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的“先行者”。 “上半年,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正常运行,各项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交通经济呈现持续复苏、全面好转的态势,为推动经济复苏提供了有力保障。”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李传光表示。
货运量持续增长,出行量恢复较快
东海之滨,在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巨轮停靠,高耸的桥吊在不停地工作,卡车正在收集,在堆场之间来回穿梭。 上半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79亿吨,同比增长6%。
前六个月,清明节、五一、端午等节假日期间,客流明显回升,铁路旅客量快速增长。 上半年,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7.7亿人次,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
货流畅通、人行顺畅,体现了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
货运量继续增长。 上半年,营运货运量259.3亿吨,同比增长6.8%。 其中,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分别完成货运量25亿吨、190.1亿吨、44.2亿吨、32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6%。 %、7.5%、7.7% 和 6.4%。
出行量恢复较快。 上半年,商务旅客发送量43.2亿人次,同比增长56.3%。 全国城市客运量达到454.2亿人次,同比增长15%。 高速公路客车出行量达到117.8亿辆次,同比增长39%,大幅超过疫情前同期水平。
港口货物吞吐量快速增长。 上半年,港口货物吞吐量81.9亿吨,同比增长8%,其中内贸吞吐量、外贸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7.6%和8.9%。 集装箱吞吐量保持增长,完成1.5亿标准箱,同比增长4.8%。
交通运输投资高位运行。 上半年,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3万网络投稿,同比增长9.1%。 从方式看,铁路投资3049网络投稿,同比增长6.9%; 公路投资13.83网络投稿,同比增长8.9%。 航道投资936网络投稿,同比增长26.7%。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抓好交通运输安全稳定工作,切实保障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全力扩大交通运输有效投资,推动经济持续复苏。 ” 李传光说道。
交通有效投资持续扩大,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刷新“进度条”
通往中国之路坦途,彩虹飞越山河。 今年以来,交通有效投资持续扩大,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不断刷新“进度条”。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政研室副主任孙文健表示,加快建设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为扩内需、稳增长、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惠及民生。
从综合枢纽来看,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已基本实现每天开行一列国际列车。 重庆东站上半年完成投资47网络投稿,占年度投资计划的63%。 目前,厦门高铁北站正在进行内外装修。 全部竣工,预计今年9月底投入运营。
从高速公路项目来看,黄茅海通道主要海塔已全部封顶,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已封闭,为京雄高速公路全面通车奠定了基础上半年,全国新开工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干线项目170个。 ,5750公里,项目总投资3626网络投稿。
从水运项目看,平卢运河全线开工建设、海南洋浦区域性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启动、京杭运河浙江段三级航道通航皖引淮工程正在加快步伐,朝着今年10月全通航的目标迈进。
上半年,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共安排中央车辆购置税资金3049.4网络投稿支持地方公路、水路建设,带动交通项目加快建设。 此外,还批准了18个重点公路项目设计方案,涉及总投资2235网络投稿。 ”孙文健表示,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继续以补网强链为重点,继续推进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强化相关政策支持,服务扩大内需,为扩大内需作出贡献。为了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
交通数字化、绿色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建设交通强国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第一步,是新时代交通运输工作的总体出发点。
“2019年底以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李传光介绍,近年来,共组织71个试点单位,开展试点任务378项,覆盖37个地方交通主管部门。 目前,已有237项试点任务按要求取得阶段性成果,占试点任务总数的63%。
C919国产大飞机正式投入商业运营,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开始试航,高速铁路、重载铁路、铁路等交通装备一系列核心技术高速磁浮实现完全自主可控……试点工作带动,立体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形成,交通装备水平持续提升,综合交通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是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以来,交通数字化、绿色发展步伐加快。
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实现移动5G专网全覆盖。 国内首条智慧高速公路——杭绍甬高速公路即将于今年年底建成通车。 济青中线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公路湖北段改扩建等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
“今年以来,一批场景清晰、效益明显的技术成果在公路建设、养护、运营全流程数字化转型方面加速落地。”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郭胜表示,目前,公路数字化、智慧公路建设政策文件正在起草中,在公路设计建设、养护应急等方面开展数字化专项行动及相关试点工作、旅游服务、市场治理、标准和法规正在推进。
作为推动绿色发展的重点领域,交通排放约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10%,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方面。 孙文建介绍,一段时间以来,新能源、清洁能源车船应用加快,绿色交通深入推进。 目前,我国城市新能源公交车比例达到77.2%。 上半年以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港口、水务区岸电使用量同比增长65%。 渤海湾省际客货滚装船岸电使用量已超过去年全年。 据了解,目前公交、地铁、轮渡等公共交通占城市客运量的72.5%。 上半年,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同比增长约9.4%。
孙文健表示,下一步将大力推进“路转铁”、“路转水”,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深入开展“一单制”、“一箱制”试点综合运输服务“一票制”,着力推动运输结构优化调整。 同时,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低碳化,深入推进国家公共交通城市和城市绿色货运示范工程建设。
小编手记
人们乐在其中,货流畅通
火车提速,新线路开行,旅游市场持续升温; 巨轮穿梭,卡车集运,港口码头忙碌; 路网蜿蜒,彩虹飞扬,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这个夏天,交通充满生机。 人们出行畅快、物流畅通,移动中国释放更多活力。
每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生产生活场景背后,都是交通运输业整体持续恢复向好。 上半年,铁路发送旅客量接近2019年同期,公路客车出行规模大幅超过疫情前水平,快递业务量突破60件十亿条,距离2024年还有34天……各项运营数据都在快速上升。 大家一致认为,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和有效落实,中国韧性强劲的交通运输正加速恢复正常运行,为推动经济复苏提供有力支撑。
放大观察镜头,不难发现,交通运输的持续恢复中,不仅有数量的合理增长,而且质量的有效提升。 国产大飞机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国产大型邮轮开始试航,运输技术自主创新迈上新台阶; 智慧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智慧港口转型升级加快,数字交通发展迈出新步伐; 绿色水道创建加快,绿色出行深入人心,绿色成为交通发展的底蕴……锚定交通强国建设目标,今年以来,国家交通运输系统全力保畅通、扩大投资、稳市场、调结构,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道路畅通,可以顺利穿越九州。 作为拉动投资、稳增长的重要生力军,随着一批重大工程项目的竣工,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建设。 交通运输业良好的发展态势必将更好提振市场信心,助力高质量实现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 小编韩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