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酒泉市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市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1246”发展思路,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砥砺前行,顽强拼搏,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果、新进步。
强大产业书写高质量答案
酒泉市作为国家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一直把新能源产业作为工业发展的第一产业。 2023年,酒泉市新能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十四五”第一批、第二批风电、光伏发电和国家“沙戈黄”第一批、第二批项目顺利推进。 长乐电厂3、4号机组将并网发电。 塔河玉门750kV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国能数字空气储能等新能源储能项目加快实施,“长电到川”工程全面启动。 围绕“风光储氢网络”链条延伸和修复,华锐风电轴承等风电装备项目建成投产,风电装备关键零部件实现本地化生产,建成全国最大陆上风电设备建成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宝丰一期多晶硅、欧豪异质结电池及组件、正泰晶硅电池实现量产,光伏全产业链已打通上下游; 开山明光热玻璃、大成聚光器生产项目启动,光热装备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轻骑制氢电解槽、昆明电缆产品下线,填补氢能及电网装备行业空白……重点项目陆续实施。 酒泉市全年新增新能源并网容量达到638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638万千瓦。 2700万千瓦,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
与此同时,酒泉市现代化工和矿产品深加工产业也传来好消息:投资140网络投稿的智汇绿色低品位煤质利用项目已开工,4个化工园区被认定为省一级公园; 2.3 实施网络投稿地勘基金项目44个,实现利润5.7网络投稿; 引进矿产品深加工项目26个,全市煤炭产能增至980万吨。
2023年,酒泉市将始终坚持“工业强市”毫不放松,着力推动工业经济从“一油主导”向多点支撑转变,多点产业发展全面开花和亮点。 2023年,酒泉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46%。
农业繁荣,良田展现新面貌
快过年了,农村的人们正忙着过冬。 苏州区果园镇中锁沟村种子大户杨东林早早开始谋划明年的种植计划。
2023年,杨东林一家在自家田地里开展了甜椒、西葫芦等品种的网式制种繁育,收入可观。 “我家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蔬菜种子生产,种子公司与我们签订了种植合同,并按时给我们付款,所以我们的收入有保障。”
2023年12月,中国农业科学院酒泉戈壁生态农业研究中心揭牌。 在科技的不断加持下,即使在隆冬,酒泉的农业生产依然如火如荼地进行。 在中以(酒泉)绿色生态产业园内,一望无际的高标准日光温室里,各类蔬菜、水果正在陆续成熟,源源不断地走向内外市场。该省。
“戈壁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污染源,有利于增加西瓜的香甜度。 再加上有机基质无土栽培、无人机授粉、绿色病虫害防治、一蔓一瓜技术的实施,使西瓜更脆、更甜、更绿色、更健康。”被誉为“西瓜学子”的种植专家刘喜来庇护所”。
如今,酒泉成功打造酒泉戈壁生态农业品牌,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使优质蔬菜、水果远销北京、上海、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大市场。 种植戈壁日光温室,农民每年可净收入3.5万元。 ,进一步为农民增收致富奠定坚实基础。
2023年,酒泉市将新建高标准种子基地10万亩,总面积达到30万亩,生产各类农作物种子1.42亿公斤,总收入42网络投稿。 种子生产产业是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效果进一步增强。 目前,酒泉市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花卉外繁种子生产基地,面积8.5万亩,涉及17大类、5500多个品种。
强化文化旅游,促进流量成“留存”
2023年,从五一假期、暑假到中秋、国庆假期,酒泉旅游热度持续高位。
酒泉文旅庞大的“流量”从何而来?
2023年7月,东方选拔团队在甘肃进行了为期五天的直播活动。 通过“旅游直播、文化讲解、特色产品传递”,向全国网友展示了河西走廊壮丽秀美的风光和灿烂悠久的历史。 文化。
作为东方选拔赛甘肃站的压轴之作,酒泉一亮相立即吸引了不少“流量”。
针对“交通”热潮,酒泉已做好准备:通过KTV旅游优惠政策、开发精品旅游线路、打造文化学习品牌等措施,不断提升软硬件设施水平,旅游接待服务,营造了宾至如归的旅游服务环境。
与此同时,新业态的引入也成为酒泉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一大亮点。 2023年9月,以“赋能数字智能,连接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在敦煌市举办,敦煌数字文化成果得到充分展示。 数字博览会选择在敦煌举办,是因为敦煌文化底蕴深厚,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敦煌文化数字化保护和传承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引进来”的同时,酒泉“走出去”的脚步也从未停止。 2023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海北地区西宁市、青海省海西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吐鲁番市、巴州及嘉峪关市、金昌市、张掖市、武威市、酒泉市全市代表齐聚敦煌,出席首届“四省十二市”区域文旅联盟大会,推动十二市实现更深更广的融合发展。 全市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收入较2019年分别增长10%、11%,消费潜力充分释放。
促进投资,取得显著成效
2023年,酒泉市将重点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批大好项目相继实施。 全市引进500万元以上项目夜店招工场地0个,到位资金865网络投稿,增长26.1%。 连续五个季度在全省评估中名列第一。
酒泉市修订KTV一系列措施,建立“四梁八柱”招商引资体系。 市财政每年设立1500万元招商引资专项资金,对招商引资工作前三名的县市进行奖励,对招商引资部门单独列出招商引资资金,并提高招商引资年终考核评价比例。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有力地激发了全市上下抓招商引资的积极性。
酒泉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主动跟进与浙江巨化、陕煤集团等龙头企业的合作项目。 其他市级干部狠抓重点领域,赴省外招商引资59批,推动陕煤集团、南都供电、智汇绿化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 积极组织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兰州国际贸易洽谈会、国际投资洽谈会等重点节庆活动,赴东南地区招商引资,吸引33家“三个500强”企业和上市企业,引进投资10网络投稿以上项目32个。
水秀鱼肥,土沃稻香。 酒泉市以“三抓三促”行动和“优化营商环境突破年”为契机,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和“营商环境建设”。 “无证城市”,开办企业数量减少至0.5个工作日,在全省率先取消政府投资项目押金,率先实现开办企业“零成本”,率先推出系统化的基础就业服务平台,夜店招聘网90%涉税事项、90%纳税申报均可网上办理。 2023年,全市新增经营主体1.7万户,增长12%;新增“个体转企业”企业1086户,增长37.6%。
治理生态,迈向“绿色”奠定基础
《关关九九,江岛上》描绘了成对的九鸠在河边嬉戏的情景,水草丰富,景色宜人。 如今的酒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奇妙景象被痴迷于拍摄鸟类的摄影师李润春一一记录下来。
“近年来,酒泉栖息的鸟类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多,珍稀鸟类有20至30种,经常见到的鸟类有80多种。我还拍到了很多以前看不到的鸟类,比如如婆娑的壁鸟、贺兰山的红尾鸲、色彩斑斓的麻雀和莺。” 李润春说道。
在李润春看来,一个地方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可以体现当地生态环境的质量。
生态指数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2023年,酒泉市将坚持“生态立市”战略,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有效打造生态文明城市。筑牢西部地区生态安全屏障。
2023年,酒泉市将全面实施祁连山生态保护建设综合治理工程,祁连山国家公园内52个采矿权全部恢复管理。 酒泉祁连山—河西走廊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进入健康发展轨道。 增加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次数,增加雨雪,提高源区水源涵养能力。 湿地保护全面加强,全市有效保护和恢复湿地面积达到632.3万亩。 实施“绿盾”自然保护区强化监管行动,完成17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关键遥感线索核查。
惠及民生、提高人民幸福感
一切为了人民,人民就会向往。
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模式不断创新发展,社会福利普惠性显着增强……回望2023年,“幸福”是酒泉民生领域的关键词。
2023年,酒泉市将坚持基础财力向民生倾斜,深入开展“帮企稳岗、服务万家企业”行动,创新发展“马商就业”服务平台,建立“政府、学校、企业“就业联盟”,落实就业补贴资金1.36网络投稿,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49万人,转移城乡富余劳动力15.9万人。 酒泉市入选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名单。
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市第十一幼儿园、金塔第三幼儿园、玉门第四小学、苏州春光路小学等8所公办幼儿园已完成招生,新增学前和义务教育学额6090个。 公办幼儿园比例比全省高8个百分点。 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均衡。 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 组建45个中小学(幼儿园)教育集团,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高考本科录取率提高6个百分点。 设立酒泉职业技术大学报教育部批准,酒泉经济开发区产教联合体揭牌。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顺利获批,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酒泉医院成立,上海专家定期入驻诊疗,让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成为现实。 全市医院新增设备2950台,医疗能力不断增强。 7家县级医院重症救治能力提升项目通过省级验收,医疗软实力得到提升。 玉门、敦煌、阿克塞被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
酒泉市还建成社保卡“一卡通”服务平台,居民养老金缴费标准提高7.3%,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参保率达到98以上%。 与青海海西等地实现医保互认,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4%、6%,发放各类帮扶补贴3.9网络投稿。 深入实施“结对帮扶·爱甘肃”工程,全市7081名干部倾情帮扶7515名特困群众。 新建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0个,村级互助福利院30个。 酒泉市被确定为国家级临终关怀试点城市、国家级儿童友好城市,“一老一少”得到重点照顾。
展望新征程,酒泉正扬帆起航。 围绕新任务、新使命、新要求,酒泉正以永不放弃的执着,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酒泉实践的新篇章。 (董文龙、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