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上也很流行
最近
2023年海南(文昌)乡镇排球联赛开赛
赛场上令人兴奋的事情
赛前热身上演替补打排球↓
比赛过程中,可以赤脚跳跃、扣篮↓
场外,座位上挤满了人。
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梯子、凳子成为“比赛观看工具”
树上还有球迷聚精会神地观看比赛。
快来体验游戏吧
“白天养鱼,晚上打球”
海南“村排”的氛围能火到什么程度?
本届排球联赛有来自文昌市、海口市、琼海市、澄迈县的20支乡镇男排参加。 他们将在下个月左右参加一场九人排球比赛。 市民可以免费观看比赛。 。
参与的玩家既有打鱼、卖肉、种菜的农民,也有返乡打工、上学的年轻人。 他们的年龄从15岁到59岁不等。比赛地点是村或镇的排球场。
比赛中,一名赤脚踢球的球员引起了网友的关注。 虽然他赤着脚,但弹跳、杀球的动作却显得毫不费力。
在海南,当地人早已习惯赤脚或穿拖鞋打排球。
在本次赛前准备中,汇文镇参赛队伍集体穿着拖鞋来到比赛场地。 队员付传志说:“穿着拖鞋打排球很舒服,我们都喜欢穿拖鞋打球,但价格有点贵,平均一周就穿坏一双!”
付传志是当地村民。 “白天养鱼,晚上打球”是他的日常生活。 他表示,海南国排没有技术、专业的限制,“很自由、很快乐”。 只要不下雨,每天晚上大家都会自发地来到体育场打一场比赛,赤脚或者穿着拖鞋。
△汇文镇团队
“村村有高尔夫球场”还有更多选择
海南“村排”扎根的土壤有多肥沃?
海南乡村排球联赛的高人气来自于当地浓厚的排球氛围。 这项运动于20世纪初传入海南文昌,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与国际排球比赛中的六人制排球不同,海南以九人制排球为主。 在这种打法中,由于场上人数的增加,战术和打法也更多,比赛也变得更加激烈和有趣。 大多数村民都能通过一些技巧。
△文昌东阁镇的孩子们在打排球
在海南各地的村庄里,村民可以用两根竹竿和一张渔网搭建一个“排球场”。 椰林下、舞台旁、海边,几乎每个村庄都有高尔夫球场。
晚上,结束了一天工作的人们陆续来到排球场上,激烈地比赛到深夜。
节日期间,排球比赛是“标配”。 为了预约一场排球比赛,大家骑着自行车走了十几公里去赴约。 由于比赛的火爆,有的球迷挤在座位上,有的站在车棚上,有的蹲在屋顶上,有的甚至爬到了树上。 场面可谓热火朝天。
△2002年,文昌居民开着拖拉机观看排球比赛。
为了好玩,文昌人还玩出了许多排球花样。 一对一的决斗是最常见的。 很多孩子从小学就开始接触排球,在一对一对抗中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 更有趣的是,有人用凳子打排球,发球、接球、扣球。
△在文昌高龙湾举行的沙滩排球比赛中,选手们用凳子击球。
热评:安排? 安排!
随着“乡村排球”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农村排球,很多地方都在筹备或举办“乡村排球”赛事。
“村巴”、“村超”、“村派”在乡村走红,无疑给乡村注入了更多活力,让乡村更加生机勃勃。
就在近日,国家体育总局会同中央文明办、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发文表示,将大力发展农村体育产业,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建立乡村体育“支点”,打造多元化应用场景,不仅可以促进农民健康、丰富乡村文化,还可以助力乡村建设、赋能农业发展、带动乡村旅游,撬动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脚步。
但需要看到的是,发展农村体育时,在尊重村民自主权的同时,还应该有相应的制度安排,防止出现“一窝蜂”、“四散”的情况。 同时,我们也必须面对一些村庄体育设施不足的现实。
为此,需要按照《 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的部署,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体育及其他服务设施。
可以肯定的是,当各个环节都得到相应安排后,农村体育运动将加速发展,以农耕、农耕为主题的健身活动将更加丰富。 全国农村将更有信心打造“村巴”、“村超”、“村排”等IP,让村民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更纯粹的乐趣,为乡村振兴获得更持久的牵引力。