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为此累计投入2200网络投稿,平均每年300网络投稿。
第二阶段结束后,第三阶段自然会立即开始。
根据北京市公布的《2024年北京市综合交通管理行动计划》中的任务要求,预计北京将于12月完成“推进轨道交通三期建设规划编制报批”。
因此,这个时候,各区要纷纷争取“地铁三期线”。
目前,多条线路已“官宣”进入三期规划:19号线二期+17号线支线+11号线东段+14号线西延+利津线。
从近期KTV消息来看,“R4东延一期”也已“官宣”进入北京地铁三期规划建设“项目库”,目前正在争取“优先建设”。
根据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对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第0325号建议的答复》:
经两市级部门联合研究确定,形成了R4线一期规划方案。 R4线规划重点为中德工业园站和临河站。
R4线一期工程已纳入“三期建设规划”项目库。
经市政府第106次常务会议、市委第十二届常务委员会第281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
推动R4线一期工程纳入“三期建设规划”项目库优先建设实施。
从上述KTV消息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关键点:
一是“R4东延线一期规划工程方案已确定”,确定“中德工业园站、临河站”两个车站。
二是“R4东延一期”已纳入三期规划并优先建设。
显然,顺义“赢了”。
R4东延线一期工程从3号线、12号线“官庄路西口站”起,向顺义东北方向延伸,直达顺义仁和镇。
北京3号线可连接国贸CBD,12号线可通往望京、海淀。 R4东延线建成后,可将国贸、望京、海淀等地的购房者带到“顺义”。
这也是顺义宁愿不让15号线东延,也不愿保留“R4东延一期”的原因。 该线路一旦开通,将彻底连接顺义与整个市区。
顺义具备与亦庄经济开发区“齐名”的资质。
因此,保留“R4东延线”是顺义未来十年发展的一条重要动脉。
北京地铁三期规划建设的“竞争”十分激烈。 各区都在想方设法提出新的建设路线,希望能够纳入地铁三期规划中。
北京对“地铁三期规划建设”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利用地铁线路疏解“非首都功能”,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19年5月,顺义区提出的R4线初步规划为“R4北延线”,从东坝片区向北延伸至“顺义新城麻坡片区”,希望带动“整个顺义”的发展新城市”。
2020年10月,“R4北延线”最终调整为“R4东延线”,“中德工业园站”和“临河站”两个一期站点最终确定。 二期工程将向东延伸。 前往“南蔡镇”。
人和镇最终取代了麻坡,顺义南部的“后沙峪”和“人和镇”成为顺义发展的两大核心。
那么,“R4东延线”为何能在如此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我们的判断主要基于两个因素:一是“中德工业园”的地位明显提升,二是仁和镇大规模接管了东城区的“动迁安置户”。规模。
首先,“中德产业园”不仅是“北京自贸区”,也是“首都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主要聚焦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等字段。
有了这些身份的“加持”,中德工业园必须要“通地铁”。 中德工业园不仅位于顺义区,也是北京市市级重点项目。
对于此类项目,北京地铁三期规划将给予“重点照顾”。
早在2010年,东城区与顺义区就已达成人口搬迁“对口”。 东城区棚户区改造户“搬迁安置”于顺义仁和镇。 总户数约为6,500户。
也就是说,未来将有2万多名“东城居民”迁入顺义仁和镇,带来“景山学校”等优质中小学。
总体而言,对于郊区的“东西城安置区”来说,周边发展不会太差,常住人口高度集中,配套设施、交通等也会逐步升级。
对于北京市来说,还将重点关注“东西城安置区”。 毕竟是从核心区释放出来的老居民,一般都会给予力所能及的。
如果未来“R4东延线”开通,顺义仁和镇房价将达到什么水平?
我们对“顺义人和小镇”的定位其实是基于“顺义后沙峪”:人和镇的本质是打造第二个“后沙峪”。
目前,在顺义后沙峪片区,在“北京自贸区”+“新国展二期、三期建设”+“友谊医院顺义分院”等多种利好因素带动下,新建房价上涨。项目已达60,000+。 新房价格已经突破5万+。
顺义后沙峪片区房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是15号线刺激了“望京”客群,再加上新国展二期、三期、友谊医院等配套设施的支持最近几年。
顺义后沙峪片区未来房价预计突破“7万+”。 毕竟朝阳望京的房价已经达到了10万+,有的已经是12万-14万了。
因此,R4东延线一期建成通车后,我们判断“顺义仁和镇”地区房价将从目前均价3.5万上涨至4.5万,涨幅约25% %-35%。
因此,顺义仁和镇是目前京东北地区较为理想的“刚需、投资”的“上车”区域。 单价较低,总价门槛300万,应该是最好的首选之一。
综上所述,顺义R4东延线终于“正式宣布”纳入北京地铁三期规划,为顺义未来十年的发展格局带来新的变化。
其中,北京东城、顺义人和镇的大规模疏散,是推动R4东延成功“进圈”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人和镇带来了优质的教育设施。
未来5-10年,顺义仁和地区房价预计将大幅反弹。
【加入顺义群请私信大山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