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少儿课本插图问题引发网友愤怒。 事实上,如果不是有网友曝光,大家还不会知道问题的严重性。 我问孩子,她说小学课本就是这样的。 如此轻描淡写的说法让我震惊。 原来她已经习惯了。 现在她回想起自己上小学时的情景。 曾经有一段时间,她的同学很喜欢恶作剧,有的行为特别恶劣。 现在想一想,是不是和教材的潜移默化有关呢?
遇到这样的事情,家长们纷纷拿起自己的宝贝书,一对比,就发现不对劲了。 近日,重庆的一位网友特地拿出了新版《新华字典》给自家孩子阅读。 这是一本双色的《新华字典》,是每个学生的必备参考书。
还记得《新华字典》免费分发给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孩子,几乎得到了师生的普遍普及。 至于工具书,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新华字典》只是一本工具书。 当遇到不懂的单词,寻找单词的意思时,很多人都会打开新华字典去查。
这位网友的孩子即将上一年级了。 她去书店买了一本新的新华字典。 或许是受到课本事件的影响,她对眼前这本全新的参考书变得更加谨慎。 她进行了一番复习,当她查阅“玩”的解释和单词组合时,她被字典里的解释震惊了。
于是,她特意翻箱倒柜,找到了她小时候用过的旧版《新华字典》。 她拿出来对比了一下。 那是一本被翻得太多了,封面都快发霉了的词典。 字典的边缘有裂缝。 整本书看起来很快。 分崩离析。
她手里拿着新旧版《新华字典》,进行着对比。 她说:“我在其他博主上看到《新华字典》的某些词组有问题,我翻过来还是不相信。” 于是,她才找到了小时候收藏的字典,查阅了“玩”字的解释。 其中“玩”的意思被解释为“玩”。
她特意打开了刚给女儿买的新版《新华字典》。 关于玩的解释是: 1、玩:上课时不要玩手机。 2. 玩弄,摆弄:玩弄手段和修辞。 3. 戏弄:和女人玩……
当她看到这组字的时候,心里非常震惊。 她用红笔圈出了这个词。 她再一次确定自己买的是正版新版词典,“你看,有这么一组词,如果是小孩子查那个词的意思,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了。”给她。” 然而,旧版《新华字典》对同一个词的解释却是个笑话。
对比两个版本的同义词解释,发现存在差异。 此事引起网友热议:
“是啊,想想都觉得可怕,难怪现在教育孩子这么难,原来孩子们的风格和我们不一样。”
“到底是什么问题?我刚刚查了一下我儿子用的新华字典,也是一样的,太可怕了,对孩子有负面影响,而且好像是在刻意打压女性。每个家长监督的好孩子都是我们国家的未来。”
书生气的观点: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词语内涵深厚。 同一个词可以有多种含义,同一个词可以有多种组合方式。 从词本身的意义来看,不同的解释有不同的情感色彩。
词语的情感色彩是什么? 也就是说,每一个词都有表达情感的倾向。 有些赞美他人的话称为褒义词,有些批评、贬低他人的话称为贬义词。 有些话介于两者之间,既不是赞扬,也不是批评。 仅以常规方式表达客观事实的词称为中性词。
至于单词组合,我们可以组成各种短语,包括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 只要词义有意义,老师批改卷子的时候就不会随意更改。
但有一点却常常被我们忽视。 对于还在成长中、观点尚未确定的孩子,我们还是尽量引导她往表扬的方向去表达。 有时可以形成贬义词,但不要使用一些不好的词。 颜色。
比如,有网友表示:孩子上学时,老师让他们组成“奶”字:二奶。 我觉得很难解释,还有“养”,老师造了个“养”字:养育。 当孩子问“养”是什么意思时,我想知道老师是什么水平。 现在想来,这应该是在教案里的吧?
看来问题没有平时那么严重了。 人生的第一本书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 我还记得一年级时读过的那本书。 里面精美的插图我至今记忆犹新。 教科书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脉。 第一本审美启蒙书。
当我们看不懂这些文字时,我们只记得图片。 那些意境优美、乐观向上的画面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在那个没有美术老师的时代,课本插图是我们第一位美术老师。 许多人被照片所吸引,追随其中的人物,从而播下了美丽的种子。
希望这种事情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孩子的事情非小事。 教育关系国家未来,必须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