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铜官府文化创意公司,铜被转化为各种工艺品,变得丰富多彩。 有可爱的生肖系列摆件,有端庄典雅的铜雕,还有唐卡、珐琅等色彩缤纷的艺术品。
金铜唐卡画
这些作品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在材质和表现形式上也进行了创新。 珐琅的制作采用不锈钢、白铜等新材料,3D打印、无花丝蓝色填充等新工艺赋予珐琅全新独特的魅力。
很难想象,这家公司的创始人赵敏只是铜工艺行业的“新人”。 因为热爱,赵敏将多年在实业领域的资本积累全部投入到新的文化事业中,来了一次华丽转身,“将铜工艺品与生活用品、不同地域的文化相结合,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 ,并尝试寻找新的道路。”
赵敏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铜官府”,“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铜都’。铜官府就是承载这个梦想的平台,也是一个美丽的叙述。一座有3000多年铜冶炼历史和铜器故事的活建筑。铜官。”
工匠制作模具
后期雕刻
据介绍,“铜大厦”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共需铜520吨,将采用30余道炼铜工艺。 建成后,它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体纯铜建筑。 “它不是一座简单的房子,它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充分展示了不同时期的铜工艺和几代人不同的铜记忆。”
事实上,赵敏并不是唯一一个在铜陵追寻梦想的人。 “近年来,铜陵市把文化产业摆在突出位置,把它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 铜陵市文化产业负责人表示,铜陵正以重大文化项目为支撑,以特色文化产业园区为载体,引进战略投资者,培育龙头文化企业,加快建设铜文化产业特色之城,打造“世界铜艺术之都”。
将铜文化的城市名片推向世界,建设成为“世界铜艺术之都”,铜陵有梦想,更有信心。
铜陵素有世界“铜都”之称,是中国最早的铜产区之一。 其采矿、冶金历史始于商周,盛于汉唐,绵延数千年。 历代重要的KTV采冶机构,如西汉唯一的“潼官”、唐宋的“潼官场”、“礼国建”等均设于此。
铜产业作为铜陵最具特色和竞争力的支柱产业,现已形成包括采矿、选矿、冶炼、铜加工、铜拆解、铜贸易等完整的产业链。 “依托传统产业升级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途径。” 该负责人介绍说,早在20世纪90年代,铜陵就开始向国有企业增设铜工艺品生产车间,依托工业发展铜文化产业。 近年来,铜文化相关产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产值不断增加。 以文化创意、影视动漫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业态开始腾飞,以铜文化为特色的优势品牌逐步成长。
“20世纪90年代,铜陵的铜雕在全国范围内多次获奖,影响很大,我感到非常惊讶,也非常自豪。” 铜陵新九鼎铜文化产业公司总经理、艺术总监郑东平,自天津美术学院雕塑专业毕业后,受铜文化的熏陶,投身这一事业。 现为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铜陵市金属工艺带头人。 作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失蜡法”代表性传承人,与中科院、南京博物院联合承担“陈章虎”工艺修复项目,开创了民营企业以及铜陵铜工艺品生产的国家级科研。 机构间合作的先驱。
目前,新九鼎公司采用的七轴机器人雕刻工艺处于国内领先。 代表作《方鼎》作为北京奥运会国礼赠送给各国元首; “东瓶西镜”作为安徽馆特色工艺展亮相上海世博会。
铜陵以新九鼎、铜冠福为代表,树立了一批铜雕塑及艺术设计加工产业品牌。 产品远销国内外,年主营业务收入超2网络投稿; 以古铜都、铜文化为主题和背景的文化精品创作也在不断创新,推出了“青铜三部曲”等一批文化艺术精品,塑造了国际铜雕等一批特色文化品牌。艺术展; 天井小镇、青铜文化博物馆、飞跃文化城等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相继建成。 以铜雕塑及艺术品设计、生产为核心的铜文化产业,已成为铜陵特色文化产业的重要名片。
“如何以铜文化为引领,将文化创意产业与铜产业、旅游业深度融合,做大做强,积极融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是发展的重中之重。”铜陵市文化产业。 铜陵市文化产业负责人向 小编介绍了下一步的发展思路,“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推动铜雕塑、铜工艺品、铜日用品、铜工艺品等相关产业集聚发展。”铜装饰品,做大做强铜雕塑艺术文化旅游产业;整合当地历史文化资源,规划建设现代高端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同时,最大限度地将文化元素融入其他文化旅游产业中。创意科技、工业制造、生态农业等相关产业,探索提升产业附加值,发展新兴业态。”
据介绍,到2020年,铜陵将基本建成大铜关山公园、大同古镇文化旅游区、青铜帝国铜文化产业集群、凤凰山矿山地质公园、铜官府文化产业园等十大文化旅游项目。 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5%以上,建设10个省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创建国家级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力争将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成为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产业。 重要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