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首先应该了解财务会计的基本原理,即复式记账原理(即为什么需要复式记账); 然后了解并熟悉如何进行复式记账(即了解借记和贷记记账方法)。 通过这两个步骤,你基本上就可以掌握复式记账法了,也就是可以学会记账了。
简单地说,企业要进行经营活动,必须拥有一定的财产和物资,如现金、存款、场地、机器、建筑物等。企业拥有的财产和物资等经济资源称为资产。 资产数额可以用实物指标来表示(例如某公司拥有5台数控机床、2个工厂、100亩土地等资产),也可以用货币指标来表示(例如某公司拥有资产) 100万元)。 企业拥有的资产(即财产和物资)以货币形式表示,统称为资金。 企业拥有的资产是资金的具体表现,称为资金的运用。 企业拥有的资产或资金必须有其特定的来源(如果没有,你的资金从哪里来?),特定的资金来源称为资金来源。 财务会计的基本原理是,首先,人们认识到企业在任何时候所拥有的资金都有两个方面(即资金用途和资金来源两个对应的方面),并且这两个方面始终保持着平等的关系(即资金用途=资金来源)。 资金的两侧及其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产生的根本原因(即现代财务会计出现的根本原因)。
1、财务会计的基本原理是人们认识到资金的两侧及其恒等关系,从而产生了会计方程和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是记录和反映企业(会计主体)经济业务引起的资金用途和资金来源变化的会计方法。 由于复式记账法可以通过会计等式“资金使用=资金来源”来检查和验证会计结果是否正确,因此复式记账法是一种科学的会计方法。 (详情请参见我对“复式记账(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问题的回答)。
2、财务会计的核算内容(核算对象)是企业自有资金的增减,即资金使用的增减以及资金来源(具体请看我的回答)问题“理解会计对象?”的答案)。
3、为了使会计内容具体化(也为了使会计实务工作切实可行),必须具体化资金的用途和资金的来源,而具体化的基本项目是会计要素。 具体的会计要素是资产、负债、资本、收入、费用和利润。 资产和费用是规定资金用途的基本项目; 负债、资本、收入、利润是明确资金来源的基本项目。 有了会计要素,会计的具体内容就是六大会计要素(金额)的增减。
4、对(各个)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根据管理和会计需要),其分类项目称为会计科目。 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进行,企业的经济业务(如采购材料或货物、销售商品等)会引起会计要素金额的增减,从而也引起会计要素金额的增减。会计要素分类项目数量减少。 为了计算(计量和记录)每个类别项(金额)增减的变化和结果,需要为每个类别项设立一个计量表(即账户),计量并记录流量(即增加额)。每个类别项目的数量)。 ,减少)和库存(即余额)。
5、一旦有了账户,就可以使用特定的复式记账法——借方和贷方记账法,将企业经济业务引起的会计要素各分类项目的增减记入相应的账户。 借贷记账法以借方和贷方作为会计符号(即用借方和贷方来表示会计要素金额的增减),采用“同科目结构相同、异类科目结构相反”作为账户结构设置规则。 会计方法。 具体核算方法为: (1)资产和费用增加时,记入相应科目的借方; 资产减少、费用结转时,贷记相应科目; (2)当负债、资本、收入、利润增加时,将贷方记入相应账户; 负债、资本减少以及收入和利润(减少)结转时,相应科目将记入借方(借方和贷方会计方法的详细信息,请参阅我的评论“如何理解借方和贷方会计”会计方法?”和“你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借方和贷款吗?”)。
6. 最后,通过账户记录准备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能够概括企业当期(各期)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7、了解了以上原理(内容)后,可以购买一本教材《会计原理》看一下详细内容(主要是了解和熟悉企业中发生的常见经济业务如何进行会计分录) ,即企业中发生的常见经济业务如何进行会计分录),实践中如何对这些常见经济业务进行记账),然后找某公司的会计熟悉(实习)具体的会计操作,你基本上会学会记账。
我再次修订的《现代会计原理》出版了。 我在知乎上回答的大部分问题的答案都来自于这本教材,但《现代会计原理》教材更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财务会计的基本原理“资金两侧与同一性原理”, 《会计系数设定原理》、《复式记账原理》等,内容合理、流畅、通俗易懂,可以帮助初学者轻松、正确地学习和理解会计原理。如果您需要,请添加您的微信ID(微信ID是您的手机号码)以便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