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昂的门票和交通费让越来越多的游客望而却步。 随着选择越来越丰富,游客不再希望在国内景区眼中被宰杀。
作者|于洪涛
编辑| 刀庙吉
标题图片|图片昆虫创意
“为什么买了门票还要花很多钱去坐景区内的观光车呢?”
相信每一个来中国旅游的游客都曾问过类似的问题。
近日,在某社交媒体平台上,一位粉丝超过300万的博主发布了一段题为“喀纳斯很美,但食物看起来太难看”的视频,抱怨景区的游客体验。 不同之处。
(图/抖音@)
该博主表示:“明明有班车可以直接到达目的地,但景区分三段,我在门口已经交了160元的门票费,被迫买了70元的车票。”门票。,而当我进来的时候,发现还有价值20块钱的‘门票’,虽然这里的风景确实很好,但我已经完全失去了欣赏的心情。”
尽管喀纳斯景区管委会很快发布了详细情况说明回应,但交通费用过高、体验不佳、服务质量不够等问题仍然受到广大网友的诟病——
景区回应。
因为如果要参观喀纳斯景区的三个不同的小景区,光是门票和景区交通的费用就接近500元。
尽管《旅游法》中明确规定“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风景名胜区不得通过增设收费项目变相提高价格;增设收费项目已收回投资成本的,价格应当相应降低”。或取消消费”,但这样的规定似乎并没有得到落实。
除了门票费用外,景区内销售所必然产生的交通费用也成为游客的一大负担。
距离景区入口越来越远了
运输成本越来越高
很多来到这里的游客只是想简单的买一张门票,但最终不仅需要额外购买景区内的观光车票,有时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多花了钱买了景区内的门票。 例如,自动扶梯、索道或电瓶车等消费品。
贵州著名旅游景点黄果树瀑布今年晚些时候卷入争议。 以前,参观黄果树瀑布只需购买160元的门票和50元的观光票。 但从2月份开始,他们悄悄增加了50元往返的观光扶梯项目。
黄果树瀑布风光。 (图/土冲创意)
无论是旅行社组织的跟团游,还是选择自由行的旅行者,都必须支付这笔额外费用。 以往,这个原本单程30元、往返50元的自动扶梯项目是单独收费的,乘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购买。
按照黄果树瀑布日均3万人次的人流量计算,景区一天可创收近150万元,这是一个巨大的利润平凡。
小红书网友吐槽黄果树瀑布景区。 (图/小红书)
虽然黄果树瀑布景区在被媒体曝光后取消了这种“强买强卖”的行为,但这仍然凸显了一些传统景区仍然以交通车辆、索道作为营业收入主要来源的现象。
在旅游业工作多年的托尼敏锐地分析到,景区针对特殊人群提供门票折扣,而交通费一般不给。 强迫游客花观光车或其他交通费,是景区赚钱的方式。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越来越多的景区开始在距核心景区至少几公里、多则十几甚至二十、三十公里处修建门票入口,且不允许私家车通行。进入。 除了乘坐景区交通巴士外,没有办法进入内部游玩参观。
过去几年,虽然国内一些省份不断推出部分景区门票打折或限时免票等措施来促进客流,但事实上,景区交通费往往不包含在优惠内。项目。
核心景区距离入口越来越远。 (图/土冲创意)
当游客千里迢迢来到景区门口看一看时,总感觉缺少了惠民利民的决心。
国内门票贵
国外的东西很便宜吗?
景区交通业务毛利率保持在60%以上,净利润率超过30%。 它是旅游业中领先的高收入业务。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300多家5A级景区中,没有内部交通消耗的景区少之又少。 在国外,类似的情况很少发生。
去过六大洲近40个国家的小杨说:“我更喜欢出国旅游,因为旅行体验更好,而且景点门票费用更低。”
欧洲很多旅游景点并不是直接围出大片区域,然后收取各种费用。
比如意大利的科莫湖和多洛米蒂国家公园,以及瑞士和法国阿尔卑斯山的很多山峰,基本上都是不收门票的。
瑞士阿尔卑斯山脚下。 (图片/)
旅行期间,游客只需缴纳几欧元的旅游税。 具体金额会根据城市、住宿类型和入住时长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并直接添加到酒店账单中。
大部分村庄和居民区将混杂在风景区范围内。 游客主要使用公共交通(如公交车、铁路)游览,专门收费的景区交通车辆较少。 当地政府希望通过旅游业发展经济,带动消费和发展。
研究生毕业后,晓阳选择留在英国工作。 如果周末或者节假日有时间,她就会选择出去玩。 她说:“与国内价格相比,英国个别景点的门票价格其实并不高。如果获得相关会员资格,一年内就可以自由参观同一组织管理的所有景点。”
她举了几个例子:被称为英国第四自然奇观的世界自然遗产“巨人堤道”,在这么大的景观中,从入口到核心景点,都有专门指定的旅游区。 您可以自由选择乘坐观光巴士或步行。 票价约为5英镑,这只是正常的交通价格。
北爱尔兰的巨人堤道。 (图片/)
另一个例子是新天鹅堡,这是一座建在阿尔卑斯山麓的德国地标建筑。 去城堡的时候可以选择徒步上山或者乘坐公交车。 巴士票价仅约2欧元。
这一个月来刚刚和丈夫一起去过新疆、西藏多地的张川也持有同样的观点。 她说:“虽然国内有些地方的景点还不错,但门票和交通费用太高,一次旅行几乎占我总费用的20-30%,有时国内游甚至比出国旅游还贵。”
在西藏,拉萨布达拉宫旺季门票200元; 日喀则珠穆朗玛峰国家公园门票160元,观光车票120元; 林芝两大5A级景区,巴松措门票及往返观光车票合计165元,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南岸门票及观光车票合计240元。
网友吐槽景区观光车“交路费”。 (图/小红书)
在新疆,天山天池、赛里木湖、那拉提、喀拉峻等著名景点的单程票和跨区票价在200元左右。
据专业财经媒体“钛媒体”统计,如果以每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衡量门票价格——
在法国,景点门票平均价格占人均月收入的0.37%; 在美国,这一比例仅为0.1%。 但在我国,除北京外,其他省、市、自治区5A级景区平均门票价格占人均月收入的1%以上。
这还不包括景区内必须捆绑的其他交通费用。 一家人去中国旅游,景区的门票和交通费通常至少要几百元。
转变发展思路
西湖焕发新模式
收入结构单一一直是国内景区长期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大部分景区,以门票和景区客运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模式仍占主导地位。
然而杭州西湖却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20多年前的一次西湖景区研讨会上,专家论证,景区门票价格每下降1%,游客数量就会增加3%至5%。
于是在2002年,杭州市民突然发现,西湖公园景点附近的围墙、栏杆全部被拆除,开始与城市融为一体。 城墙拆除后,杭州西湖也成为国内首个免门票的5A级景区。
没有围栏的西湖。 (图片/)
尽管当地政府和景区每年似乎都会损失巨额的稳定收入。 按照免费开放前杭州西湖每年2000万元以上的门票收入粗略计算,保守估计,这20年来收取的费用已接近6网络投稿。 然而,“西湖模式”却探索出了中国城市文化资源开发的好故事。
西湖成功地免收门票费,换来了产业收入的大幅增长。 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来杭州旅游,游客的停留时间也随之延长。 杭州还总结出“241算法”:只要每位游客多停留24小时,杭州每年旅游综合收入将增加100网络投稿。
随着旅游产品体系不断丰富和游客消费增加,景区旅游总收入不降反增。 20年来,杭州西湖游客数量和旅游总收入成倍增长。 客流的增加也带动了西湖商圈的繁荣和杭州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让当地的餐饮酒店更加受欢迎。 、零售、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迎来井喷,极大地带动了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
西湖游客带动当地第三产业链。 (图片/)
虽然在一些景区,完全模仿西湖的开发模式不一定可行,但门票和观光车的存在还是有必要的,特别是在山势陡峭或道路狭窄的景区,私家车很容易造成交通拥堵拥堵和停车资源。 它也是有限的。 完全开放的通道并不能保证行车安全,对景区的负荷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不过,与其将观光巴士的成本作为重要的收入来源,不如让价格回归理性,开辟更多的娱乐类型和项目,吸引更多的游客。
高昂的门票和交通费让越来越多的游客望而却步。 随着选择越来越丰富,游客不再希望在国内景区眼中被宰杀。
阅读完后,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