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将组织实施政府补贴性培训7500万人次以上

“十四五”期间组织实施政府补助培训超过7500万人次

“十三五”期间,我国职业技能培训迎来快速发展的五年。 五年来,全国近亿人次接受补贴职业技能培训,其中企业职工超过3000万人,农民工超过4000万人,贫困劳动力超过900万人。 截至2020年底,全国技能人才总数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人。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职业技能培训的规模和质量与建设技能型社会的需要还存在差距。”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唐涛表示,一方面,我国技能人才培养还不能完全适应产业转型升级。 和技术进步的要求; 另一方面,培训供给能力仍不足,针对性、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十四五”期间,预计城镇每年新增就业劳动力仍将超过1400万人。 当前,劳动力市场“就业难”与“招工难”困境并存,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重点就业群体就业创业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存在差距,对职业技能培训提出更高要求。

为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研究编制了《方案》。 这是我国首次编制全国职业技能培训五年专项规划。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组织实施政府补助培训7500万人次以上,其中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3000万人次以上。

《方案》对培训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 通过培训,新增4000万人以上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中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800万人以上。

《方案》还首次提出了产训一体化的理念和措施。 “生产培训一体化,要求培训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和企业自身生产经营需要,核心是切实提高培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司长哈增友表示。

哈增友介绍,要真正实现产训一体化,要充分发挥企业培训主体作用,提高职业技术院校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引导各类人才健康有序发展。扩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规模,促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质量。

“目前,制造企业对技术人员、技工的需求非常迫切,很多企业在实施新技术时都面临着高层次技能人才短缺、招工紧张的问题。” 唐涛表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按照国家要求,指导各地发展先进制造业。 根据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需求,动态调整培养专业设置补贴项目,提高培养水平,为企业培养更多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对重点就业群体给予培训补贴,在职员工也有相应政策。

职业技能培训费用如何支付?

对重点就业群体给予培训经费补贴。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刘康介绍,重点就业群体包括大学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中毕业生、转业工人等。到农村地区就业、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其中,除职业培训补贴外,家庭经济困难的还可获得生活费、交通费补贴。

对于在职员工也有相应的政策。 参加公司新学徒制的学生,以及参加技师培训的员工,还可按规定申请一定标准的职业培训补贴。

“我们将多渠道筹集资金,尽可能加大政府补贴政策的支持力度。” 刘康表示,目前资金的主要渠道是就业补贴资金、提取的失业保险资金和现有的职业培训资金。

同时,《方案》提出指导各地建立培训补贴标准动态评估机制,及时调整补贴标准,减轻学员和培训机构负担。

职业技能培训时间如何确定? 需要“脱产”学习吗?

刘康表示,公司员工日常工作时间比较充实,参加培训可能会占用业余时间或者其他时间。 《方案》提出,鼓励企业与参训职工协商调整工作和培训时间。 企业应当依法保证职工培训期间的工资福利不减少。 “同时,人社部正在推动企业结合生产岗位实际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总结有效方法,让员工安心参加培训。” 刘康说道。

完善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切实提高薪酬水平

吸引更多人参加培训,壮大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队伍,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方案》对完善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专门提出了明确要求。

实施“新八级”,完善技能工人职业发展通道。 原来,技术工人的职业发展评价等级分为五个等级,即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 “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人40岁就已经是高级技师了,到了50岁就没有进一步职业晋升的空间了。” 唐涛表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在全国企业推广新型学徒制。 加入学徒级别。 同时,启动了特种技师试点,加上在基层创新性地引入首席技师级别,“新八级”职业技能等级体系正在探索形成。

打破“隐形门”,畅通技能人才职业转型和横向职业发展通道。 近年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不断KTV政策,支持工程、农业、工艺美术、文物博物馆、实验技术、艺术、体育、技工院校教师等领域高技能人才参加鼓励企业加强职称评价和聘任制度。 联系

健全“接力棒”,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完善以专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以工匠精神和职业道德培养为重点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全面实施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将评价结果与其使用、待遇挂钩。 目前,全国已选定第三方社会评价机构3100多家,注册开展独立评价的企业超过11000家。

实施加薪,切实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 推动《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这一重要文件落实到企业,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符合技能人才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 鼓励企业建立正常工资增长机制,探索技能激励方式。

加强对技能人才的认可并激发他们的自豪感。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健全以国家奖励为先导、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的技能人才认定奖励制度。 加大对各级各类高技能人才表彰力度。 做好“中国技能奖”和“国家技术能手”评选表彰工作,给予获奖者更高的待遇。

“我们还将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刘康表示,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将为技能人才搭建展示高超技能的平台,为技能人才创造出彩的机会。 据悉,今年10月,我国将在上海举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技能界的“奥运会”。 我国在2017年、2019年连续两年实现了“三个第一”——金牌第一、奖牌第一、团体总分第一。

《人民日报》(2024年1月8日第02页)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