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新农业科学建设促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引起不少网友关注。 新增农业专业有哪些? 农林学院越来越受欢迎吗? 今天我们就来关注一下学院职业寻宝。
多所高校已开启农业新专业招生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快新型农业科学建设促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大力推进急需农林专业人才培养,加快建设高等农林专业。多类型农林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提高农林专业质量,进一步加大对农林院校的支持力度,鼓励校地合作,探索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规划涉农专业,实施“入学即就业、毕业即就业”等改革试点。
新增农科专业有哪些? 2024年9月,教育部组织国家新农科建设中心制定了《新农科人才培养指导专业指南》,如下图。
新农科人才培养指导专业
近两年,多所高校纷纷制定农业新型人才培养计划。
中国农业大学共新设农业智能装备工程、兽医公共卫生、土地科学与技术等7个农业专业,其中6个为国内首创。
西北农林大学首创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推进涉农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规划建设干旱区作物及胁迫生物学、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等重大科学和关键技术干旱地区农业发展问题。 、农业高效用水与区域水安全、动物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及营养与健康。 2024年招生季,西北农林大学新增智慧林业、智慧水利、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三个招生专业。
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在生物育种领域进行了探索。 南京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安排中,除传统遗传育种、现代分子生物学等专业课程外,还有种子营销、种子生产法律法规、农业保险等相关课程。
福建农林大学构建新型学科体系,积极推动交叉学科融合发展,设立生物育种、生物安全等交叉学科方向,先后发展智慧农业、合成生物学、作物表型组学等交叉学科领域,助力智慧农业人才。 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川农业大学新增智慧农业、草坪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与健康三个专业。
新农科专业前景如何?
中国农业大学张海林教授、浙江农林大学郭凯副教授表示,农业可以概括为五个字:“农、林、牧、副渔”。
张海林教授去年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介绍农业专业的文章。 张教授说,今天的农业与过去面朝黄土背天的农业完全不同。 现代农业运用了许多高科技技术。 与农学专业一样,它既包括农作物种植,也包括农作物育种。 例如,生物育种专业是农学、生物科学、信息技术交叉的新兴专业。 对于解决我国种业理论技术瓶颈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与我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 比如园艺专业主要学习蔬菜、花卉、果树等知识; 而动物科学专业则与我们的肉蛋奶相关; 林业、养殖业、渔业等也是如此。
张教授对农业非常乐观。 “农业专业是‘长寿无国界’的专业,因为吃、穿、住、行是我们最基本的需求,永远都离不开我们。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除了吃饱、吃好之外, ,我们需要用新的科学技术来发展农业,农业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潜力巨大!”
部分老牌农业专业录取分数超过浙江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农林专业为特色专业。
学校2024年浙江省普通类提前招生(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定向培养)已结束,录取分数线很高。 分数在630分以上的考生不少。其中,富阳区基层定点农业技术人员得分最高,为651分。嘉善县定点培养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最高得分为668分。这些岗位都是“入学时可用,毕业时可用。”
浙江农林大学2024年浙江省普通提前招生项目(粮油仓储、检验人员定向培养)已结束,最高分达到627分。 平均分596.32分。
浙江农林大学2024年浙江省普通提前招生(基层林业技术人员定向培养)已结束,录取平均分602.2分。
现有农学本科专业46个
浙江农林大学老师介绍,农业是一个大门类,包括农、林、牧、副渔业等产业。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4年版)》,农学共有7个专业大类46个本科专业。 专业数量与科学相当,以解决人类“吃穿”为使命。
这46个专业中有不少是新农业科学专业,如智慧农业、生物育种科学、生物质科学与工程、兽医公共卫生等。
农学本科专业目录
82所高校一线招收农业专业
大学专业寻宝整理了浙江省这些专业的招生情况。 根据2024年浙江省普通一线平行招生线路表,一线招收农业专业学生的高校约有82所,招生计划总数为1926人。
其中,传统农业专业录取情况如下——
新增农科专业招生情况如下——
其中,招生人数最多的本科院校为浙江农林大学(364人)、浙江大学(170人)、华中农业大学(84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80人)。
备案数据显示,农业相关专业录取排名从7000名到一线不等。 排名最高的是浙江大学,录取排名为7137。 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双一流”大学招生排名在8000-40000之间。 与理、工、文等其他学科相比,农科的录取门槛并不高。
城市互动·城市快报 小编 胡新昌
通讯员 王哲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