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实施方案》

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

王德荣

物流行业是对物体流动进行科学管理的行业。 是集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服务等产业于一体的复合型服务业; 交通运输是物流发展的基础环节和重要载体。 在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物流业持续快速发展,形成两业联动、融合发展的发展格局。互动性已初步形成。 但也存在交通物流一体化发展不够、部分渠道通达不畅、枢纽衔接不畅通、多式联运链条受阻、信息化水平和企业协同发展水平较低等缺点,无法有效实现物流一体化。两个行业。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在科学评价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的基础上,我们从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出发,紧紧围绕“一元体系”的便捷交通体系目标,凸显交通物流一体化发展理念。综合交通物流跨界融合联动,提出“全链条”、“大平台”、“新模式”三大任务,明确构建交通物流一体化发展“五大”。新体系的政策保障体现了前瞻性、系统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及时性等特点。

《规划》是我国以国务院名义发布的第一个关于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的文件。 也是指导我国未来交通物流一体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将推动交通运输、物流及相关制造业、商贸流通业等转型升级,对提质增效、加快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支撑和引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

1、加强通道枢纽建设,完善交通物流网络

《方案》提出,从渠道、枢纽和集疏运体系三个层面完善交通物流网络。

(一)建设便捷畅通的骨干物流通道是交通物流一体化发展的基础

物流走廊是指依托综合运输网络,沿货流集中方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组成,承担大量货物运输任务的走廊。 《方案》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区分“先行”、“有序推进”、“一批开放”等重点,提出建设便捷畅通的骨干物流通道。 牵头推进集装箱运输骨干通道建设,有序推进国际多式联运通道建设,开辟一批跨境多式联运通道。 重点建设南北沿海走廊、京沪走廊、京港澳走廊、东北出入境走廊、西南华南走廊、西北华北走廊、陆桥走廊、沿江走廊、沪昆走廊与国际走廊共六个方向,实现内外联系

运输_运输公司_运输汽车的物流

(二)优化枢纽节点空间布局是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的关键

鉴于综合交通网络的货物运输枢纽同时也是物流集聚作业的节点,《方案》提出优化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空间布局,构建综合交通物流枢纽体系。 随着国际、跨地区、跨省市、城际、城乡货运需求和结构的不断变化,特别是跨境物流、快递物流、城市物流、农村物流等快速发展。 ,迫切需要加快货运枢纽和物流节点的建设。 一体化发展,尽早科学规划国家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布局,尽快提高枢纽节点对内、对外辐射能力,建设以货运功能为主的机场,推进铁路物流基地建设,延伸发挥公路、港口等枢纽的服务功能,提高交通物流综合效率。

(三)完善枢纽集疏运体系是交通物流一体化发展的纽带

实现货物“门到门”的流通往往需要多种运输方式。 要完善枢纽集疏运体系,打通枢纽“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促进枢纽周边“外循环”。 道路建设和工厂、园区“微循环”建设。 为充分发挥铁路节能减排、低成本优势,《方案》提出,加快实施铁路引进重要港口、公路货运站、物流园区等项目。 到2018年,全国约80%的主要港口和大型物流园区引入了铁路。 同时,要加快围绕枢纽的外循环道路建设,如在部分铁路枢纽建设货运外绕道、围绕重点城市的高速公路建设,充分利用城市骨干道路实施城市物流按时段、路段配送,有效减少货物数量。 装货、卸货、转运和回装时间。

2.发展多式联运,构建新型交通物流体系

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构建以集装箱货物多式联运为试点、强化多式联运服务为路径、物流全过程实行“一单制”、一体化保障的全链条运输物流体系。服务。 。 《方案》提出,到2018年,多式联运比重稳步提升,集装箱铁水联运运量年均增长10%以上,铁路集装箱装载比重提高到10%以上; 到2020年,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0%。 %以上,铁路集装箱装运比重提高到15%以上。

(一)推动多式联运服务多元化

制定多式联运发展顶层设计,开展集装箱、散货等多式联运创新试点,发展铁水、公路铁路、公共水运、航空等多种形式的多式联运加强综合交通物流枢纽的多式联运功能,促进多式联运服务多元化。 《方案》鼓励铁路运输企业在沿海主要港口和腹地物流园区之间开行小编组、快速运行的摆式、环行式铁路集装箱班列; 推广多式联运挂车、干线运输和城市配送接驳挂车运输; 提高港口铁水联运比重。

(二)完善和优化多式联运服务规则和流程

根据多式联运模式特点和要求,在多式联运设施、设备、信息化、运营组织等方面完善多式联运规则和服务规范; 探索托盘、集装箱单元等管理运营服务模式,探索建立完善的多式联运服务规则并示范应用。 《方案》重点加快推广“一证制”,提出实现多式联运全链条、全环节电子标签码互通互认,率先实现“一证制”突破集装箱铁水联运、铁公联运重点领域。 在电子运单、货物信息、费用结算、职责分工、便捷运输体系等方面对接统一多式联运体系和规范。 建立政府服务、企业管理、第三方监管立体监管保障体系,提供全程监管服务。

(三)大力发展国际运输服务

发展国际运输服务是深化我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 《方案》提出,完善促进国际便利运输和双多边运输合作机制的相关政策,鼓励跨境运输服务发展。 构建国际便捷运输网络,建设海外集聚点,打造中欧中亚班列国际物流品牌,提高通关效率和市场化运作。 鼓励快递企业发展跨境电商快递业务,建设国际配送中心和海外仓,加快海外物流基地建设。 在有条件的城市建设集货物转运、仓储、中转、集运、配送等业务于一体的海关综合监管场所。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引领交通物流融合发展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等新技术产业化不断加速,互联网教育、互联网金融、移动医疗等新业态不断涌现,线上线下融合(O2O)、移动支付、个性化定制。 随着新模式不断创新,交通物流、信息化跨界发展迅速崛起。 《方案》提出,围绕三大国家战略,突出“平台”建设,完善专业运营平台,打造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支持社会资本有序建设专业运营平台,鼓励平台企业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支持金融物流服务; 以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为导向,推动跨境运输、物流、贸易平台融合互联。 《方案》提出建设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依托国家相关公共信息平台,按照国家大数据开放要求,构建“一单”便捷交通体系,整合行业企业信息平台,实现“一码、电子认证、绿色出行” ”; 对接社会化平台,引导其结合自身实际为编码货物单位提供便捷运输,推动“互联网+交通+物流”融合发展。

四、深化企业改革,创新发展新模式

运输物流服务由运输企业和物流企业共同提供。 加快两业企业创新发展,是两业融合发展、提高服务效率和效果的核心问题。 《方案》以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为指导,提出到2020年初步实现以供应链、价值链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发展目标,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交通运输骨干企业。和物流企业。

运输公司_运输汽车的物流_运输

(一)创新交通物流企业经营组织模式

《方案》提出,推进国有交通运输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交通运输物流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发展。 推动大型运输企业与货主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重点发展绿色低碳多式联运服务和大宗物资、集装箱运输等创新试点。鼓励龙头企业组建国家公路港口联盟、支持交通物流企业共同打造城乡智慧物流配送联盟,发展农村物流服务合作伙伴。 同时,在“一文制”中,强调落实企业互认文件标准,建立健全企业首站责任、安全互认、费用结算等相关制度。 开展道路货运无车辆承运人试点。 《方案》支持有实力的运输企业转型为多式联运运营商和综合物流服务商,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为两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支撑。 此外,支持交通物流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股票上市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

(二)加快交通物流企业“走出去”步伐

为促进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融合发展,要抓住“一带一路”倡议机遇,鼓励交通物流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方案》提出打造中欧中亚班列国际物流公司品牌; 支持快递企业发展跨境电商快递业务,建设国际配送中心、海外仓等; 培育一批集装箱、托盘等国际化经营企业,提供国际化服务。 产能合作提供配套支持服务。

(三)建立交通物流企业诚信机制

《方案》提出,健全交通物流企业守法诚信表彰机制,建立实施“红黑名单”制度和企业警示、失信企业处罚、严重失信企业淘汰机制。

五、加快技术装备现代化,推动交通物流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技术装备现代化是引领交通物流等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引擎。 发展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装备技术,将加快多式联运装备和智能物流仓储系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建设,实现交通物流深度融合和工业。 《方案》提出从货物载体、承载单元、换装设施装备、专用设施装备、创新技术五个维度加快推进交通物流技术装备现代化,强调创新能力向更高水平延伸集生产、研发、推广于一体。 产品形态开发。

运输工具方面,发展推广公铁两用挂车、背负式运输平板车、半挂车和滚装船以及航空物流专用运输工具; 加快铁路快运车辆、新型集装箱平车、双层集装箱车、直通江海的船型研发。 在装载单元方面,推广使用托盘、集装箱等标准化基础装载单元。 转运设施设备方面,支持发展规模化、自动化、专业化、集约化、环保型转运和转运设施设备。 专业设施装备方面,规划建设多式联运装备、智能仓储设施、危险品、冷链等专业化物流设施装备。 创新技术方面,鼓励应用传感、大数据、射频、卫星导航等技术,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实现重点领域全流程监管,推动交通物流与产业深度融合。

展望未来,我们将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充分调动政府、企业等各方的积极性,全面落实实施方案。 到2020年,全社会物流总成本相当于GDP的比重比2015年下降2个百分点,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交通运输与物流融合发展,提高现代综合交通运输水平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综合交通和现代物流效率和效益。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