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系是兰州交通大学建校时最早设立的五个院系之一。 1958年,由北京铁道学院交通系主任林大梅教授带领一批骨干教师迁至兰州创办。 当时交通系只有一个专业,即铁道运输专业,下设交通组织教研室、货运组织教研室、车站枢纽教研室四个教研室。下设科研室、铁路概论教研室,以及铁路交通实验室、货运实验室、铁路概论模型实验室三个实验室。 房间。 1988年更名为管理工程系。 在招收铁路运输专业的同时,还于1988年、1989年招收了两个运输包装专科班,1989年招收了一个企业管理专科班。 1夜店招聘网 5年前,管理工程系更名为交通工程系。 2019年9月,教研室重新整合,驾驶、货运、车站三个教研室合并为交通教研室、包装教研室、交通工程教研室成立交通教研室科研室和物流管理教研室。 开始招收包装工程本科生班。
2003年,交通工程系更名为交通学院,并成立交通系、包装工程系、交通工程系、物流管理系、信息管理系。 教研室的一体化,使得交通运输专业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合理安排教师的课程方向,统一派遣师资队伍,加强协作,保证在学生数量有限的情况下教学科研的顺利进行。且师资队伍相对紧张。 进展顺利,也为专业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
2008年,交通运输专业被教育部、财政部列为第三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2009年,交通运输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2009年,《聚焦优势、突出特色、适应发展的交通运输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2年,交通运输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延期申请。 2013年,“充分利用传统优势,突出学科特色,注重能力培养,建设与实践交通学科工程优化系列课程”荣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5年,交通运输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复评。 它是当时我校唯一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
现有专业教师41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7人,博士20人。 交通运输系每年招收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班5个。 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20余门专业课程,包括:列车组织基础、调度指挥与统计分析、货物运输组织、高速铁路技术、客运组织、车站枢纽设计、铁路运输组织理论与技术等。铁路交通流组织理论等。目前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铁路运输组织》1门,甘肃省精品课程《铁路货运组织》、《旅客运输组织》2门; 拥有全国一流的“轨道交通实验中心”、“交通安全实验中心”,以及新丰镇、兰州北编组站等20多个实习基地。
交通系秉承OBE的教学理念,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毕业生普遍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多年来,交通运输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交通技术竞赛、数学建模竞赛、CET4/6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 多年来,交通运输专业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5%以上。 除了少数正在复习考研、自谋出路不愿意签约的学生外,其他人都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2. 培训目标
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有终身学习愿望和远大人生理想,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具有组织、策划、设计、调度和管理能力的人才。交通运输及相关领域的指挥。 具有管理和决策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具有扎实的交通组织理论与方法、运筹学、交通运行管理、计算机与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工程技术素养,能胜任交通运输及相关领域的组织管理、技术创新和科技开发工作。字段。 工作。 预计毕业后五年内将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
三、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广泛专业知识,主要包括运筹学、铁路运输组织基础、铁路运输调度与统计分析、铁路货物运输组织、车站枢纽设计、客运组织、高速铁路等铁路运输组织等,了解学科前沿动态,能够解决交通领域复杂的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扎实数学基础,加强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的成长奠定基础,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和综合的外语知识。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必须满足交通工程的实际需求,并能够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并考虑社会、健康、安全、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运用交通学科的基本原理,运用科学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实验设计和相关实验平台的使用,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5、运用现代工具: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和专业知识,运用技术先进的现代工具解决复杂交通项目中的运量预测、数据分析、方案设计、仿真、优化评估等问题,并理解它的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交通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估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进行因子分析和决策优化。
7、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估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标准: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 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具有爱岗敬业、热爱本职、吃苦耐劳、热爱劳动、团结协作的品质; 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交通工程学科团队中担任个人、团队成员和领导者角色。
10、沟通能力:能够就复杂的工程问题与业内同行和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包括撰写报告、设计手稿和演示文稿等。并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的环境中进行沟通和交流语境。
11、项目管理:能够综合运用交通工程知识和运行科学,了解和掌握交通工程管理原理和决策方法,具有一定的项目管理经验。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体育、军事基础知识,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 训练达到国家大学生训练资格标准。
系主任:田志强
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