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图/新京报 小编 王远征
近日,南方黑芝麻拟收购上海利多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已进入行政审批程序。 南方黑芝麻的跨境之路再次推进。
作为国内糊类食品的“老大”,南方黑芝麻糊的主营业务近年来增长乏力。 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南方黑芝麻推出了全新植物蛋白饮料——黑黑奶,试图打造又一大单品。 但其迄今为止的市场表现还无法担负起这一重任。 与此同时,南方黑芝麻跨界动作频繁,介入电商、物流、新能源等领域。 不过,此举并不受到业界看好。
分析人士认为,南方黑芝麻的问题在于自身缺乏创新,再加上品牌老化和自身运营规范。 盲目拓展其他跨境业务可能很难取得成效。
业绩下滑,主营业务遭遇瓶颈
作为国内糊状食品龙头企业,南方黑芝麻市场占有率超过40%,长期占据糊状食品市场第一的位置。 然而,这个模糊的“老大”近年来却陷入了业绩下滑、增长乏力的困境。
2015年,黑芝麻糊销量900.67万件,同比下降5.39%; 库存21.55万件,同比增长19.19%。 2016年其浆料销量为637.91万片,同比下降29.17%; 同期库存27.66万件,同比增长28.35%。
2015年,黑芝麻试图通过综艺依靠品牌营销抢占市场,但其生产的周边产品严重滞销,导致公司2016年净利润下滑近90%。业绩数据显示,2015年其中,黑芝麻实现营收18.88网络投稿,净利润1.49网络投稿。 2016年实现营收23.14网络投稿,净利润1632万元。 净利润同比下降89.06%。
2017年上半年,黑芝麻营收9.3网络投稿,净利润2758万元。 虽然较去年有所增长,但与2015年的业绩相比仍有差距。2015年上半年,黑芝麻实现净利润4026万元,约为今年上半年的1.5倍。 黑芝麻在半年报中“预计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末的累计净利润可能为亏损,或与上年同期相比可能发生较大变化”。
中国食品行业评论员朱丹蓬认为,糊状食品并非没有增长空间,能够满足“小饿”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 但南方黑芝麻并没有抓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没有满足消费者的核心需求。 “这是公司的战略错误。”
在利润大幅下滑的同时,南方黑芝麻屡次曝出食品安全问题,品牌形象受损。 仅2016年,南方黑芝麻酱就两次抽检不合格。 2016年初,有5批次黑芝麻产品因大肠杆菌超标被列入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质量黑名单。 2016年9月29日,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3批次南方黑芝麻酱检出大肠菌群,细菌菌落总数超标。
新品黑乳难选
面对糊状食品主业的发展瓶颈,南方黑芝麻集团近年来不断推进产品饮料化,试图拓展饮料市场。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新京报 小编,早在2011年,南方黑芝麻就推出了新产品黑芝麻#,但很快就销声匿迹了。 2013年,南方黑芝麻成立饮料事业部,陆续推出黑芝麻奶、罐装饮料等产品,但目前已不再上市。
2016年,南方黑芝麻斥巨资推出“黑黑奶”。 今年8月底,其投资6亿的滁州生产基地竣工投产。 南方黑芝麻表示,该项目主要用于生产经营黑芝麻系列饮料等产品。 是公司产品饮料经营的重要生产基地。 设计建设规模为年产15万吨黑奶及其他饮料产品。
据南方黑芝麻预计,滁州项目建成达产后,将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结构,满足市场需求,有利于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在今年的半年报中,黑芝麻将黑黑奶定位为“轻脂”产品,以自己的名义赞助多档综艺节目,并聘请范冰冰作为产品代言人。
尽管被寄予厚望,但黑黑胸的表现依然不尽如人意。 据介绍,黑芝麻、黑奶生产销售子公司滁州南方今年上半年营收1692万元,亏损1608万元。
营销专家卢胜珍认为,南方黑芝麻尚未找到黑奶的明确定位。 “一开始主打满足饥饿感,后来主打轻脂,定位上的犹豫会让消费者产生不确定感。”
“黑黑奶在体量上对黑芝麻帮助不大,作为红海新产品,肯定会损失黑芝麻原有的利润,这是一个赔老婆又赔军队的项目。” 朱丹蓬认为,植物蛋白饮料已经是红海市场,南方黑芝麻要把黑奶打造成另一大单品并不容易。 “目前黑黑如的核心竞争力不强,公司的战略和运营水平也不好,因此我们对黑黑如的前景并不看好。”
多元化跨界转型难见成效
除了尝试将产品转型为饮料之外,南方黑芝麻近两年一直在寻求转型,跨界动作频繁。
9月14日,黑芝麻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南方黑芝麻拟收购上海利多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已进入行政审批阶段。过程。 同时,南方黑芝麻先后投资烘焙食品企业,涉足物流、锂电池业务。 然而,这些跨界举动进展并不顺利。
今年5月,黑芝麻收购利多多电商被深交所问询。 询问内容包括重组前期相关方持股情况、利多多股权激励事项、业绩承诺能否实现、是否构成重组上市等多个问题。 黑芝麻回复提到,利多多股东承诺2017年至2019年业绩不低于评估机构预测的当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本次交易不构成借壳上市。 交易双方签署了《盈利预测补偿协议》,就业绩承诺、业绩补偿方式及实施等达成一致。但在回复后,8月15日复牌的南方黑芝麻遭遇一字跌停降低。
此外,品牌周边产品滞销,投入巨资的物流产业园也因债务沉重而被剥离。 锂电池业务的投资是中长期发展战略,短期内很难盈利。
9月28日起,新京报 小编就相关问题联系南方黑芝麻公司。 截至发稿,尚未收到相关回复。
对于黑芝麻的跨界转型,业内人士并不看好其前景。
朱丹蓬认为,黑芝麻跨境电商和锂电池市场看到了国家扶持新能源的政策红利和电商发展趋势,但缺乏变现趋势的能力。 无论有多少高管和专业人士,如果公司自身的平台和体系不够好,也很难实现突破和发展。”
本版撰文/新京报 小编 王树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