公司获得证书的。

“现在市场对健身教练的需求量很大,招聘流程不会很严格。” 一位健身教练向界面职场透#,“有些健身房在招人时,会看是否有健身基础和一些基本的证书。 没有行业标准或专业水平要求。”

疫情冲击健身行业,教练大量流动

2020年COVID-19疫情的爆发,将对依赖线下门店的健身房和健身工作室产生不小的影响。 长期没有现金流的健身房面临破产的风险。

“如果不能正常运营,健身房面积会更大,租金会更高,更多的人会倒闭。健身工作室会占用更小的面积,更稳定。”易飞说。

据他介绍,疫情发生前,他先是在健身房打工,收入主要靠推销顾客办卡和卖课程。 虽然我不擅长销售,但第一个月还是卖了3000元。 后来,他转行到了健身工作室,收入主要靠课费。 他每天上7个小时的课,每个月能挣2万多元。

然而,疫情的爆发意味着他在封城期间几乎拿不到钱。 他工作的健身工作室不保证底薪。

健身教练_健身教练_健身教练

“教练的收入不稳定,很多店面都没有保障,所以流动性比较高。底薪一般只有两千,表现不够还会有罚款。” 易飞坦言,“疫情严重,各行各业都面临困难。”

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56.6%的受访教练出现收入下降,平均下降26%。 除了外部用户流量骤降导致收入下降之外,健身房也在压缩教练的收入结构。 减少幅度最大的是福利金,其次是五险一金。

易飞说,他在健身馆工作一年多了,有稳定的顾客和学生。 疫情对他的影响还不算太明显,但对于新教练来说,薪资波动较大。 。

“今年(2020年)办理新卡的人比较少,对于新人来说,压力会比较大,可能一个月能挣几千块钱。”

收入水平的下降导致健身行业人员流动明显。 此前有媒体报道,美团去年一季度新增骑手7.5万人,其中37.6%来自健身教练等生活服务行业。 精炼报告还显示,疫情期间,有33.7%的健身教练更换了工作公司。 公司管理不善是他们选择的首要原因,其次是职业发展空间有限。

据《2020年职业健身教练生存状况报告》调查显示,在未来的职业方向上,“自己开店”、“当教练”、“打比赛”、“永远做一线教练”、“做教练” “管理”、“转行”是教练的六大主流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一直以来都是教练高意方向的“开店”比例大幅下降,从2019年的43%大幅下降至2020年的21.4%。业内人士分析,经营不善甚至倒闭疫情期间部分健身房、工作室的经营不善可能是优惠下降的原因。

与开店热度下降相比,打算发展为管理层的教练比例大幅上升至32.4%,远超2019年的4.6%。这或许意味着除了专业技能外,教练希望有机会提升分行能力,提高专业风险抵御能力。

逸飞还没有想好未来的路。 “开店和当教练是两件事,一个需要你懂得经营,有资金支持,可能还需要积累一些人脉。” 易飞说,“现在又是疫情,开店是一件风险比较大的事情,我会再做一次。” 两年后看看吧。”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