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将民法中与市场经济行为有关的法律通过经济法律体系整合起来,仅靠这个法律过程仍然是不够的。 因为在学习经济法律制度之前,学生需要对法的一般理论、经济法律制度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以及经济法律所涉及的刑法、行政法、诉讼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责任。 一般来说,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法律课程应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基础课程。 基础课程主要介绍法的一般理论、我国法律制度的基本结构、宪法规定的基本社会关系、民法、刑法、行政法、社会法和诉讼法及其基本内容。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中国法的基本制度和内容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基本的法律思维和法律观念。 《 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为促进全民法治,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整体体系,在中小学开设法治知识课程。 基于此,法学基础课成为高校各专业的必修课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目前,大多数开设经济、管理类课程的院校只开设“经济法”一门法学课程,很少有不开设专门的法学基础课程的院校。 思想政治课虽然涉及基本法律内容,但教学内容的重点不是基本法律知识的介绍和法律观念的培养,而是把法律作为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手段。 重点是树立尊法守法意识,与专业法律课程的基础和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相距甚远。
在这种情况下,专业基础课中“经济法”课程的教学缺乏必要的法律基础知识背景,仍然需要先引入法律基础知识,严重影响了“经济法”教学目标的实现。经济法”。 第二个层面是经济和法律体系。 本课程为基础学科课程,内容主要介绍与市场经济活动相关的法律知识。 如果说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在于认知和理解,那么经济、法律体系的教学目标则应适当增加法律的具体应用能力。 第三层次是专业课程。 此类课程是根据具体专业方向的需要而有针对性地开设的。 由于经济法律体系涉及的法律领域非常复杂,只能侧重于基础,而很难具体、深入。 更深入的内容只能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单独提供。 例如,人力资源专业需要专修劳动法、工程管理专业需要专修建筑工程法、物流专业需要专修物流法规、外贸专业需要进一步了解企业的专业法律知识。海事法。 由于该层次的法律课程是专门为满足特定专业方向的需要而开发的,因此在教学目标上应更加注重法律知识的具体应用。 对于上述三门不同层次的法学课程来说,经济法制课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与基础法律课程相比,它已经更加面向专业需求,是对市场经济活动相关法律的进一步深入学习。 但相对于不同专业方向的特殊需要,它又是一门经济管理基础课程。
3. 法学课程设计与非法学专业创业教育的协调
目前,已出版的《经济法》教材近百种,但大部分是为法学专业编写的。 有些教材虽然考虑了非法学专业的需求,但没有针对具体专业的特点。 力求“包罗万象”,允许各专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所讲授的内容。 由于缺乏明确的针对性,这样的安排内容虽然全面,但不够系统。 几乎无一例外,各章和章节都是根据一条法律设立的。 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这种教学内容安排只能使他们掌握一些零散的经济、法律知识,却很难形成系统的认识,更不用说法律的具体应用了。 为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教育部提出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高校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制度,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课程体系,要求设立创新创业课程。 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结合,编写适用性强、特色鲜明的优质教材。 虽然法制教育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但法制课程建设无疑是创新创业特别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迄今为止,法学专业的课程设计尚未充分考虑创业教育的需求。 创业法律教育的关键是让学生了解创业过程中所需的法律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创业工作中,相关的法律知识——企业的设立、公司治理、与投资者的内部关系、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市场运作和竞争等等——几乎都与经济法制密切相关,因此可以与经济法制的课程内容设计相统一。 在此基础上,《经济法制》课程的内容设计可以以创业过程为线索,整合相关经济、法律知识。 这不仅满足非法学专业尤其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法学课程的教学要求,也有助于系统地理解法律知识并在实践中具体运用。
4。结论
综上所述,非法学专业的法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设计与法学专业有很大不同,但这一问题至今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从目前相关教材的内容安排来看,大多没有充分考虑不同专业的专业需求,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针对非法学专业的专业特点,基于创业教育的需要,设置三个层次的课程,将《经济法制》的教学内容与创业法制教育相结合,是必要且可行的。 当然,非法律专业的法学教育问题涉及专业广泛,不同专业需要根据自身需求设计相应的法学教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