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3日,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正式开幕。 “办好亚运会”是杭州亚运会筹办过程中的核心标准,也成为所有杭州亚运会参与者的最高标准。 本届亚运会虽然刚刚开幕,但自申办成功以来,杭州及宁波、温州、金华、绍兴、湖州五个协办城市,秉承和践行亚运理念,已为亚运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绿色、智慧、节俭、文明”。 如何“办好一届亚运会”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减少不必要的投资,力争节约; 基于创新技术和智能数字技术,降低能源消耗,降低运维成本,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改善举办和参与比赛的体验; 提前规划场馆设施的赛后利用方向,促进场馆基础设施和文明水平的整体提升,打造场馆独特的品牌和美誉度。 此外,还与更多地区分享亚运红利,协作协作,持续获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绿色——杭州亚运会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新建场馆采用绿色建筑设计和节能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例如,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游泳池,智能导光系统通过屋顶210根导光管将室外自然光引入场馆,每年节省电力10万千瓦时。 杭州亚运会65个场馆及相关设施已实现100%绿色供电。 除省内海上风电、光伏外,这些绿色电力大部分来自中西部省份。 在杭州富阳水上运动中心,场馆屋顶覆土面积约2.4万平方米。 多种绿色植物使场馆绿化率达到45%,不仅能固碳释氧,还能保持场馆冬暖夏凉,其雨水回收系统可通过过滤器过滤雨水。系列过滤器并将其用作场馆中庭、供水系统、喷泉和灌溉的水。 使用该系统,场馆每月可节省35%(约1000吨)水能。 这些绿色低碳的应用不仅大大节省了新建场馆的投资,也为降低赛后运营和维护成本奠定了基础。 来自中西部省份的绿色电力也促进了资源的协同利用,使中西部地区也能享受到亚运红利,扩大了大型赛事积极效应的范围。
智能——杭州亚运会在智能应用、数字创新等领域创造了多项全球第一。 “智慧亚运一站式”是杭州亚组委推出的亚运史上首个一站式数字观看服务平台。 这也是国际综合性运动会的首次。 平台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方面,整合各类城市服务,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提供从购票、出行、观看的“一站式”服务游戏到住宿、餐饮和旅游。 服务。 目前,小程序注册数量已突破1亿。 此外,杭州亚运会上创新推出全球首支数字火炬、开幕式上令人惊叹的数字烟花、全球一亿数字火炬手携手点燃亚运圣火的盛况,以及亚运会开发的数字吉祥物及其他衍生产品。 这是大型综合运动会的一次创新尝试。 这些新做法不仅提升了观赛和参与体验,也为城市服务一站式平台的应用提供了终极场景。 赛后还可以继续完善,更加高效、智能地服务市民和游客。 需求,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 而数字商品的出现,也使得相关产品和商品能够突破地域界限,突破传统的供应链模式,从而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获得更多、新的经济利益。
节约——杭州亚运会在预算和资源利用方面力求节约。 按照“改而不建”的原则,杭州亚运会56个比赛场馆中,除12个新建场馆外,其余均为改建或临时修建的场馆,31个训练场馆全部为改建场馆。 赛事相关设施设备也始终坚持“借或租、租或买”的原则。 比如,负责击剑比赛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馆,就已经受到相关单位的评估。 其原有5000多个座位可保留继续使用。 经过仔细拆卸和清洁后,这些座椅被放回原位; 浙江工商大学文体中心是本届亚运会手球项目的比赛场地。 由于活动需要,场馆改造时不得不拆除原有地板。 为了避免浪费五天即可拆除的地板,学校用了两周时间进行保护性拆除,然后捐赠给有需要的山区学校。 这些场馆中,有51个场馆制定了下一步具体利用计划,赛后可利用计划比例达到91%。 从办赛节俭的做法来看,直接减少了比赛的投入,提高了赛后继续使用场地的成功率。 这两项指标恰恰是影响大型综合赛事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文明——杭州亚运会将文明作为现代与传统交汇的共同点。 从文明治理和行为角度看,在“硬件”上,杭州亚运会比赛场馆按照无障碍标准建设:建设“会说话”的无障碍厕所,不仅能提供更贴心的服务,还可通过语音求救等方式触发报警机制。 从“软件”上看,文明参与、文明观赛已成为全体杭州市民对体育文明和对体育精神的庄严尊重的最大共识。 从文化文明的角度看,杭州亚运会的主题口号“心连心@未来”,用现代互联网的特色符号体现了亚运会对于促进亚洲乃至世界互学互鉴的拉动作用。文明互鉴,共享美好与美好。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愿景,吉祥物“丛丛”、“连连”、“陈晨”分别代表良渚古城遗址、西湖和京杭大运河,还有展示中国人文历史和山水的亚运会。 圣火的“火”将主办方的历史文化文脉与现代体育仪式有机结合起来,凸显了体育在文明传承中的重要价值。 此类大型综合性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城市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还可以凸显城市的文化背景和特色,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们到举办地创业、落户、旅游、度假。赛后。
不仅如此,杭州还按照“杭州牵头、全省共享”的方案,联动宁波、温州、金华、绍兴、湖州等协办城市,共同举办40个竞赛项目、61个分项赛事。 ——亚运会赛事。 通过亚运场馆建设和改造,进一步促进了全省不同地区之间的分工合作,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亚运会场馆的建设和赛后利用将对相关城市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不仅带动杭州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为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机遇。 这种共办共享的机制,也让大型综合性活动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效应惠及更多领域,投资到最需要的地方,及时提供帮助,惠及更多群众,带来更好的回报,而不是固守在其中。到了成熟期,如果你在某个领域进行重复投资,你肯定会面临投资边际收益递减的情况。
杭州亚运会不仅仅是一场体育赛事。 通过体育促进和平,通过体育促进团结。 以“办好一届亚运会”为目标,向世界呈现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格、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 这是我国体育强国建设道路上的标志性赛事,也是推动我国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机遇。 它不仅是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共同繁荣示范区新征程的重要篇章,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 杭州亚运会以体育为切入点,对推动中国与亚洲国家更加全面、深入的区域合作和沟通交流发挥着关键作用。 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社会价值。
相关链接
【时代轻吟】陈显达与臧凤宇对话:时代背景下如何推动文化实践转型
【时代轻吟】韩庆祥:懂得理论的力量
【时代轻吟】唐仁武:正确把握理论深度与互联网大众传播的关系
【时代清音】韩震:如何正确运用历史视角把握时代大势
【时代轻吟】郑功成:品质、信心与养老服务业发展
【时代轻吟】黄扬华:夯实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物质技术基础
【时代清银】金民清:新时代“两个结合”的原创理论贡献
【时代清银】完善国家安全法律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本质。
【时代清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工作的内涵与实践路径
【时代轻吟】韧性巨大、动能强劲,中国经济的“含金量”
【时代轻吟】深入领会“两个结合”中的新文化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