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和第一财经周刊的offer,你还记得吗?

我先说说我自己吧。 我2011年毕业于P大学,专业不是新闻学或中文。 我找工作的时候,只向几家新闻媒体投过简历。 原因大概是我偶然在一本21cbh的书中看到了沈浩写的序言。 里面有一句话我至今仍能背诵:“尊重每一条新闻,它随时可能消亡。” 当然,我从小就是粉丝。 我是一个写作的文艺女孩,但这篇序言彻底触发了我的新闻梦。 后来,我收到了《21世纪经济报道》和《华商周刊》的录用,大四的时候,我曾短暂在21世纪做过半年的见习 小编。 21的节奏很快,加上当时的师父也是个工作狂,所以我几乎每天都在跑三四次面试,一边挤地铁一边写文章,晚上回去忙着整理制定第二天的面试大纲。 难吗? ? 太苦了。 还记得那次晚上,我挤着地铁回到学校东门,风一吹我就哭了。 但我从不抱怨。 原因大概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理解,新闻梦。 文章登上头版的喜悦是任何薪水都换不来的。

2011年毕业后,在家人的号召下,我痛苦地选择回到家乡工作。 这种痛苦当然和我当时不得不结束一段校园恋情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我不得不离开21世纪经济报道。

长大后回国,在省新闻台工作。 当时有一位长辈告诉我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这里的消息不一定符合你的想象。 果然,每天工作三四个小时,去政府重大会议坐听汇报,收红包抄草稿,去各种美食节夸张地描述食物好吃、好吃,偶尔还充当民生守护者。 帮助社区居民在路灯不亮、水管爆裂的情况下过上幸福、公正的生活。 轻松、舒适、无压力。 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有人支持你作为领导者。 但我很困惑。 我精心写下的稿子因节目时长而被反复压缩,直到只剩下时间、地点、人物、原因、过程、结果。 曾经想要说的话还没开口就被一个又一个的禁制堵住了。

当时经常有人问我一个问题:北大的人怎么能来这里当 小编? 这个问题常常让我无言以对。 为什么? 也许是为了那个新闻梦想

 小编求助热线_主任 小编和高级 小编_ 小编:

事实上,当今的媒体从业者大致分为三类人。 一种是家庭成员安排,事业单位要宽松、稳定。 另外就是学这个专业就干这个。 我相信,如果有更好的选择,他们会去那里。 还有一种人像我一样有点理想主义,坚持自我。

我在省台的时候,有一次在领导办公室谈心。 他的一句话特别让我感动:“现在看看我以前的同学,有的已经当了高官,有的发了财。也许这样想让我心里不平衡。但我觉得我现在很满足,我希望你将来也是如此。” 它与问题中的句子具有相同的含义。 这是一位几十年来一直在新闻第一线工作的老人的肺腑之言,大概可以给这个问题一个答案。

今天早上我看到央视前辈王庆雷被解职后发的长微博,很感人。

 小编:_ 小编求助热线_主任 小编和高级 小编

摘录一下,全文确实值得一读。

“我希望这个时代的人们能够这样看待我们:他们为这个国家付出的不再是鲜血和生命,而是敢于说真话的勇气,愿意遭受挫折却坚持自己的理想。

我希望人们这样看待这个时代的媒体:一群有理想的人,在黎明前举着火把在中国寻找方向。 他们走过沼泽,渡过河流。 他们精疲力尽,但决心......”

主任 小编和高级 小编_ 小编:_ 小编求助热线

我们来谈谈我自己吧。

我去年年底从省站辞职,现在在一家银行担任行长秘书。 比以前更忙,比以前更累,也比以前不那么快乐了。 但他对现状很满意。 也许是因为这与梦想无关,只是为了谋生,所以遇到任何挫折都不会轻易让你生气。 相反,你会感到更加平静并且可以努力工作。

为什么辞职? 因为我担心我的新闻梦会在这个社会惨遭灭亡。

我把这个答案写给那些比我更虔诚、还想无限接近真相的新闻圣人。 祝福你们大家。

结束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