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山区有一位三国名人,名叫刘岱,字功山。 不过,他并不是汉末讨伐董卓的兖州刺史,而是曹操的部下。 刘岱曾担任司空长,因表现出色,升任列侯。 献帝四年(公元1年),刘岱奉曹操之命出兵徐州,与刘备较量。 不过,刘备显然并没有把刘岱放在眼里。 他曾对刘岱说:“就算你一百个将领来了,能拿我怎么样?即使曹操亲自来,结局也难以预料。” 最终刘岱输给了刘备。 他无奈,只能灰心丧气地回到徐县,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此后,刘岱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我首先要介绍的濉溪县的三位名人都来自丁氏家族,分别叫丁冲、丁一、丁彦。 丁家是濉溪的一个大家族,出了很多高官,丁冲就是其中之一。 丁冲,字酉阳,献帝兴平年间任朝中黄门侍郎。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汉献帝刘协在董承、杨奉等人的护送下,离开长安前往洛阳。 此举引起了袁绍集团和曹操集团的高度关注。 袁绍拒绝了巨受的建议,放弃迎献帝。
此时,曹操也在犹豫是否迎接献帝。 随献帝东归的丁冲写信给曹操,提出迎汉帝的建议。 最终,曹操采纳了丁冲的建议,率兵迎请献帝,随后迁至徐县,从而完成了“挟天子权,使君不忠”的战略计划。 此后,丁冲得到曹操的信任和尊重,担任司隶校尉。 最终他因醉酒患病去世。
丁乙、丁公都是丁冲的儿子。 丁冲,又名正力,丁冲,又名正力。 两人早年都以才学闻名于中原。 丁冲曾与曹操之女清河公主有婚约,但被曹操之子曹丕阻拦。 最终清河公主嫁给了夏侯懋,这让丁冲大怒,他和曹丕从此结下仇怨。 此后,丁冲被曹操任命为西曹禺。 丁仪和弟弟丁公成为曹植的心腹,大力鼓励曹操立曹植为太子。 然而,曹操最终选择了曹丕。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操病逝后,曹丕顺利登上魏王的宝座。 几个月后,曹丕称帝,丁乙、丁公兄弟被处决。
遂溪县第四至六位名人均出自刘氏,即刘复、刘敬、刘洪。 刘馥,字元婴,早年成功说服袁术部将齐寂、秦异等人投降曹操。 他赢得了曹操的信任,被任命为司徒府官员。 献帝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战爆发。 孙策趁机命李恕杀了扬州刺史颜翔,扬州局势陷入混乱。
此时,刘复临危受命,被任命为扬州刺史。 他只身来到扬州上任。 刘馥来到扬州后,不仅以仁慈和力量稳定了当地的局势,还带领百姓修筑合肥城,将其打造成淮南的战略重镇。 不幸的是,合肥城建成后不久,刘复突然病逝。
刘靖是刘辅的儿子。 早年加入曹魏集团,历任黄门尚书、庐江太守、河内太守、尚书、河南尹、大司农、尉尉、镇北将军。 他是曹魏中期的名臣。 政绩卓著,文武双全,于曹魏嘉平六年(公元254年)病逝。 刘弘是刘靖的儿子,少年时与司马炎关系密切。 刘洪成年后,历任太子门吏、乐登县令。 西晋建立后,刘宏受到晋武帝司马炎的宠爱。 历任荆州刺史、主管尚书、南征将军、车骑将军。 他是司马炎时期的重臣。
遂溪县的第七至第八位名人均出自著名的季氏家族,即季康、季熙。 嵇康,字叔野,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音乐家、思想家。 他是“竹林七贤”之一,历任郎中、郎中。 司马昭执掌朝政后,嵇康隐居。 后被钟会陷害,被司马昭所杀。 季熙,字公母,季康之兄。 早年在朝中为官,任侍卫将军司马。 西晋建立后,季熙历任江夏郡太守、徐州刺史、扬州刺史、侍中、宗正卿。 他的去世年份不详。
遂溪县最后一位名人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 刘翎,字伯伦,曾在建威将军王镕手下服役,后因不作为而被革职。 西晋太始二年(公元266年),朝廷征召刘伶为官。 刘翎不想当官。 得知消息后,她喝得醉醺醺的,脱掉衣服,在村子里狂奔。 朝廷特使见状,认为刘翎只是个酒鬼,不配被朝廷招揽,便离开了。 此后,刘翎继续隐居家乡,最终因病去世。
参考书籍:《三国志》、《后汉书》、《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