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是玉环立家之本,工业是玉环经济的压舱石,工业是玉环经济的发动机!工业兴则玉环兴;工业强则玉环强!” 在摆脱传统“岛屿思维”、与时俱进树立“玉环是湾型城市”理念,建设美丽宜居、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湾城过程中,玉环县吹响了吹响了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实现从工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跨越、再创造发展的号角。 新的辉煌。
全县工业总产值增长2.7%,结束了连续13个月下降的历史; 工业投资增长22.2%,位居全市第二……这是玉环去年交出的工业经济发展“成绩单”。 一个行业的繁荣就会带动所有行业的繁荣。 在工业的强劲拉动下,去年主要经济指标全部呈红色,“十三五”开局良好。 今年是玉环新一届政府上任第一年。 该县将大力实施“百百、百、万”工程,增强工业经济新动能,确保GDP增长7.5%、工业投资增长15%以上。 ……成为台州尽快成为全省第二大经济体的排头兵。
企业挂牌
培养和增强动力
2017年1月26日,浙江正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主板成功挂牌,实现了全县主板上市企业零的突破。 2月21日,浙江红碧斯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 此外,还有一家公司正处于全国股转系统审核阶段,另一家公司正处于股改阶段。 就在三天前的玉环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拟新增3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
建设中的晶科光伏产业园。郑辉 摄
近年来,玉环县对拟上市、上市企业开展全流程跟踪服务,通过政策支持、精准帮扶、加强培训、平台搭建等方式,大力推动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拓展直接融资渠道。 目前,全县共有6家企业挂牌,7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49家企业在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 这些数字均位居全市前三名。
新三板上市公司中,已有3家公司通过定向增发方式实现股权融资。 “与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相比,新三板进入门槛较低,适合高成长性中小企业。目前,新三板市场交易日趋活跃。 “企业可以通过协议、做市等方式实现融资,包括工厂扩建、设备升级、技术改造等。”玉环县金融办公室上市辅导科科长龚震说。
玉环滨港工业城环境优美。林楚兵 摄
浙江华龙聚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当年11月筹集资金1560万元用于扩大生产。
浙江海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去年上市后成功融资1045万元。 本次融资补充了项目资金。 公司沙门新工厂现已开工建设。
与海昌药业一样,麦德医疗工业设备有限公司去年也成功筹集了4050万元用于企业生产经营。 为引进应用型人才,公司积极实施股权激励,保留了一大批核心业务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
修大做强,就是把小做大,把大做强。 在做强之路上,玉环县不断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 “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挖掘上市及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并提供相关服务,积极开展各类培训,引导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为企业发展壮大增添动力。 ” 龚震说道。
浙江海德曼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恒温恒湿设备车间 白水 摄
配套产业及企业
精准协助解决问题
浙江七星电子有限公司要求“一企一策”支持,台州三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房产无法转让……今年1月至2月,玉环县“帮扶企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收到企业问题31件,实际解决22件,办结率为70.97%。
去年7月,玉环县在全市率先成立“帮工帮企”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和完善与企业的联络沟通机制。 “通过实体操作,接受企业在政策法规、项目申报、生产经营等方面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帮助企业扭转工业经济由下滑向好转的局面。” 玉环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玉环县“扶持产业企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赵重斌说。
浙江永德鑫铜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林楚兵 摄
经济建设始终是中心任务,工业是玉环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 为此,玉环提出将产业和企业扶持进行到底。 去年,该县共收集县级问题141件,解决103件,完成率73%。
“问题基本集中在建设项目、生产经营、融资服务等方面,这是真正解决企业困难的办法。” 赵重斌表示,今年玉环将深化一系列支持行业和企业的活动,优化政策和精准服务,营造健康的融资环境等一系列措施,及时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优化当前所有涉企问题。支持政策,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目前,热心为企业排忧解难已成为玉环县的共识和行动。 2月15日,玉环县经济和信息化局组织局各部门召开工业经济“1+X”政策帮扶制度初稿讨论会; 2月25日,还召集六大行业协会负责人、重点企业代表,对初稿征求意见。 观点。 “下一阶段,将征求全县各行业相关部门的意见。” 赵重斌表示,通过KTV支持体系,可以落实精准政策服务企业。
机器换人
创新驱动新引擎
3月17日下午,在浙江汇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旋锻车间,九台机器前只有三名工人在操作,大部分工序都是由机器人完成。
这里生产的转向柱是转向设备的核心部件,这项技术在国内乃至世界都处于顶尖水平。 高层也帮助汇丰汽配成为博世华域等高端企业的战略供应商。 这背后,“机器换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浙江康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装配车间(资料图)
“通过‘机器换人’,设备利用率提高20%,产能增加,相应投资减少,企业核心竞争力自然提高。” 该公司采购经理苏光荣表示,除了产能增加外,“机器换人”还使车间工人数量从近20人减少到5人甚至更少,实现了替代以往多人的质变。 -人员生产,采用一体化、高效的加工方法。
在玉环县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区内,汇丰汽配新增36万套吸能转向系统生产线的技改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该项目总投资达到5.16网络投稿,可以打破场地限制,实现更加集成、高效的自动化生产方式。” 苏光荣说道。
自动化和机器人的发展正在成为玉环工业企业的新引擎。 去年,玉环全年共完成工业投资69.14网络投稿,其中以“机器换人”为核心的技改投资61.83网络投稿,位居全市工业投资和“机器换人”技改考核第一名结果。 二。
双友全自动织带生产线。 (档案照片)
3月14日,玉环县第一批“机器换人”示范项目发布,共有10个项目入选。 “玉环是我市唯一入选的县级示范项目。” 玉环县经济和信息化局投资与技术装备科科长刘文清表示,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加快以“机器换人”为重点的技术改造步伐,玉环县KTV了“机器换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补贴办法等一系列政策。 比如,收录全县“机器换人”典型案例和示范项目,对全县同行业起到推动和示范作用。 是的,一次性奖励10万元。
小编 徐晔 郑红 詹晓霞
聚焦经济和产业第一要务
——访玉环县县长吴彩萍
玉环县委副书记、县长吴彩萍(资料图)
“工业是玉环的基础,工业是玉环经济的压舱石,工业是玉环经济的引擎。我们将始终坚持‘工业强县’战略,振兴实体经济,做强先进制造业,打造‘台州制造’之都,打造玉环板块,贡献玉环实力。” 3月21日,玉环县委副书记、县长吴彩萍接受本报 小编采访时表示。
预计撤县设市顺利。 高速公路即将通车。 大麦屿港将纳入全省“五港合一”范畴。 杭绍台高铁玉环延伸段预计年底开工。 玉环人民期盼已久的城市梦、桥梁梦、港口梦、铁路梦将一一实现。 玉环已进入换档加速期,厚积薄发,动力强劲,万帆竞相。 将迎来注重释放潜力、不断增强动力、迸发活力的机遇期。 在新一轮发展征程中,玉环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赶超式发展? 吴才平表示,将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着力实施“十百十”工程:即五年内,打造一批投资规模超过10网络投稿的产业项目。落户建设,将打造除汽摩配、水暖阀门产业外的新产业。 年产值百亿主导产业,培育数千家规模以上企业,建设数万亩沿海产业平台,推动民营经济迈向高端制造、向创新驱动转型完善现代化治理,迈向全面开放。
去年以来,玉环县面对经济严重下滑,始终把工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 顶住压力,保持定力,精准发力,持续在全县开展“扶持产业企业服务年”活动。 内部形成“上下关心工业、全方位支持工业、合力发展工业”的良好氛围,使工业经济转负转正、走出低谷。 今年1-2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增长11.4%和15.5%,增速比去年同期分别提高20.4和24.3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日益向好。
解放思想大胆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奋斗。 吴彩萍表示:“我们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按照‘举标杆、争第一’的要求,坚持提速前进”。增量和存量双增,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同步培育。” “主动转型与倒逼升级相结合,多管齐下引导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做大做强,优先发展制造业。”为此,该县将支持工人和企业到底,并结合当前“最多一趟”改革,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努力做好企业“服务员”,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吴彩萍说:“要把工业作为当前主攻方向,把工业经济作为玉环赶超发展的重要引擎。全县上下进一步深化‘抓工业就是求发展’的理念。” “抓工业,就是谋未来”,齐心协力,奋力拼搏,狠抓工业,打造更高层次、更大规模、更有活力的工业经济“升级版”,在台州成为全省经济总量第二大广场的进程中勇当排头兵,辉煌创新。
通讯员 颜林健 小编 詹晓霞
追赶路径
1.实施“100亿”工程
未来五年,我们将落户建设一批投资规模10网络投稿以上的工业项目。 除汽摩配、水暖阀门产业外,还将打造年产值数百网络投稿的新主导产业。 培育数千家规模以上企业,建设数万亩沿海产业。 平台。
2.实施“6+6产业提升”计划
在汽摩配、水暖阀门、家具、机床、眼镜配件、医疗器械等六大传统产业基础上,培育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绿色建材、生物制药等六大新兴产业、智能水务、清洁能源。 ,形成“6+6”新产业格局。
三、开展“帮职工帮企业服务年”活动
搭建“一企一档”服务平台,组建专家协助团队,精准解决共性问题和个体问题。 整合产业转型升级政策,降低产业技术改造财政补贴和奖励门槛,构建“1+X”政策支持体系。
四、实施“科技长征”行动
第十二届科技人才周举办,该县积极谋划建设科技创新园区,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2017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2家。
5、实施“企业梯队成长”计划
推动龙头企业培育、骨干企业培育、规范企业培育和新生代企业家培育。 2017年,新三板新增挂牌企业3家,年产值过网络投稿企业10家,“个人转企”95家。 进行“小升级”的企业有60家。
6、实施“平台提升”计划
以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区和沙门滨港工业城、潜江滨港工业城“一区两城”为主要平台,全力打造连接南北的沿海产业带。南方。 2017年完成工业用地供应1200余亩。
七、实施“三强一制造”行动
质量提升、“标准化+”、浙江制造培育等行动深入开展。 2017年新增省级以上著名商标2个、名牌产品2个。
八、实施“生产性服务业提升”行动
大力支持现代物流、商务会展、金融服务、科技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实施“互联网+”战略,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智慧产业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九、实施“最多运行一次”改革
推进“一号一窗一网”建设,简化审批事项,缩短审批时间,建立政府内部证照查询机制,打造服务对象“上门办事”的玉环模式最多访问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