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30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14个职业资格(涉及29个职业),2020年12月31日前组织实施66个职业资格(涉及156个职业)国家职业资格目录。 截至2020年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已分九批取消529项目的职业资格。 调整后,拟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58项,其中准入31项、能力评价27项。
目前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的职业包括教师资格、注册消防工程师、法律职业资格、注册建筑师、监理工程师、体检、护理考试等专业技术人员考试。
2、传统职业资格培训市场新进入者机会渺茫。
上述专业技术人员年参考人数约为50万-150万人,单一职业年培训规模约为100亿,国家资格培训年市场规模约为1000亿。 由于这个培训市场有很多入门级职业,从业者必须持有证书才能工作。 市场规模稳定,培育历史“悠久”。 市场格局早已确立,新进入者很难分得一杯羹!
头部培训机构渠道稳定。 从学生市场到从业人员工作单位,龙头机构均有“代言人”,深度调配渠道资源,形成高度利益捆绑。 凭借稳定的服务,逐步形成品牌优势。 口碑相传,钓鱼台有保障!
龙头机构流量充沛,依靠规模优势和专业细致的管理建立竞争优势。 PPC广告和信息流广告的主导地位依赖的是真金白银。 单张名片可以从几十元到1-2百元不等。 除了巨额的广告费外,还需要专业的网络推广团队。 否则,在流量获取上就输在起跑线上。
市场热潮过后,很多资质考生的数据基本掌握在行业内多家领先机构手中。 这个时候,如果有新的培训机构进入传统的准入培训市场,赚钱的机会很低,而妻离子散的机会极大。 除非你抱着一种永不结束的态度进入。
3、三级评选职业教育培训项目“黑马”
市场机会必然源于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推动,加上众多机构的鼓励,最终成为市场的热点;
市场机会一定来自于这个职业的巨大需求、广泛的受众、广泛的学生基础。
市场未来的机会和增长一定来自于新职业或职业教育的改革,来自于新旧势力(利益)的转换。
比如2019-2020年的热门市场趋势“健康管理者”就是如此。
首先,推动“健康中国2020”、“健康中国2030”政策,将健康融入各项政策,将健康中国确立为基本国策。 医改重点由以治疗为中心转向以预防为中心,要求三级以上国有人民医院设立健康管理中心。 管理人的健康是ZZ的任务,也是现实的需要(慢病人群数据和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以后有机会再讲)
其次,职业市场需求足够大。 与14亿人口的大国相比,医护人员仅有数千万,凸显了专业医护人员的匮乏,几乎是“零基础”(国家卫健委持证人不足3000张) 18年前持有者)短期缺乏400万健康管理师,中长期有数千万从业人员需求。 每年的培训量正在迅速达到数百万。
第三,健康管理者成为众多培训机构最赚钱的项目。 最重要的是因为利益格局的重塑。 无论大机构还是小机构,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谁跑得早、跑得快,谁就获胜。 率先分享行业发展红利。 (对于那些有兴趣了解更多关于骗子和跑腿者的信息,我会写给你)
政策推动、市场规模大(健康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架构新(2017年卫健委改组)、不到2年培训人数从零到百万,市场最火的时候、 钱金融人士来培训健康管理者!
4、有望成为21年下一个“健康管理者”的职业教育培训项目有哪些(21年最热职业教育培训项目预测)
关注政策推动、市场需求、是否有进入机会(利益格局重塑、大家是否在同一起跑线上)
1、健康中国已成为国策。 十四五期间,“将健康融入一切政策”、“将营养融入一切健康”是国家意志,因为我国青少年肥胖率达到20%,成人肥胖率超过50%,这意味着慢性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对国民健康构成巨大威胁。 如果有时间,可以详细阅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2017-2030年国民营养计划》
以及2020年9月1日印发的《关于推进健康中国行动2020年工作方案实施的通知》
和其他文件。 还有很多妇幼保健、老年护理等大健康领域的职业培训项目,这里暂时不推荐。 当我有机会时,我会详细阐述它们。
2、营养是人类生命、生长、发育和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 国民营养关系国民素质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
营养关系到14亿人的健康! 2016年人社部取消公共营养师时,每年参考人数达到100万。 从营养科普到营养指导、营养干预,都需要不同层面的专业营养师为大众服务。 未来,每个学校和集中供餐单位都必须配备专业的营养保健人员,以及日托、养老等机构。 未来专业营养人才缺口将超过500万。
3、利益格局被重塑,大家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
从2016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吊销公共营养师资格起,到2020年9月1日,国务院健康中国战略行动委员会发文称,国家卫健委、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试点公共营养“硕士培训”,这个连家庭主妇都学、想学、培训受众最广的项目又重回正轨。
这里的市场机会已经存在。 就看培训机构是否及时介入,能否抓住这个年培训量不少于百万的机会。
4、公共营养师培训的出发点是:一是注重技能提升,二是权威认可。
1、职业教育改革方向是提高从业人员技能,培养大国工匠。 通过技能提升,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收入水平,提高行业服务水平,让消费者愿意为服务付费,从而创造积极的社会发展潜力。 因此,公共营养师培训必须从优质的教学内容和高效的学习平台入手,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密切关注培训效果,在政策和声誉的双重推动下快速取得培训优势。 。
2.必须有权威认可。 由于省级公共营养师第三方评估机构将成为未来市场的主要评估主体,出于短期利益和地方竞争的趋势,一些第三方评估机构已经开始使用所谓的“公共营养师第三方评估机构”。 “保证”、“给题”等,规范操作将严重损害今后认证学生能力评价的可信度。 也会影响机构在全国市场的招生,合作单位的稳定性也存在风险(主要是部分机构的黑幕操作,可能会被人社局取消)
不仅是公共营养培训,其他专业在省级第三方评估中也存在潜在问题(评估机构权威认可不足、形式考试存在问题等)。 相反,如果是具有国家身份的机构,由于自身的社会地位、学术影响力和社会责任,会在命题管理和评审流程上严格要求管理,并遵循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作为其首要责任。
通常这些“国家级”机构负责国家或行业的战略任务和重大问题,培训和认证业务在其整体业务中占比较低。 他们不会冒着名誉受损的风险进行非法评估。
以公共营养师为例,中国营养学会作为国家职业资格原起草单位、现公共营养师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起草单位,起草并修订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政府、科技界和全社会。 2021年,针对“健康中国2030”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中国营养学会教育培训中心牵头开展营养人才培训机构注册工作,纳入了普及教育第一批试点报名。
根据专业技能水平要求,有条件的注册机构严格按照培训大纲进行培训。 社会有统一命题,全国统一考试。 目前在学会及会员单位系统内统一查询(分会及会员单位覆盖国内主要营养健康机构)。 实现了公共营养师人才培养统一标准、统一评价标准、统一查询推荐。 让获得证书的人具备相应的技能水平,为用人单位提供选人用人的标准。
如上所述,未来在政策和新岗位、新技能的推动下,将会出现很多新的培训机会。 当我有时间的时候我会和你们分享。 欢迎留言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