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年4月21日
岗前培训报告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网络综合布线
培训总结报告
姓名:张兴瑞
类别:网络1001
指导老师:袁德利桂斌
实训时间:2012.9.23~2012.10.12
承德石油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目录
前言
一、实训主要内容及知识点
1.1 网络综合布线知识介绍
结构化布线系统由六个子系统组成:工作区子系统、布线(水平)子系统、干线(垂直)子系统、机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
1.建筑群子系统()。
2、设备子系统( )
3.垂直主干子系统(RISER)。
4. 管理子系统( )。
5. 水平布线子系统( )。
6.工作区子系统(WORK AREA)。
各子系统实现的功能如下:
1、工作区子系统由布线(水平)布线系统的信息插座延伸至工作站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电缆和适配器组成。 每个工作空间根据用户要求配备电话接口和1~2台计算机终端。 界面。
2、布线(水平)子系统由工作区信息插座、各层布线设备至信息插座的布线电缆、楼层布线设备及跳线等组成。
3、干线(垂直)子系统由机房内的配线设备、跳线以及机房至各层配线间的连接电缆组成。
4、机房子系统由综合布线系统的大楼进线设备、电话、数据、计算机等各种主机设备及其保安布线设备组成。
5、管理子系统设置于各层配线设备间,由转接间配线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
6、建筑群子系统由两座或多座建筑的电话、数据和电视系统组成。 它是室外设备与室内网络设备之间的接口。 它终止进入建筑物的铜缆和/或光缆。 ,提供防雷保护和电源过载保护。
1.2 综合布线工具
剥线钳:用于剥去网线的保护套
钢丝钳:将双绞线捆扎到配线架上
压接钳:按正确的线序压住水晶头
网线测试仪:测试网线的连通性
配线架:组合多组双绞线
电缆管理架:电缆管理
1.3相关国家标准文件介绍:
-2007年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2007年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2008年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局域网系统验收与评估规范;
GB/-2008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标准
1.4 计算机网络规划设计和综合布线技术要点
水平子系统的设计
网络拓扑结构
水平布线子系统通常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 它以楼层配线架FD为主节点,各工作区的信息插座作为分支节点。 两者通过独立线路连接,形成一个中心,以FD Star网络辐射至工作区信息插座。 通常采用双绞线来敷设水平布线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的最大长度为90m。
规格
为了保证通信质量,对布线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距离做了具体规定。
综合布线系统与电力电缆的间距应符合表4-1的要求
综合布线电缆、光缆与管道及其他管道的间距应符合表4-2的要求
1.5 综合布线安装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1、施工前的技术准备
1、根据合同要求和业主提供的平面图及相关线槽布置图,编制本工程设计图纸。 审核通过后,将内阁档案提供给业主和监管机构。
2、组织相关施工人员进行PDS综合布线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掌握工程要点,熟悉施工流程和规范,明确质量标准,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程建设任务。 ,满足设计标准。
3、项目经理根据本项目,组织编制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分阶段实施布线、配管工作。 设备安装、线路夹紧工作、系统测试等工作。
4、编制施工指导文件,编制本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工程队伍组织; 施工现场组织编制工程质量手册,下发施工任务书,重点关注工程名称、产品代号、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表格文件,应与施工任务书严格一致,并编制施工预算做好准备,方便采购部门准备材料和订单。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原材料及各类布线器材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关键,因此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规格、品种和质量要求进行采购。 布线系统的进口材料必须是KRONE公司生产的产品,每批进料必须有质量证明书。 或仅凭科龙厂家提供的产品质量保证书进入施工现场。
2、严格执行公司质量检验制度。 PDS综合布线各工序必须实行自检、互检、专职巡检制度三检制度,并为每道工序准备一份质量检验表,由施工人员、质量人员和施工人员编制。运营团队长签字后,将由公司存档,并作为公司员工奖惩考核的依据之一。
3、全面落实预防为主的质量意识
公司任命本项目作业班组长为QC组长,质量员为副组长及施工骨干人员。 日常施工中及时保存质量记录。 如果发现问题,将从4M1E开始及时开展QC活动。 查找质量问题的原因并制定对策。 将陆家嘴发展大厦项目PDS综合布线工程打造成用户满意的优质工程,并为用户提供德国KRONE颁发的20年质量保证证书。
3、严格执行各项工艺规范和工艺纪律
技术是保证综合布线系统质量的重要手段。 实施综合布线工程时,必须严格按照以下工艺要求进行施工:
☆ 布线管道工艺准备——管道检查
☆ 接线工艺规范
2.主要典型实训项目介绍
2.1第1项网络互连设备性能参数。
2.1.1 项目简介
网络互连设备性能参数介绍:网络互连设备中继器; 桥梁; 路由器; 网关
2.1.2 关键技术应用
中继器:由于传输线噪声的影响,承载信息的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只能传输有限的距离。 中继器的作用是将接收到的信号重新生成并发送出去,从而增加信号传输的距离。
网桥:网桥连接两个相似的网络并管理网络数据流。 工作在数据链路上,不仅可以延长网络的距离或范围,还可以提高网络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
路由器:路由器用于连接多个逻辑上独立的网络。 为了给用户提供最佳的通信路径,路由器利用路由表来选择数据传输的路径。 路由表包含网络地址列表以及每个地址之间的距离。 路由器使用路由表来查找数据包从当前位置到目的地址的正确路径。
网关; 也称为协议转换器,可以支持不同协议之间的转换,实现不同协议网络之间的互连。
2.1.3 项目效果展示
2.1.4 经验
对网络连接设备有新的认识。 网络硬件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承包商必须提供网络技术支持,并协助其他项目承包商基于网络应用完善用户信息化建设。 选择时还应考虑设备单位的售后服务,避免出现故障无人负责。 还要考虑设备的质量。
2.2 项目2校网中心理解与实践学习
2.2.1 项目介绍
参观学校网络中心。
2.2.2 关键技术应用
了解中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服务器、路由、外网、内网等。
网络中心拓扑图
2.2.3 经验
今天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学校网络中心的机房。 这个小小的机房实际上管理着整个学校乃至附近居民区的整个网络。 虽然外表看起来很简单,但是那台小机器却发挥着如此重要的作用。 机器的功能虽然看起来很小,但是却很强大,而且价格也不便宜。 机器的材质也是防尘、防静电的。 机器上连接着很多根电线,一根小小的光缆就是某栋楼的网络信息。 老师拿了一个光纤盒,给我们详细讲解了光纤盒的用途和作用。 整个机房的布局也非常整齐。 我们脚下的地板距离实际地面也有一段距离。 地板材质为铜质,表面涂有一层油漆。 据说可以防止静电。 老师细心地给我们讲解每台机器的功能。 我们从每个组件的用途中受益匪浅。
2.3 项目三:基于学校校园网进行需求分析并撰写需求分析报告
2.3.1 项目介绍
文理楼综合布线要求分析
2.3.2 关键技术应用
文利楼分为A楼和B楼; A栋长124m,每层高3.5m; B栋长124m,每层高3.5m。 A、B栋由两条长41米的通道连接; 每层有一个A机房,有40台计算机和4个信息点。 普通房间有2个信息点。 中心机房位于A215,B楼设计了副中心机房B207,为B楼各层机房提供高质量的通信。
整个综合布线系统分为五个系统,分别是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配线间管理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 由于是单体建筑,不存在建筑群子系统。
在本综合布线系统中,选用了5e类非屏蔽布线系统。 5e类布线的带宽和传输速率满足当今数据网络传输的需求:它可以支持1.2G/2.4Gbps ATM和1.0Gbps千兆位以太网。 网络应用。 5e类布线与基于光纤介质的数据干线一起使用,为高带宽应用提供完整的端到端布线解决方案。 先进性强,适合未来网络扩容升级,降低维护成本。 集成布线可以降低支持千兆位以太网的电子设备的成本。 同时,这套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完成后,可以满足每周7天、每天24小时计算机网络传输的正常要求,无需休息。
根据客户需求以及本项目的应用特点,系统的基本规划如下:
l 数据和语音部分均采用5e类非屏蔽RJ45模块、5e类非屏蔽4对双绞线和5e类非屏蔽配置,组成5e类水平链路;
l 数据主干采用6芯多模室内光缆;
l 语音主干采用3类大对数电缆;
l 对于建筑物之间的通信,也采用光纤和铜缆来实现数据和语音连接。
2.3.3 经验
经过这个项目,我们之前学过的理论知识又重新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 通过我们自己的实践实践,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这些知识。 同时,经过这几天的课程设计,我也提高了自己与其他同学交流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前人思想的能力、系统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分析能力。排查能力、表达能力等诸多方面。 它培养了我们的团队精神。 在课堂外的实际工作中,我们一般都要与他人合作完成某个项目,这需要团队精神,而这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是非常有限的。 也锻炼了我们的心理素质。 网络与综合布线课程的设计结果总是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必须在老师的指正下反复修改。 因此,设计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课程设计中,并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最终的结果。 这次课程设计也让我明白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为了更好地掌握之前所学的知识,除了定期“温故知新”之外,我还需要进行一些实验和实践。 我们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步提高。 这次课程设计也让我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只要大家团结起来,我们就能克服一切困难。 我们在本次课程设计中遇到了一些困难。 感谢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帮助,我们才能够顺利完成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 在此我想对各位老师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2.4 项目四:制作网线
2.4.1 项目介绍
使用网络测试仪、压接工具、接线工具、剥线钳等工具在模拟地板上实现网络布线。
2.4.2 关键技术应用
网络测试仪测试线路; 压接电线; 剥去电线; T568B线序(橙白、橙色、绿白、蓝色、蓝白、绿色、棕白、棕色); T568A线序(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制作步骤:
第一步,用压线钳后端的切口剪掉网线的保护套,去掉大约3厘米的长度。
第二步,剥去保护管套,将网线中的4对双绞线分开。
第三步,按照T568B标准,按照白橙、橙、绿蓝、蓝、蓝白、绿、棕白、棕的顺序排列线条。
第四步,将排列好的电线拉直、压平、拉直,然后用压线钳的尾部缺口将电线剪整齐。 为了使保护套能够被水晶线头压住,防止网线容易松动或断裂,我将双绞线剪成1.5厘米左右。
第五步:将8根线捏紧,防止线乱。 将水晶头的塑料面朝下,将排列好的8根线插入水晶头。
第六步,确认8根线全部插入水晶头底部,即看水晶头头部是否有金属光泽。
第七步:将水晶头插入压接钳的插座中,用双手压紧,使水晶头的8针接触点压过电线的绝缘外层,与压接钳紧紧压在一起。分别是8根线。
第八步,测试网线连通性。 在b514实验室实验配线架上的仪器上,选择了实验第三模块。 将双绞线不带水晶头的一端剥去约30~40厘米的保护套,用钢丝钳按照模块上标注的线序将网线打到模块上。 然后将准备好的水晶头插入对应的组中,观察显示屏上的连接是否正常。 如果看到一切都连接好了,并且线序也正确,那就说明成功了。
2.4.3 故障诊断与调试
1、剪线时不能剪得太长或太短。 如果时间太长,就会浪费。 如果太短的话,生产过程失败的话就做不成;
2、剥皮时切勿用火。 大多数人在剥电线时喜欢用火,但我们这里不能这样做;
3、排序不要出错,否则就白费了; 切割时,将除去外绝缘的部分保留在14mm左右,不能太长或太短。
4、剥线时注意不要剪得太深,否则会切断芯线,造成芯线之间短路甚至堵塞。
5、注意将电线按棕、白、棕、绿、白、蓝、白、绿、橙、白、橙的顺序排列整齐。 排线时一定要握紧排好的芯线,否则会移位。
6、安装水晶头时,请注意双绞线的外护套必须插入水晶头的后端。 压线时一定要均匀缓慢用力,压到底,保证铜片完全穿透双绞线的芯线。
2.4.4 经验
经常和网络打交道,很少了解这些很实际的东西。 虽然做起来并不难,但是需要耐心和细致。 这段时间,我在制作水晶头时犯了一个错误。 原因是其中一根线没有拉直,没有插入水晶头底部,所以没有成功。 吸取经验,第二次认真做,你就成功了! 还有,我在剥线的时候,不小心把里面的漆包线弄破了一个洞,但是我没有发现。 后来我拉直的时候就断了,也就是说前面的功夫都白费了,所以做的时候一定要做好。 请注意这些细节。 将拉直的线材插入水晶头时,一定要将线材插到底部,否则水晶头的刀片无法卡住漆包线的线芯,导致网线连接不上! 再次测试时,我们还应该注意这些行的顺序。 这个柜子的测线功能非常强大。 如果线序错误的话,会非常直观地反映出来,让我们清楚地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以便以后注意。 ! 这次收到了很多制作网线的商品,非常贴近日常生活,非常实用。 希望以后能接触到更多这样实用的东西!
2.5 项目六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2.5.1 项目介绍
文利大厦综合布线设计
需求分析:文利大厦分为A座和B座; A栋长124m,每层高3.5m; B栋长124m,每层高3.5m。 其中A、B栋由两条长41米的通道连接; 大楼每层都有一个计算机房,有40台计算机和4个信息点。 普通房间有2个信息点。 中心机房位于A215,B楼设计了副中心机房B207,为B楼各层机房提供高质量的通信。
2.5.2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2.6项目5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培训-模拟楼宇综合布线
2.6.1 项目介绍
在易讯E-Cable 600电缆实训仪上完成接线、测试等工作任务; 在易迅网络综合布线模拟实训墙上完成槽板敷设、双绞线敷设、信息模块及配线架的安装及双绞线电缆连接等工作任务。
2.6.2 关键技术应用
双绞线的生产; 网线测试仪的使用; 安装配线架
2.6.3 项目效果展示
2.6.3 故障诊断与调试
测试时按照t568b的接线顺序安装两根网线。 然后用线路测试仪测试两根网线的连通性,确保线序正确。
首先测试一楼的网线。 一楼只有一个。 使用配线架上的22号模块。 将一根网线插入一楼信息模块,另一根插入配线架上的22模块。 使用线路测试仪测试连接性。 如果看到测线仪上的灯按1、2、3、4、5、6、7、8的顺序亮起,则说明网线制作良好,线序正确。
二层配线架上使用10号模块和15号模块。 测试方法相同。
2.6.4 经验
通过这次实验,我对网络综合布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解了各种工具及其使用方法,了解了布线测试。 实验从刚进实验室时的陌生到逐渐熟悉,过程中也犯了很多错误。 通过这次实验,我懂得了时间的重要性,尤其是网络综合布线等需要动手的项目。 实验过程中,我们分组进行。 从这次实验中,我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团队讨论,我们可以加深对实验以及出现的错误的理解。 在这次实验中,我了解到应该把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应用中。 这只能算是学习。 盲目运用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实际问题还得自己去体会。 ,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弥补了我知识的不足; 我提高了吃苦耐劳的性格。 然而,正是这种累的经历,更加坚定了我上进的愿望。 只有不断努力,我才能成为最好的。 变得更强; 培训过程中,同学们互相帮助、鼓励,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3.实训流程总结
3.1 实践培训的收获
通过这次实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原本以为网络只是简单的电缆连接,现在才明白网络原来也是这么复杂。 首先,一个完整的网络需要很多必要的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网关、中继器等,然后对要布局的建筑区域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从开始设计到最终布局,以及之间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注意解决,最终提供一个合理的网络连接网络。
虽然我们只做了几项任务,但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老师也很好地讲解并及时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让我们牢记在心。 通过这两周的在线培训,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 通过这次实训,我们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那就是我们对互联网的了解太少了。 我们所理解的都是肤浅的。 如果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一些东西,我们就需要阅读更多相关的书籍。
3.2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设计时对综合布线系统了解不够; 由于没有接触过真正的工程项目,第一次设计时有很多不足,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尤其是信息点的分布,不知道怎么分布。
2、不熟练使用Visio软件; 由于是第一次接触设计,所以对Visio绘图软件也很陌生。
3、跳线制作时的线序和水晶头问题; 在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的网络中,跳线的制作非常重要。 目前最常用的布线标准有两种,即T568A标准和T568B标准。 T568B标准描述的线序从左到右为:1-白橙、2-橙、3-白绿、4-蓝、5-白蓝、6-绿、7-白棕、8-棕。 在网络建设中,一般采用T568B标准。 ,而且水晶头的制作难度更大。 首先是剥线。 剥线时,很容易不小心割断电缆,造成跳线不合格。 第二种是压接电线。 压接电线时经常发生两种情况。 一是压线时八个头都没有压到位,导致一段被堵住; 二是排线剪得不整齐,导致压线时有些线压不进去。 4、冲模时出现的问题。 由于打孔钳使用不熟练,在打模块时出现了一些问题,包括线序不正确、打孔钳使用不当等。
3.4.结论
三周的实训很快就过去了。 这段时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感谢袁老师和于老师这段时间的悉心教育和指导。 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们的帮助和支持。 通过实践培训,我对综合布线的设计步骤和施工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在表格设计方面,综合网络布线中出现的一些表格我们无法理解。 经过开学第一天的培训,我们能够自己设计类似的表格并收集信息点。 我也有一定的了解。 其次,Visio软件应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从能够按照书上的图画,到最终自己画出文科楼五层的平面图和信息点分布图; 经过三周的实训,我们看到了以前没有见过的设备和仪器。 通过小组模拟网络综合布线培训,我们也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 为今后本课程的学习指明了学习方向。 同时也非常感谢袁德利老师、于桂斌老师以及学院的领导为我们安排了这次实践培训的机会,让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能力。 最后,我想我在这次实训中收获最大的是:对整个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流程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是我收获最大的地方。
通过实践培训,我们了解了综合布线系统的一个流程,也接触到了以前只在书本上看到的资料,体验了它们的用法和用处。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我们没有接触过真正的工程,也许这个想法比较困难,因为学生不太可能去参观施工现场,但我个人认为参观和学习真正的布线系统是最有用和最好的学习东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